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德國古典哲學,是當時德國資產(chǎn)階級的哲學,,主要代表人物是唯心主義哲學家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也包括唯物主義哲學家費爾巴哈,形成了西方影響最深遠,、成果最輝煌的一個哲學流派——德國古典哲學,。 費爾巴哈畫像 與此同時,席卷全德國的“狂飆突進運動”,,產(chǎn)生了世界聞名的偉大詩人和作家歌德和席勒,。這些偉大的哲家家和文學家都無一例外地寫過美學著作,都在美學理論上作出了顯著的貢獻,。 席勒畫像 在德國古典哲學的推動下,,美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得到很大發(fā)展。完全可以說,,這也是美學上的一個偉大的時代,。 德國古典美學的創(chuàng)始人是康德。他首先是一場哲學變革的發(fā)起人,。在康德以前,,西方哲學思想分成兩大派,一派是以德國萊布尼茲為代表的理性主義派,,他們認為先天的先驗的理性是客觀世界和人類知識的基礎,,另一派是以英國的休謨和博克為代表的經(jīng)驗主義派,他們承認物質的獨立存在,,主張一切知識都從感性經(jīng)驗開始,。 康德畫像 這兩派對立鮮明,斗爭尖銳,。到了康德,,近代西方哲學思想進入到一個關鍵性的轉折點,他企圖從主觀唯心主義的基礎上來調和理性主義與經(jīng)驗主義。因為康德研究的對象不是客觀存在而是主觀意識,,即人對現(xiàn)實世界的認識功能和實踐功能,。 德國古典主義繪畫作品 按照傳統(tǒng)的分類,他把人的心理功能分為知,、情,、意三方面,他寫的三大批判就分別針對這三方面,。第一部《純粹理性批判》專門研究知的功能,,推求人類知識在什么條件下才是可能的;第二部《實踐理性批判》專門研究意志的功能,,研究人憑什么最高原則去指導道德行為,;第三部《判斷力批判》的前半部才是一般所謂美學,是研究“審美判斷力”的,。 《康德美學思想探繹》 康德不滿意博克為代表的英國經(jīng)驗主義派,,他們把“美的”和“愉快的”等同起來,審美活動只帶來感官的快感,;康德也不滿意鮑姆嘉登為代表的德國理性主義派,,他們則是把“美的”和“完善的”等同起來,審美活動只是一種低級的認識活動,,要涉及概念,。 美學創(chuàng)立人鮑姆加登圖 康德認為這兩派都把美和相關的概念混淆起來了,沒有認識到美自身應有的特質,。他把審美活動歸于判斷力而不歸于單純的感官,,這是反對經(jīng)驗主義派的看法。 同時他認為審美判斷的主要內容是情感而不是概念,,“完善”概念應該歸在審美目的判斷范圍里,,這又是反對理性主義派的看法。 《在康德與黑格爾之間》 一句話,,康德美學的基本立場是用經(jīng)驗主義派的快感結合理性主義派的“符合目的性”來達成他在美學領域里的經(jīng)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的調和,。 |
|
來自: 摩訶般若波羅蜜 > 《美學尊嚴天性地性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