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周期中,,需要經(jīng)歷四個重要關口:出生,、成年、婚姻,、喪葬,,相關的儀式被統(tǒng)稱為“人生儀禮”。其中,,婚姻被人們稱做“人生大事”,。早在周代,,人們對婚姻就非常重視。中國傳統(tǒng)婚姻的特征首先強調的是家族延續(xù)和家族外交,?!抖Y記,昏儀》日:“昏禮者,, 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故君子重之,。”這個經(jīng)典的關于婚姻的定義,,簡明精辟地詮釋了傳統(tǒng)婚姻的核心價值:通過聯(lián)姻來建立兩個家族的良好關系,對上要靠它傳宗接代,、侍奉宗廟;對下要靠它生兒育女,,以接續(xù)家族血統(tǒng)??梢姽湃嗽缫颜J識到婚姻的重要性,,并且當時人們就已經(jīng)形成了約定俗成的禮儀。夫婦結合,,只要是通過了這些禮儀的,,其婚姻就獲得社會的認可,具有了社會性的合法地位和正當性,。 夫婦結合要通過的禮儀,,在周代即已確立。古代記載婚姻禮儀的典籍很多,,但記載最為完備的當數(shù)《儀禮》和《禮記》,。在這兩部典籍中,古人把結婚的程式進行歸納總結,,分為六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規(guī)定了相應的禮儀規(guī)范,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婚姻“六禮”,,按照《儀禮士昏禮》和《禮記.昏儀》的記載,,古代的六禮包括“納采” “問名” “納吉” “納征” “請期” “親迎”六個部分。在中國封建社會里,,正常的婚姻必須經(jīng)過“六禮”規(guī)定的六個過程,,遵守禮制的婚姻才是合法的、嚴肅的,、正式的婚姻,,缺少任何一個程序的婚禮都會被人們視為欠缺的,、不嚴肅的、非法的,,甚至會被稱之為“野合”?,F(xiàn)代人對“六禮”及“六禮”中每個儀禮的名稱可能會感到陌生,但對其實質或內容卻一點也不陌生,。因為,,現(xiàn)代的婚姻中還深深印有“六禮”的烙印,只是叫法有些不同而已,。 第一步,,納采——提親 《儀禮土昏禮》注中講: 媒妁傳言,女家已許,,乃敢納其采女之禮,。采者,取也,。 采就是取,,古漢語中“取”與“娶”通用,所以,,所謂“納采”就是女方家長接納男方家長要求娶自家女兒的請求,這種說法是比較合理的,。納采是婚姻的第一步,古人對此是很慎重其事的,?!秲x禮士昏禮》中記錄了納采的過程和應該遵守的禮儀: “主人(女家)筵于戶西,西上右?guī)?。使?/span>(男家代表)玄端至,擯者出,,請事,入告,,主人如賓服,,迎于門外,再拜,,賓不答拜,,揖,入,至于廟門,,揖入,三揖至于階,三讓,,主人以賓升,西面,,賓升西階,當阿,,東面致命,主人阼階上,,北面再拜,。授于楹間,,南面;賓降,出;主人降,授老雁?!?當男方的代表來提親時,,女方主人就要將廟整理番,賓主進行一番客套后,,雙雙落座,主人坐東朝西,客人坐西朝東,,客人代表男方向主人“致命'(轉達男方的成命)后,主人“北面再拜”(廳堂是坐北朝南的,,北面即供牌位的位置),,然后接受客,人的禮物,,表示接受了對方提親的請求,通常的采禮是只雁,。 古人納采用雁,《白虎通.嫁娶篇》對此有一段釋文:“用雁者,取其隨時南北,,不失其節(jié),,明不奪女子之時也;又取飛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禮,,長幼有序,,不相逾越也,。又婚禮贄不用死雉,故用雁也,?!庇醚阕鳛榧{采的采禮可能出自兩方面的原因,首先,,雁是一種候鳥,,每年春分后飛往北方,秋分后又飛往南方越冬,, 年年如此,,從不失信,《白虎通》稱“用雁者,取其隨時南北,不失其節(jié),,明不奪女子之時也(不耽誤女子的婚齡)”,,這也許是儒家的理解,如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理解為用大雁表示男女雙方忠貞不變的情愛,明朝郎瑛《七修類稿.義雁》中就有此說法,。其次,大雁是一種有組織紀律的候鳥,,它們在往北往南遷移時,,飛行的隊伍排列很整齊,,而當它們落地覓食休息時,也是老雁護著小雁,,所以,,用雁作為采禮,寄寓了一種祈示婚后家庭和睦,,長幼有序的美好愿望,。 雖然雁是納采中最主要的采禮,然而雁是一種飛禽,不是隨時都能捕捉到的,,有許多地方很少有大雁,,所以有時用與雁相近的鵝替代,如鵝也找不到,,也可以用鴨或雞來替代,,杜佑《通典》就開列了漢朝時納采常用的采禮,還列舉了這些采禮的風俗意義,,書中記載:(后漢納采)禮物,以玄縹,、羊雁、清酒,、白酒,、粳米、稷米,、蒲葦,、卷柏、嘉禾,、長命縷膠,、漆、五色絲,、合歡鈴,、九子墨、祿德,、香草,、鳳凰、舍利獸,、鴛鴦,、受福獸、魚,、鹿,、鳥、九子婦,、陽燧,??傃灾镏笳?/span>,玄,象天;曛,,法地;羊者祥也,,群而不黨;雁則隨陽;清酒降福;白酒歡之;粳米養(yǎng)食;稷米粢盛;蒲眾多,性柔;葦,柔之久;卷柏屈卷附生;嘉禾須祿;長命縷縫衣延壽,膠能合異類,漆內外光好,五色絲章采屈伸不窮,,合歡鈴音聲和諧,,九子墨長生子孫,金錢和明不止;祿德香草為吉祥;鳳凰雌雄伉合;舍利獸廉而謙;鴛鴦飛止須匹鳴則和;受福獸禮恭心慈,,魚處淵無射;鹿者,,祿也,烏知反哺,,孝于父母;九子婦有四德;陽燧成明安身,,又,丹為五色之榮,青為色首,東方始,。 《通典》中提到的采禮禮品一部分是生活用品,,一部分是禮品,但不論是用品還是禮品,,均被賦予了深刻的風俗意義,寓?;橐龅拿罎M。 問名——換八字 納采之后就進人議婚的第二個步驟問名,?!秲x禮.士昏禮》中講:“擯者出,請;賓執(zhí)雁,請問名;主人許,賓入,,授如初禮,?!惫艥h語中“擯”通“賓”,。媒人提著大雁到女家提親,大家恭恭敬敬地客套一番后,媒人就被請出大門,,此時媒人要求進人第二個程序一問名,, 主人同意了,于是媒人重新踏進大門,,將大雁當作采禮送給主人,,主人也欣然地接受。 顧名思義,所謂“問名”就是詢問被嫁女子的名字,,而實際上遠不止這些,,正如《婚札辨正》中所講:“ 婚禮問名,必先問年,、月,、日而后及子名,,同官所謂媒氏先必書年月日名是也,蓋較名為猶重,。男女伉儷,須先計年時,,以辨長幼;其但稱問名,而不及年月日者,舉一以該二也,。” 問名除了詢問待嫁女子姓名外,,更主要的是從女方家長處證實女子的準確出生日期,這一方面就是確定議婚男女的年齡是否般配,另一方面也要證實,,女子是否達到結婚的年齡,。這里介紹一下古人的結婚年齡?!吨芏Y.地官.媒氏》:” 媒氏掌萬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曹書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面娶,,女二十而嫁?!?/span> 司馬光認為“世俗早婚之弊不可猝革,,又或孤弱無人可依故順人情立此制”,即民間普遍流行早婚的現(xiàn)象,,不少早婚是出于家庭的窘境和無奈,,修訂禮令應該考慮到這一因素,才確定“男子年十六至三十,,女子十四至二十,,身及主婚者無期以上喪,皆可成婚”,,也就是講,,男子十六,女子十四歲是法定的最小結婚年齡,,而男子三十,,女子二十歲則是最大的結婚年齡,超過了最大的結婚年齡而結婚就是不恰當不規(guī)范的婚姻,,古代稱之“奔”,,如《禮記:內則》: “聘則為妻 ,奔則為妾。 ” 今天,漢語中仍把不符合禮儀的婚姻叫作私奔” ,可能就是由此而來的。 《周禮》所謂“媒氏掌萬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名焉,。”媒人必須掌握介紹對象的出生年月,,也就是他們的年齡,,不給小于法定結婚年限范圍內者做媒,這只是一種規(guī)定或制度而已,在實際生活中,,媒人并不會嚴格遵照這個規(guī)定和制度實行,。 古代,兩姓通婚主要是通過“媒妁之言”,,也即媒人從中聯(lián)絡,撮合來完成的,,而通婚雙方事先并不熟悉,甚至根本不相識,,所以“問名”的另一一個意義在于,,雙方將自己的家庭情況告訴對方,使婚煙能建立在“門當戶對”的基礎上,,所以“問名”還包括詢問對方的家庭成員和財產(chǎn)情況,。這里問名就出現(xiàn)了一個重要的程序“換八字” 古人認為,一個人出生時的“八字”決定了他一生的命運,,而婚姻是一對男女結合成一個家庭,,于是兩個人的“八字”就合到了一起,使原來一一個人的“八字’發(fā)生了變化,如兩人“八字”合得好,可以使彼此之間相得益彰,,相互克服缺陷,,優(yōu)化組合,有利家庭、宗族的和諧和發(fā)達;反之,,則會嚴重破壞家庭,。所以,古人的婚姻中特別重視雙方的“八字”是否相合,,到了唐代以后,,“六禮” 中的“問名”更多是詢問,、交換“八字” 于是“問名”一詞也被“寫八字”或“換八字”替代了,。俗語中有“八字沒見一撇”的說法,比喻事情尚無眉目,。我以為,,此“八字”即記錄人出生年、月、日,、時的“八字”,,到了宋代,男女雙方互換“草帖子”,,即“換八字”是婚姻中議婚的第一步,,而“八字還沒一一撇” 就是議婚中的“八字帖”還沒開始題書,當然就是比喻事情尚未開始,,仍無眉目之意,。 納吉——合八字當 “問名”及“換八字”的過程結束后,即進人議婚的第三個順序 納吉,,吉,,就是吉祥的意思?!秲x禮士昏禮》載:“納吉,,用雁,如納采禮,。鄭玄注:歸卜于廟,,得吉兆,復使使者往告,?;橐鲋掠谑嵌ā,!?/span> 待媒人拿著男方的“八字帖”交給女方,,又拿著女方的“八字帖”交給了男方后,雙方就恭恭敬敬地把對方的“八字帖”供在家廟里,,三五天之內,,家里一切正常,沒有發(fā)生任何意外的事情,,就表示祖宗對這門婚事的認可,,也就是《儀禮.士婚禮》中所講的“卜于廟,得吉兆”,。隨后,,男女雙方還會拿著對方的“八字帖”請精于此道的族人或道士審讀和評估,如他們認為儀婚男女的“八字帖”相合,,沒有沖突,,議婚這一個順序也就可以過去了。 也就是宋代以后,,當議婚的“問名”以后,,男女雙方都將雙方的“八字帖”恭恭敬敬地放到自家的灶王爺面前,只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家庭內沒發(fā)生意外(如不當心打碎了碗,,家庭成員摔跤之類的事),,就表示灶君認可了這門婚事。 八字”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古代兩個家庭間男女青年的婚姻是通過“媒妁之言”進行的,,大多數(shù)媒人會遵守她們的“職業(yè)道德”,盡可能以“門當戶對”的原則選擇婚配,,把自己了解的男方的情況告知女方,,把女方的情況告知男方,然后由雙方自行決定,,就是《夢粱錄》中所講的“兩家允許”,。對媒人來講,也是避免承擔責任保護自己的手段;但是,,媒人從中傳達對方信息,,難免有失誤之處,萬一遇上媒人偏袒某一方,,則另一方就會吃虧,而“換八字”時有一個空余的時間段,,當“換八字”后,男方已明確知道所議的“新娘”是何地何人家的哪一個女兒,。同樣,女方也知道,,媒人介紹的男方基本情況,雙方可以通過其他途徑證實媒人講述的情況是否真實,,甚至可以了解到對方家庭更詳細的情況,然后作出自己的選擇,。不論男方和女方要中斷這門婚事,只要講“請地理先生看過了,,這二人‘八字’不合”,,對方也會自愿無條件地終止這門婚事,避免因“議婚”不成而產(chǎn)生的不愉快,。從這一角度講,,“換八字”就是中國古代婚姻制度下的一個精心、合理,、人情化的程序,。 當男女雙方均對對方的“八字”沒有異議后,雙方會將各自的態(tài)度通過媒人轉告對方,,隨后雙方再向對方發(fā)出“細帖子”,,實際上就是正式下聘書,聘書須由雙方各自向對方發(fā)出一份,,表示同意這門婚事,,從雙方各自接到對方的“細帖子”當日起,,這門婚事已初步告成,,所以古代又把“納吉”稱作“小定”,。“定”,,即確定,意為雙方初步認同并確定了這門婚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定婚”。 納征——定婚 “納吉”以后,男女雙方家庭均認為雙方的“八字”相合,沒有太大的沖突,對于對方家庭的真實情況沒有異議,,于是是開始進人“六禮”中的第四個順序納征,。《儀禮士昏禮》中載: ”納征,玄緩,、束帛,、儷皮,如納吉禮。鄭玄注:征,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婚禮,。程子日:“征,證也,成也,。用皮,、帛以證成男女之禮也?!眳未蠓廊?/span>:“納征者,,納幣以聘之也。古人聘士聘女,,皆以幣交,,貞潔之女,非禮不行?!?/span> 按照古人的解釋,,所謂“納征”就是進一步促成這門婚事的意思,男方備禮品送給女方,女方則欣然接受,。幣的繁體為幣,《說文解字》載:幣,帛也,。幣是一種絲織品。上古時期沒有完全意義上的流通貨幣,,而帛是一一種較珍貴的實用品,,也被當作財富或通貨使用,當然這也是一種高檔的禮品,古人以幣作為求親的禮品很合乎情禮,,猶如今天的藏族,、蒙族等少數(shù)民族用“哈達”作為敬獻給尊貴客人的禮物-樣。所以,盡管到了漢代,,貨幣已大量地使用,,但在婚禮中仍沿用古制,,以幣作為定親的禮品。 當“小定”之后,,每逢初一或十五,,或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男家會給女家送些禮物,,而女家也以待嫁女兒的針線活作為回贈,。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 在媒人的催促下,男女雙方才正式進人談婚論嫁”的程序,,《夢粱錄》載: 次后日擇日則送聘,,預令媒氏以鵝酒重則羊酒,道日方行送聘之禮,。且論鵬禮,,富貴之家當備三金送之,則金釧,、金促,、金帔墜者是也。若鋪席宅舍,,或無金器,,以銀鍍代之。否則貧富不同,,亦從其便,此無定法耳,。更言士宦,亦送銷金大袖,,黃羅銷金裙,,段紅長裙,或紅素羅大袖段亦得,。珠翠特髻,,珠翠團冠,四時冠花,,珠翠排環(huán)等首飾,,及上細雜色彩緞匹帛,加以花茶果物、團圓餅,、羊酒等物,。又送官會銀鋌,謂之“下財禮”,亦用雙緘聘啟禮狀,?;蛳碌热思?/span>,所送一二匹,官會一二封,,加以鵝酒茶餅而已,。名下財禮,,則女氏得以助其虛費耳。到了北宋,,“六禮”中的“納征”又被稱作“下財禮”,。“名下財禮,,則女氏得以助其虛費耳” 財禮主要用于女家對養(yǎng)有女兒的補償和新娘出嫁的費用,。 納征被叫作“下財禮”,,也叫作“大定”,,表示這門婚事原則上已經(jīng)確定,用現(xiàn)在的商業(yè)用語來講這樁買賣原則上已經(jīng)成交了,。聘金或財禮的多少是雙方談判的結果,,具體送的物品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但是雙方互贈的禮品中必定會有茶葉,。早期,茶葉大多用紙包裝,后來,,一般使用專門的錫罐包裝,古代稱之“茶禮”,。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茶葉的國家,,也是消耗茶葉最多的國家之:,以茶葉作為婚儀中必備的聘禮可能起源于宋代;作為聘禮的茶葉僅是一種象征意義上的禮品,,并不是“財禮”,,這應該是由于古人對茶葉賦予了特殊的風俗意義。 茶樹有一個特點,茶樹一一般使用種子培植,,而不能移植,,種子種的茶樹會長得很興旺,能結出許多的茶子,,而茶樹-一旦被移植,,不僅不會結子,也許還會死亡,,人們希望女子出嫁后能“從一而終”,,希望家庭和睦, 生活安定,,不要因家庭突變而使女子被拋棄;同樣,,多子多孫也是古人追求的目標和希望,而茶樹就具備了這些“品格”或特征,所以,,人們就將茶葉或茶種當作聘儀中特殊的禮品,,以祈禱婚姻順利,多子多孫,,闔家幸福,。所以俗語說“三茶六禮,,明媒正娶” 請期——確定婚禮的日期 “六禮”中的“納吉'后稱“小定”,如把古代的婚姻視作買賣婚姻,,小定就相 當于商業(yè)買賣中賣方收了買方的定金,,買賣初步成交,一方想毀約,,除了要有足夠的理由外,,還必須承擔定金的損失;納征又叫“大定”,也即買方支付了全部的貨款,這筆交易已經(jīng)成交,,任何一方要毀約,,都將受到道德、輿論的譴責,,以及財產(chǎn)上的損失,。 當結束了“納征”這一順序后,就將進人下一個程序 請期,民間最通常的講法是“選日子”確定結婚的日期,。通常結婚的日期是由男方選定的,,所以措辭上講作“請期”?!秲x禮,。士昏禮》:“ 請期用雁。主人辭,賓許,,告期,,如納征禮。鄭玄注:“主人辭’者陽倡陰和,,期日宜由夫家來也,,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辭,,即告之,。” 《禮記.昏義疏》:“請期者,,謂男家使人請女家以婚時之期,由男家告于女家,。何必請者,男家不敢自專,,執(zhí)歉敬之辭,故云請也,。女氏終聽男家之命,乃告之,?!睆倪@些文字來看,,古代的婚期是由男家確定的,但是為了表示對女方的尊重,,男家必須提前將確定的日期告知女方,,原則上女家會遵從和聽從男家的選擇,一般不提出異議,。 這又和貿(mào)易中的手續(xù)相似,,當買方已付清全部貨款后,就可以隨時提貨,,而出于禮貌和雙方的方便,應該提前將取貨的日期告知賣方,。 “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卜”是中國最古老的占卜方式,就是用火灼龜甲,、 獸骨使其開裂,占卜者根據(jù)龜甲,、獸骨上的裂紋占卜?!墩f文解字》:“卜,,灼剝龜也?!倍斡癫米?/span>:“灼剝者,,謂炙而裂之?!辈簧偃艘詾?/span>,古人做任何事都會先占卜,,后行事,這是一個很大的誤會。古代的婚嫁日期大多定在冬天,,可能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寒冬有利于食品的保質和保鮮,,因為古代婚宴可能要舉辦幾天,,如選擇盛夏舉辦婚宴,,食物的保質比較難,。當然,,古人把婚期選在臘月尾還有一些具體和實際的意義,,因為古代的婚禮十分喜慶和熱鬧,,大多數(shù)婚禮會擺上幾天的酒席,,把婚期放在年尾,,當婚禮結束就進人新年,婚宴多下的菜還可以用于過年可以省下不少開支,。 親迎一接新娘 “親迎”即新郎親自赴女家迎接新娘的意思,,是“大禮”中最后一個程作,夫禮”是準備婚姻的禮儀程序,,而進人親迎”,,即宜告婚姻的準備期即務結束,將進人婚禮期。 《儀禮.士昏禮》在講親迎時說: “主人爵弁,曛裳緇袍,,從者畢玄端,。乘墨車,從車二乘,,執(zhí)燭前馬,。”迎親的新郎及隨從身穿黑衣,,坐黑色的馬車,,馬車前還有人手執(zhí)火引道,親迎的隊伍是昏時出發(fā),到女家時天也黑了,。鄭玄注《儀禮》:“用昕,使也;用昏,婿也?!?/span> 《釋名》載:“婚,,昏時成禮也;姻,女因,媒也,?!笨磥恚糯Y制,,親迎是必須在太陽落山后的昏時進行的,,古代“婚”與“昏”可以通用,而結婚親迎必須在昏時進行,,所以“婚”字是“從女,、從昏、昏亦聲”,。至于古人為什么親迎必須在昏時舉行,根據(jù)陰陽五行的術數(shù)原理解釋,認為女人屬陰,,與黑夜屬陰一樣,所以結婚必須在夜里進行. 《禮記昏義》中載“父親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幾于廟,,而拜迎于門外。婿執(zhí)雁入,揖讓升堂;再拜、奠雁婿,,蓋親受之于父母也,。降,出御婦車,而婿授綏,,御輪三周,,先俟于門外,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合巹而醑,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這段文字描述了新郎到女家迎新娘的過程和必須遵守的禮節(jié),。古文中“婿”,,同“婿”,即“毛腳女婿”;孔穎達疏:“受爵者飲而盡之,,又不反相酬酢,,直醮盡可已,故稱醮也,?!痹目梢岳斫鉃椤S目梢岳斫鉃?/span>:迎親的日子到了,,新郎的父親為兒子斟上一杯酒,新郎一飲而盡,,就踏上迎這的路;而新娘的父親也早早作了準備在家廟里放入供桌供品,,拜過祖宗后等在家廟外,等候“毛腳女婿”的到來:女婿提著大雁作為禮品,,與丈人互相謙讓后踏進家廟,,把大雁放到供桌上,進行祭拜儀式后退出家廟,。此時,迎親的馬車已停在門口,,新郎拉住馬車上的繩索扶新娘上車,駕車打道回府;當馬車回到自己家里時,,新郎必須“御輪三周”,,即駕著馬車在家門口兜三圈,然后將新娘扶進宅門,。 古人的婚禮是及其鄭重而又繁瑣的過程,,幾乎就到了結一次婚直接累趴下的地步,以前不理解為何會如此多形式,后來想想,,這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只有你懂得它又多么不容易才更加會好好珍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