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2】孔廟,、孔府,、孔林 2010.09.28發(fā)行 全套3枚(連票) 發(fā)行量1051.99萬套 (3-1)T 1.20元 孔廟(1051.99萬枚) (3-2)T 1.20元 孔府(1051.99萬枚) (3-3)T 3.00元 孔林(1051.99萬枚)) 郵票規(guī)格:33×44毫米 齒孔度數(shù):13.5度 整張規(guī)格:150×210毫米 版別:膠印 整張枚數(shù):12枚(3×4,三圖連印)4套 資料提供: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員會 責任編輯:陳宜思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熒光噴碼 設計者:郝旭東,、陳景異 印制廠:遼寧省沈陽郵電印刷廠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名丘,字仲尼,,漢族,,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南辛鎮(zhèn))人,。他首創(chuàng)私學,,將教育推向民間,,總結出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墩撜Z》是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是一本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有關孔子的政治,、哲學思想和教育思想,主要保存在這本書中,??鬃拥呢暙I是偉大的,孔學是屬于全人類的,??鬃蛹A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學說對中國,、乃至世界文明都有深遠的影響,,全中國各地都有孔廟祭祀孔子。 孔廟,、孔府,、孔林合稱為“三孔”位于山東省曲阜市,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征,,以豐厚的文化積淀、悠久歷史,、宏大規(guī)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三孔”是包括孔子及其后裔的宗廟,、墓地和宅邸在內,,總占地面積約2.33平方公里。 孔廟位于曲阜市中心鼓樓西側300米處,,是封祀孔子的廟宇,,是分布在全中國及世界各地2000多座孔子廟的先河和范本,始建于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將孔子故宅改建為廟,,歷經(jīng)2400多年而從未放棄祭祀,是中國使用時間最長的廟宇,。西漢以來歷代帝王不斷給孔子加封謚號,,孔廟的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成為全國最大的孔廟?,F(xiàn)存的建筑群絕大部分是明,、清兩代完成的,占地327畝,,前后九進院落,。廟內有殿堂、壇閣和門坊等460多間,。四周圍以紅墻,,四角配以角樓,是仿皇宮樣式修建的,。整個廟宇氣勢恢宏,,布局嚴謹,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三大古建筑群(故宮,、避暑山莊)之一,。孔廟的建筑群貫穿在南北的一條中軸線上,。中路從金聲玉振坊起,,由南向北依次要穿越欞星門、太和元氣坊,、圣時門,、過壁水橋。進大中門后,,再經(jīng)奎文閣,、十三碑亭、大成門、杏壇,、大成殿,、寢殿到最后一座殿堂——圣跡殿,這是孔廟的主體,。由大成門向東,進圣承門,,達詩禮堂,、魯壁、孔宅故井及祟圣祠,、后為家廟,,這是孔廟的東路。由大成門向西,,進啟圣門,,達金絲堂、啟圣殿及啟圣寢殿,,這是孔廟的西路,。 孔府,又稱衍圣公府,,位于孔廟的東側,。孔府是孔子嫡系子孫居住的地方,。隨著孔家地位扶搖直上,,孔府家宅也漸具規(guī)模。宋寶元年間(1038—1040年)始建新邸,,宋至和二年(1055年)封孔子46代孫孔宗愿為“衍圣公”,,宋徽宗時封為世襲“衍圣公”,孔府也就稱“衍圣公府”,。后又多次重修擴建,。現(xiàn)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兩代的建筑,,包括廳,、堂、樓,、軒等463間,,共九進院落,是一座典型的中國貴族門戶之家,,有號稱“天下第一人家”的說法,。前為官衙,后為內宅,也是中國封建社會官衙與內宅合一的典型建筑?,F(xiàn)在孔府占地240多畝,,分前后九進院落,中,、東,、西三路布局。東路為家廟,、慕恩堂,。西路為學院,有紅萼軒,、忠恕堂,、安懷堂、南北花廳等,。中路為主體建筑,,以內宅為界,前為官衙,,設三堂六廳(大堂,、二堂、三堂,,管勾廳,、百戶廳、知印廳,、掌書廳,、典籍廳、司樂廳),;后為內宅,,設前上房、前堂樓,、后堂樓,、后五間。最后是孔府的花園,,是歷代衍圣公及其家屬游賞之所,。 孔林,又稱“至圣林”在曲阜城北1公里,,占地3000余畝,,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已有2500多年歷史,,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時最久,,面積最大的氏族墓地。它是我國規(guī)模最大、持續(xù)年代最長,、保存最完整的一處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園林,。周圍林墻5.6公里,墻高3米多,,厚1米,。孔林內古樹已達萬余株,。孔林神道長達1000米,,蒼檢翠柏,夾道侍立,,龍干虬枝,,多為宋,、元時代所植,。林道盡頭為“至圣林”木構牌坊,這是孔林的大門,。由此往北是二林門,,為一座城堡式的建筑,亦稱“觀樓”,。四周筑墻,,墻高4米,周長達7000余米,。林墻內有一河,,即著名的圣水—洙水河。洙水橋北不遠處為享殿,,是祭孔時擺香壇的地方,。殿前有翁仲、望柱,、文豹和角端等石獸,。享殿之后,正中大墓為孔子墳地,,墓前有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東邊為其子“泅水侯”孔鯉墓;前為其孫“沂國述圣公”孔芨(子思)墓,。據(jù)傳此種特殊墓穴布局稱之為“攜子抱孫”,。在萬木掩映之中,孔子及其后裔安息于密密麻麻,、一望無際的墓冢之內,,60多座樓亭殿堂坊隱現(xiàn)于密林當中,兩千余尊雕刻精美的的石人石獸點綴墓地,上千塊碑碣和豐富的地下文物更使孔林成為名符其實的文化寶庫,。 “三孔”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集中體現(xiàn)在它所保存的文物上,。300多座,、1300多間金、元,、明,、清古建筑反映了各個時期的建筑規(guī)制和特點;1000多件漢畫像石,、孔子圣跡圖,、石儀、龍柱等反映了石刻藝術的變化和發(fā)展,;5000多塊西漢以來的歷代碑刻既是中國書法藝術的瑰寶,,也是研究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經(jīng)濟,、文化、藝術的寶貴資料,;10余萬座歷代墓葬是研究墓葬制度的重要實物,;17000余株古樹名木是研究古代物候學、氣象學,、生態(tài)學的活文物,。10余萬件館藏文物中,以元明衣冠,、孔子畫像,、衍圣公及夫人肖像,祭祀禮器最為著名,;其中元明衣冠是中國罕有的傳世同類文物,,對于研究古代服飾、紡織藝術具有重要價值,。30萬件孔府明清文書檔案是中國為豐富的私家檔案,,是研究明清歷史尤其是經(jīng)濟史的重要資料。“三孔”以其獨有的藝術特色,、民族風格和歷史淵源而被譽為“東方文化寶庫”和中國封建社會的“小百科全書”,。曲阜也被尊崇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1994年“三孔”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2010年9月28日,,為紀念孔子誕辰2560周年和展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中國郵政發(fā)行了《孔廟、孔府,、孔林》特種郵票,,全套3枚。 (3-1)為“孔廟”,。畫面主圖為孔廟大成殿,,背景為孔子行教像和《論語》中的精典語句。 大成殿為孔廟主體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場所,。大成殿唐代時稱文宣王殿,為五間,,于宋天禧二年大修時,,移今址并增擴為七間。宋崇寧三年(1104年)徽宗趙佶取《孟子》:“孔子之謂集大成”語義,,贊揚孔子思想集古圣賢之大成,,下詔更名為“大成殿”,后毀于火?,F(xiàn)存這座大成殿為清代雍正七年(1729年)重建,,殿高24.8米,,闊45.8米,,深24.9米,座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重檐九脊,,黃瓦飛甍,雕梁畫棟,,氣勢雄偉,,八斗藻井飾以金龍和璽彩圖,雙重飛檐正中豎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書“大成殿”三個貼金大字,。大成殿四周廊下環(huán)立28根石雕龍柱,,均以整石刻成,高6米,,徑長0.8米,,為明代弘治年間徽州工匠刻制。大成殿兩山及后檐的18根八棱石柱均為云龍淺雕,。前檐的10根深浮雕龍柱,,每柱二龍對翔,盤繞升騰,,中刻寶珠,,雕刻玲瓏剔透,,龍姿栩栩如生,無一雷同,,造型生動,,工藝精湛,堪稱我國石刻藝術中的瑰寶,。殿內廊柱皆楠木,,都彩繪團龍錯金。殿內正中供奉孔子塑像,,坐高3.35米,,頭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鎮(zhèn)圭,,一如古代天子禮制。門外正中是清雍正皇帝題書的“生民未有”匾額,,殿內的正中是康熙皇帝題書的“萬世師表”和光緒皇帝題書的“斯文在茲”匾額,,南面懸掛著乾隆皇帝題書的“時中立極”等匾額。每塊匾額長6米多,,高約2.6米,,雕龍貼金,精美華麗,。內外懸3副對聯(lián),。門外為清世宗書“德冠生民溯地辟天開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統(tǒng)金聲玉振共仰大成”聯(lián),;前后內金柱分懸清高宗書“覺世牖民詩書易象春秋永垂道法,,出類拔萃河海泰山麟鳳莫喻圣人”和“氣備四時與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對聯(lián),。 《孔子行教像》刻石摹本保存在曲阜孔廟圣跡殿,,為國寶級文物。原作早已不幸遺失,。一千多年來,,吳道子繪《孔子行教像》被世界公認為最能傳神再現(xiàn)至圣先師風范的孔子肖像畫。畫中孔子雍容大度,,身體稍稍前傾,,雙手作揖,謙卑有禮,??鬃宇^扎儒巾,雙目前視,,須發(fā)飄逸,,透出圣人的智慧,。作品用筆提按流轉之間表現(xiàn)了畫家嫻熟的技法,深得“吳帶當風”的精髓,。 《論語》語錄為“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段話出自《論語·學而》,,意思是:孔子說:“學了以后不斷地復習和練習,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雖然人家對我不了解,,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3-2)為“孔府”,。畫面主圖為孔府重光門,,背景為《論語》古籍本和《論語》中的精典語句。 重光門是孔府二門內的一座小巧玲瓏,、別具一格的屏門,,門為木結構,四周不與垣墻連屬,,獨立院中,。門額上的牌匾寫著浮光躍金的四個大字“恩賜重光”,,這座門樓因此被人們稱為“重光門”,。舊時亦稱之為“垂珠門”。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高5.95米,,長6.24米,寬2.03米,,四柱三間三樓垂以蓮花,,明間略高,檐下施一斗二升云拱,,明間平身科二攢,,次間一攢,梁架結構,,前后各有四個倒垂的木雕蓮蕾,,建筑學上稱“垂花門”,。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向來是清廉純潔的象征,,在此寓意衍圣公府高尚廉潔,清白無瑕,。中間四柱立于須彌座抱鼓石上,,有抱牙板扶持。柱頂以云拱承脊檁,,擔梁下墊通長替木,,柱頭云拱與平身科云拱等大。云拱線條順暢,,形象飽滿,。整座門比例勻稱,造型莊重,,為明代前期建筑的上乘之作,。在孔氏家族的心里,“重光門”不僅代表著皇室對祖先孔子的崇敬以及對孔子后裔的特殊禮遇,,更是關系到孔氏家族的風水命脈,,是孔府建筑中的靈魂。神圣的重光門不可隨意開啟,,唯有在喜慶大典,、迎接圣駕、宣讀詔旨或重大祭祀活動時,,才能在十三響明朗的禮炮聲中,,將兩扇門徐徐開啟。 《論語》語錄為“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俟唬骸弘m不敏,請事斯語矣,?!边@段話出自《論語·顏淵第十二》,意思是:仲弓問什么是仁,??鬃诱f:“出門如遇見尊貴賓客,,使民如參與隆重的祭祀。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施加于他人,。無論仕諸侯,還是卿大夫,,都不怨天尤人,。”仲弓說:“雍雖姿質愚鈍,,請允許我照這話去做,。” (3-3)為“孔林”,。畫面主圖為孔林萬古長春牌坊,,背景為孔子墓前石鼎、石案,、前石碑和《論語》中的精典語句,。 萬古長春牌坊,位于曲阜城北門至孔林的正南神道中段,,石質結構,,六柱五間五樓廡殿頂結構,俗稱“五門牌坊”,。廡殿頂坊中的“萬古長春”四字,,為明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初建時所刻。坊長22.71米,,寬7.96米,。清雍正十年(1732年)重修加固。整個石坊氣勢宏偉,,造型優(yōu)美,。萬古長春坊正對孔林大門,寓意孔子思想猶如林內松柏,,萬代長春,。牌坊是用以表彰人物的建筑,只有皇帝的牌坊才可建成六柱五門,。這座為孔子而建的石坊制若皇帝,加上石柱的云龍,,夾抱石鼓的雄獅,,坊額兩旁的盤龍、舞鳳,、麒麟,、駿馬等尊貴紋飾,,氣勢雄偉,足見孔子在時人心目中地位是非常尊貴的,。因為建造精致與年代久遠,,成為中國著名的牌坊之一。 孔子墓位于孔林中部偏南地段,。封土東西30米,,南北28米,高5米,。墓前石碑2通,。前碑篆書“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陰正書“奉政大夫修正庶尹禮部郎中賜食三品祿直文淵閣永嘉黃養(yǎng)正書”,,下款書“大明正統(tǒng)八年歲次癸亥十月一日五十九代孫襲封衍圣公孔彥縉五十八代孫承事郎曲阜世職知縣孔公堂等立石”。后碑篆書“宣圣墓”三字,上款正書“門生益津高書”,,下款書“甲辰春二月既望五十一代孫元措立石”,。碑前有石供案、石鼎,、石酒池和石砌拜臺以及磚砌花欞圍墻等。石案為明代雕刻,,石鼎為清雍正十年(1732年)制作,。 《論語》語錄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段話出自《論語·為政第二》,,意思是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于學問,,三十歲建立起自我,四十歲事理通達,,不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自然的規(guī)律、法則,,六十歲聽到別人說話,,便能辨別真假是非,七十歲能隨心所欲,但不逾越法度規(guī)矩,。??本套郵票采用連票形式,,展現(xiàn)了“三孔”中代表性建筑、文物及《論語》語錄,,體現(xiàn)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為認識、研究,、傳承儒家文化提供了非常難得的契機,。郵票兩邊齒孔中間一個為橢圓形齒孔。 版票采用小版張形式,,12枚4套郵票按(3×4,,三圖連印)居中偏左排列;右側為直排鑲嵌在傳統(tǒng)紋飾中的“孔廟,、孔府,、孔林”字樣;下面邊飾為水浪波紋,;背景邊飾為祥云,;郵票左下角為直排“遼寧省沈陽郵電印刷廠”廠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