井底村掛壁公路
2016.8.11日早早用過餐,,搶先馳入井底村掛壁公路,。阱底村是一個群山峭壁包圍下的,好像是沉在井底的一個村莊,,要走出村莊,,真是難于上青天。
原來穽底村民出山,,必經(jīng)“哈嘍梯”,。 “哈嘍梯”位于穽底村西的絕壁縫間,鑿于清初,,整條梯近乎直立,,沒有扶手,共99盤15000級臺階,,向上望如登天,。梯子很多地方只容得下半只腳,一側(cè)是山,,一側(cè)是深不見底的懸崖,,一路需繞過十五六個險彎才能上到山頭,。
“哈嘍梯”是一個很好聽又帶些洋氣的名字,其實(shí)并沒有特殊的含義,?!肮D”是個象聲詞,只因梯子幾乎直上直下,,人們在攀登時會發(fā)出“哈嘍,、哈嘍”上氣不接下氣的喘息聲,于是便叫了“哈嘍梯”,。因?yàn)槎盖酮M窄,,兇險異常,新中國成立前每年總有人墮崖身亡,。
于是,,何時能有一條像樣的路走出大山,就成了穽底村人最奢侈的夢想,。
1996年冬天,,當(dāng)時穽底村“憑一股豪情支撐”在一起的四五十名精壯漢子,一起組成最初的筑路隊(duì),,開始了愚公移山式的建路施工,。但當(dāng)他們昏天黑地干了兩個月之后,卻發(fā)現(xiàn)“路”僅僅前進(jìn)了3米,。有人蔫了,,有人犧牲了,然而手下沒停,。1999年年初,,縣交通局為他們爭取到資金,工作人員扛著機(jī)器,,像救兵一樣來到井底隧道,。
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努力,2000年春節(jié)之后,,井底隧道終于可以通車了,。大山里的村民,從此只需花50分鐘,,便可到達(dá)縣城,。
然而興奮之余,人們卻發(fā)現(xiàn)隧道有很多后遺癥,,比如4米寬的路只能容一輛車通過,,比如懸崖邊上沒有防撞墻,又比如頭頂上不停往下落石等等諸多難題。于是在2007年,,在國家的支持下,,“掛壁公路”再次開工。筑路隊(duì)伍在掛壁上開始了危險的“懸空作業(yè)”,。之后又幾經(jīng)完善,,直到2008年底最后竣工。
如今看到的掛壁公路長1500米,,公路完全懸在半山腰,距山頂和溝底都有上百米,,有39個洞口,,窗外風(fēng)景美不勝收。這是村民為了和外界溝通,,特別是山西之間的往來,,集全村人力物力開鑿的公路。所謂掛壁就是在半山腰上挖洞,,每隔一段就有一個大洞口,,所以洞中并不黑暗。
1500多米長的“掛壁公路”,,井底村的村民用了十四年的時間才修成,,其中有五位村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在掛壁公路西口南邊,,緊挨著一座月亮橋,,很是別致。要上橋爬到對面的山峰上,,需要15元門票,。由于時間緊迫,我們沒有通過月亮橋,,爬上山峰,。據(jù)說站在山峰上,望著山下的井底村,,云霧迷蒙,,一條小路象白帶從山上向山下伸展著,據(jù)說這就是掛壁公路修建以前井底村出入村子的古棧道,。其陡峭崎嶇,、艱難兇險,冷人不寒而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