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幼好讀史,,少時曾有意投身史學(xué),,然終未能如愿。余之愛好今雖猶在,,無奈一直無心力在此領(lǐng)域有所建樹,,每念及此,甚感遺憾,。乃作此歷史人物譜,,一則聊以自慰,二則供同好交流指正,。譜中人物,,大都為對后世有深遠(yuǎn)影響的學(xué)者巨擘、帝王將相,。 日耳曼人首領(lǐng)阿米尼烏斯(Arminius,,公元前18年或前17年-21年,在條頓堡森林之戰(zhàn)殲滅3個羅馬軍團(tuán),,迫使屋大維停止征服日耳曼人的計(jì)劃,,被尊為日耳曼民族英雄) 中國漢朝宗教家張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或178年,建立道教正一盟威之道(天師道),,尊稱張?zhí)鞄煟?/p> 中國漢朝大將軍竇憲(,?—92年,字伯度,,燕然勒石,,擊滅北匈奴,致使匈奴人西逃,,后遷至歐洲,,引發(fā)歐洲民族大遷移) 羅馬皇帝尼祿(Nero,37年12月15日-68年6月9日,,暴虐無道,、迫害基督徒、后被元老院宣布為公敵,、被迫自殺) 羅馬皇帝涅爾瓦(Nerva,,35年-98年,五賢帝之一,,開始羅馬帝國2世紀(jì)的黃金時代) 羅馬皇帝圖拉真(Trajan,,53年9月18日-117年8月7日,五賢帝之二,攻滅達(dá)西亞王國,,擊敗帕提亞,新建阿拉伯,、美索不達(dá)米亞,、亞述、亞美尼亞行省,,使羅馬帝國進(jìn)入全盛時期) 羅馬皇帝哈德良(Hadrianus,,76年1月24日—138年7月10日,五賢帝之三,,在不列顛島建造哈德良長城,,同性戀) 羅馬皇帝安東尼.庇護(hù)(Antoninus Pius,86年9月19日—161年3月7日,,五賢帝之四,,擊退蘇格蘭部落和阿蘭尼人) 羅馬尼亞達(dá)西亞人首領(lǐng)德塞巴魯斯(Decebalus,87年-106年在位,,統(tǒng)一各部落,,建立達(dá)西亞王國) 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Marcus Aurelius,121年4月26日-180年3月17日,,五賢帝之五,,擊退帕提亞、日耳曼人,;哲學(xué)家,,著《沉思錄》;電影《角斗士》中老皇帝) 中國鮮卑人首領(lǐng)檀石槐(137年―181年,,統(tǒng)一鮮卑,,盡奪匈奴故地,東敗夫余,,西擊烏孫,,北逐丁零) 中亞大月氏人伽膩色迦一世(Kanishka I,144年-173年或127年-147年,,建立貴霜王朝,,稱霸中亞和北印度,傳播佛教) 緬甸緬人首領(lǐng)驃苴低(167年在緬甸北部建立蒲甘王國) 中國漢朝宗教家張角(,?-184年,,創(chuàng)立太平道,發(fā)動黃巾起義,,使?jié)h朝陷入內(nèi)亂) 中國漢朝奸臣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穎,借外戚,、宦官相斗,,控制朝政,暴虐無道,,史稱董卓之亂) 中國漢朝交趾人區(qū)連(Khu Liên,,原為東漢象林縣功曹,137年反叛漢朝,,在越南中部建立占城第一王朝的建立者) 中國漢朝梟雄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割據(jù)北方,、掌握漢朝朝政,,創(chuàng)建魏國) 中國蜀國昭烈帝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割據(jù)西川,、建立蜀國) 中國蜀國丞相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運(yùn)籌帷幄,、決勝千里,杰出政治家,、軍事家,;著《出師表》) 中國蜀國漢壽亭侯關(guān)羽(?-220年,,本字長生,,后改字云長,溫酒斬華雄,、過五關(guān)斬六將,;義薄云天:千里走單騎、華容道義釋曹操,;后世尊稱武圣,、關(guān)帝) 中國吳國吳大帝孫權(quán)(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割據(jù)江東,,建立吳國) 羅馬皇帝卡拉卡拉(Caracalla,186年4月4日-217年4月8日,,暴帝,,頒布《卡拉卡拉敕令》,將羅馬公民權(quán)授予所有自由民) 波斯薩珊王朝國王阿爾達(dá)希爾一世(Ardashir I,,,?—約240年,建立帕西斯國,改稱波斯國王,,建立波斯薩珊王朝,,又稱新波斯,滅帕提亞) 中亞波斯宗教家摩尼(Mānī,,216年4月14日-274年2月26日,,創(chuàng)立摩尼教) 中國晉朝武帝司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廢魏自立,建立晉朝,,統(tǒng)一中國,,史稱西晉;后驕奢淫逸,、盲目裁軍,、埋下王朝傾覆的禍根) 中國前趙開國君主劉淵(249年至253年之間-310年,字元海,,率部起事,,建立漢國,后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 羅馬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us,,250年—312年,廢除元首稱號,,改稱皇帝,;結(jié)束3世紀(jì)危機(jī),中興羅馬帝國,;將羅馬分為東西兩部,,并另設(shè)兩副帝,史稱四帝并治制) 羅馬基督教阿歷山大里亞主教阿利烏(Arius,;250年-336年,,領(lǐng)導(dǎo)阿里烏教派,主張基督與上帝同體,;在尼西亞會議中擊敗主張異體的埃里厄斯教派,,取得正統(tǒng)地位) 中國晉朝皇后賈南風(fēng)(257年-300年,控制朝政,,誅殺司馬氏親王,,引發(fā)八王之亂,導(dǎo)致西晉國力大弱,、五胡亂華) 中國氐族流民首領(lǐng)李特(,?―303年,字玄休,發(fā)動流民起義,,割據(jù)四川,,建立成國,后改國號為漢,,史稱成漢,;十六國時代開始) 中國前涼開國君主張寔(271年—320年,一作張實(shí),,字安遜,,割據(jù)涼州) 西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us I Magnus,公元272年2月27日-337年5月22日,,頒布《米蘭敕令》,宣布宗教平等,,停止迫害基督教,;重新統(tǒng)一羅馬) 中國成漢開國君主李雄(274年―334年,字仲俊,,李特第三子,,母羅氏,十六國時期成漢開國皇帝) 中國后趙開國君主石勒(274年―333年8月17日,,字世龍,,初名石勹背 ,小字匐勒,,羯族,,叛趙自立,建立后趙,;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奴隸皇帝) 中國東晉開國君主司馬睿(276年-323年1月3日,,在江南重建晉朝,史稱東晉,;但一直受制于世家勢力,,史稱王與馬共天下) 中國前燕開國君主慕容皝(公元297年―公元348年,,字元真,,小字萬年,鮮卑族,,擊敗宇文部和段部鮮卑,,擊退后趙進(jìn)攻,破高句麗,,為日后前燕入主中原打下了堅(jiān)實(shí)的基礎(chǔ),。) 波斯薩珊王朝國王沙普爾二世(Shapur II,309年—379年,,在位期間,國勢極盛,;胎兒國王;擊敗東羅馬,,簽訂三十年和約;取締和迫害基督教,,導(dǎo)致中東基督教一蹶不振) 中國前秦開國君主苻?。?17年-355年,初名苻羆,,字建業(yè)(一作世建),氐族,,十六國時期前秦開國皇帝) 中國代國開國君主拓跋什翼犍(320年―377年,,鮮卑族,十六國時期代國開國君主) 中國前燕大將軍慕容?。ǎ?21年—367年,,十六國時期第一名將,先后擊敗后趙,、段氏鮮卑,、高句麗、宇文鮮卑,、扶余、冉魏等勢力,;創(chuàng)連環(huán)馬陣俘殺冉閔) 中國后燕開國君主慕容垂(326年-396年6月2日,,字道明,原名霸,,字道業(yè),,十六國時前燕名將,被逼出逃,,投奔前秦,;淝水之戰(zhàn)后叛秦自立,建立后燕) 中國西燕開國君主慕容泓(,?―384年,,鮮卑族,,前燕景昭帝慕容俊之子,前燕幽帝慕容暐之弟,,十六國時期西燕政權(quán)建立者) 中國后秦開國君主姚萇(330-394,,字景茂,羌族,,反叛前秦,,擒殺苻堅(jiān),建立后秦) 中國西秦開國君主乞伏國仁(,?—388年,,隴西人,鮮卑族,,鮮卑乞伏部首領(lǐng)乞伏司繁之子,,十六國時期西秦政權(quán)建立者) 中國冉魏開國君主冉閔(?-352年,,字永曾,,小字棘奴,滅趙自立,,建立冉魏,;頒布《殺胡令》,迫使百萬胡人遷出中原,;后敗亡于慕容?。?/p> 中國南燕開國君主慕容德(336年-405年10月18日,后改名慕容備德,,字玄明,,五胡十六國時期南燕開國皇帝) 中國后涼開國君主呂光(337年―399年,字世明,,氐族,,中國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上皇”) 中國前秦天王苻堅(jiān)(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任王猛為相,,統(tǒng)一北方;淝水之戰(zhàn),,敗于東晉,,導(dǎo)致內(nèi)亂身亡) 中國北燕開國君主慕容云(?-409年,,字子雨,,原名高云,是后燕惠慜帝慕容寶的養(yǎng)子,,十六國時期北燕開國皇帝) 中國翟魏開國君主翟遼(,?-391年,,丁零人,丁零首領(lǐng)翟真之子,,十六國時期翟魏政權(quán)建立者) 羅馬皇帝西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 I,,約346年-395年1月17日,立基督教為國教,,重新統(tǒng)一羅馬,,廢止古奧運(yùn)會) 中國西蜀開國君主譙縱(?―413年,,漢族,,十六國時期西蜀政權(quán)建立者) 中國西涼開國君主李暠(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長生,,十六國時期西涼政權(quán)建立者。) 中國劉宋開國君主劉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平定桓玄之亂,,滅南燕、后秦,;廢晉自立,,建立劉宋) 中國北涼開國君主沮渠蒙遜(366年—433年,匈奴族) 中國南涼開國君主禿發(fā)烏孤(,?—399年),,河西鮮卑人,,十六國時期南涼國建立者) 中國拓跋鮮卑人首領(lǐng)拓跋珪(371年8月4日—409年11月6日,,建立代國,后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參合陂之戰(zhàn)大敗后燕) 中國高句麗十九任王高談德(374年-412年,先后打敗契丹,、百濟(jì),、扶余;出兵新羅,,驅(qū)逐盤踞任那的日本人,;又稱廣開土大王,好太王) 西哥特人首領(lǐng)弗里特根(378年8月9日在阿德里亞堡戰(zhàn)役中大敗羅馬軍團(tuán),,擊殺羅馬皇帝瓦倫斯) 汪達(dá)爾人首領(lǐng)蓋薩里克(Geiseric,,389年-477年1月25日,率族攻入北非,,攻陷迦太基,,建立汪達(dá)爾王國) 西哥特人首領(lǐng)阿拉里克(Alaric I,,約公元395~410年在位,國力極盛,,攻陷羅馬城) 中國鐵弗匈奴人首領(lǐng)赫連勃勃(381年-425年,,叛秦自立,建立夏國,,筑統(tǒng)萬城) 中國晉朝五斗米道教首領(lǐng)孫恩,、盧循(孫恩,,?―公元402年,,字靈秀;盧循,,,?―411年,字于先,;發(fā)動?xùn)|晉南朝時期規(guī)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一次農(nóng)民起義,嚴(yán)重削弱南方士族勢力,,導(dǎo)致寒族出身將領(lǐng)開始掌握軍權(quán)) 蒙古柔然人首領(lǐng)郁久閭社侖(,?-410年,號丘豆伐可汗,,建立柔然王國,,統(tǒng)一漠北) 東歐匈人首領(lǐng)阿提拉(Attila,406年—453年,,又稱上帝之鞭,,國力極盛,稱霸東歐,;沙隆之戰(zhàn),,敗于羅馬與西哥特,后為日耳曼公主刺殺) 中國北魏太武帝拓跋燾(408年—452年,,字佛(音“必”)貍,,征服柔然、擊滅夏國,、平山胡,、逐吐谷渾、滅北燕,、北涼,,統(tǒng)一北方,開始南北朝時代,;后為宦官宗愛所殺) 中國南齊開國君主蕭道成(427年―482年,,字紹伯,,滅宋建齊,史稱南齊) 羅馬將領(lǐng)奧多亞賽(Odoacer,,435年-493年,,廢黜羅馬末代皇帝羅幕洛.奧古斯都,奉東羅馬皇帝為全羅馬皇帝,,實(shí)際成為西羅馬統(tǒng)治者) 羅馬教皇里奧一世(Leo I,,440年9月29日—461年11月10日首任羅馬教皇) 東哥特人首領(lǐng)西狄奧多里克(約455年-526年8月30日,攻陷拉文那,,殺奧多亞賽,,滅西羅馬,建立東哥特王國) 中國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遷都洛陽,,推行漢化改革,促進(jìn)民族大融合) 中國南梁開國君主蕭衍(464年-549年,,字叔達(dá),,滅齊建梁,史稱南梁,;前期任用陶弘景,,在位頗有政績,后期佞佛,、因侯景之亂,、被圍餓死宮中) 法國法蘭克人首領(lǐng)克洛維一世(Clovis I,466年-511年11月27日,,統(tǒng)一法蘭克人諸部,,建立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 中國北魏人葛榮(?—528年,鮮卑人,,領(lǐng)導(dǎo)北魏六鎮(zhèn)邊軍起事,,北魏從此衰弱,,后為爾朱榮擊滅) 法國勃艮第人首領(lǐng)貢都巴德(474年-516在位,,在法國東南部建立勃艮第王國) 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us I,約483年5月11日-565年11月14日,,收復(fù)失土,,重振國勢;頒布《查士丁尼法典》) 中國南梁名將陳慶之(484年―539年,,字子云,,率七千南軍北伐,戰(zhàn)無不勝,,攻陷北魏都城洛陽,,后為爾朱榮?。?/p> 中國北魏契胡族首領(lǐng)爾朱榮(493年—530年11月1日,字天寶,,契胡人,亂世奸雄,,制造河陰之變,殺朝臣貴族2000多人,,控制北魏朝政,,平定北魏內(nèi)亂,權(quán)傾天下,;后被孝莊帝刺殺) 中國東魏權(quán)臣高歡(496年—547年,,字賀六渾,擊敗爾朱氏,,奪取北魏政權(quán),,建立東魏) 中國西魏權(quán)臣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獺,,推翻北魏,,建立西魏;沙苑之戰(zhàn),,擊退高歡,;建立府兵制、設(shè)八柱國,、形成關(guān)隴軍事貴族集團(tuán)) 東羅馬名將貝利撒留(Belisarius,,約505年-565年,發(fā)動哥特戰(zhàn)爭,,進(jìn)攻意大利,,征服西西里島和意大利,滅東哥特,,汪達(dá)爾,,被后世認(rèn)為是最后一位真正的有羅馬民族精神的羅馬人) 中國東魏將軍侯景(503年-552年,字萬景,,高歡死后,,叛東魏投西魏;后叛西魏投南梁,;后叛梁起事,,篡位自立,改國號為“漢”,,稱南梁漢帝,,禍亂江南,大殺士族,南方士族自治一蹶不振,,史稱侯景之亂) 中國南梁將軍陳霸先(503年—559年,,字興國,平侯景之亂,、廢梁建陳) 中國西魏名將韋孝寬(公元509年—公元580年,,名叔裕,字孝寬,,玉璧之戰(zhàn),,擊敗高歡,后攻滅北齊) 中國西魏權(quán)臣宇文護(hù)(513年-572年,,字薩保,,廢魏建周,史稱北周,;三年殺三帝) 中國東魏皇帝高洋(526年—559年11月25日,,字子進(jìn),廢魏建齊,,史稱北齊,;喜怒無常、酗酒殺人) 中國吐谷渾人首領(lǐng)慕容夸呂(531年-591年,,在新疆建立吐谷渾王國) 中國北齊名將高長恭(541年―573年,,又稱蘭陵王,邙山大戰(zhàn),,擊敗北周,;后被北齊后主高緯猜疑,被逼自殺) 中國隋朝開國君主楊堅(jiān)(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廢周建隋,,南下滅陳,統(tǒng)一中國,;在位期間國勢強(qiáng)盛,,史稱開皇之治) 中國西魏開國君主宇文覺(542年―557年,字陀羅尼,,鮮卑族,,與大冢宰宇文護(hù)沖突,被逼退位,,一個月后被殺) 中國北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字禰羅突,,誅殺宇文護(hù),;禁佛、道二教,三武滅佛之一,;攻滅北齊) 中國突厥人首領(lǐng)阿史那土門(,?―553年,滅柔然,,建立突厥王國,,稱伊利可汗) 德國巴伐利亞人首領(lǐng)卡里巴爾德一世(550年建立巴伐利亞公國) 中國唐朝開國君主李淵(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起兵反隋,,建立唐朝,稱高祖) 中國隋朝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統(tǒng)軍滅陳,、南平林邑、西吞吐谷渾,,弒父即位,;在位期間暴虐無道,開大運(yùn)河,、三征高句麗,;導(dǎo)致隋朝覆亡) 阿拉伯宗教家穆罕默德(Mu?ammad,約570年-632年6月8日,,創(chuàng)立伊斯蘭教,,統(tǒng)一阿拉伯半島,開創(chuàng)阿拉伯帝國) 中國唐朝名將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擊滅江南蕭銑、輔公祏,、東突厥,;擊滅吐谷渾;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八,,著《李衛(wèi)公兵法》) 中國隋朝夏國開國君主竇建德(573年—621年8月2日,,起兵建立夏國) 中國隋朝西魏國開國君主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殺翟讓,,繼領(lǐng)瓦崗軍,建立西魏政權(quán)) 中國隋朝瓦崗軍首領(lǐng)翟讓(,?—617年,,起兵反隋,成立瓦崗軍,,開啟隋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 中國隋朝鄭國開國君主王世充(,?-621年,字行滿,自立為帝,,建立鄭國) 中國唐朝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起兵反隋,平定天下,;玄武門之變奪取皇位,;在位期間國勢強(qiáng)盛,稱霸東亞,,史稱貞觀之治,;被尊為天可汗) 阿拉伯穆阿維葉一世( Muawiyah,600年—680年,,定都大馬士革,,建立倭馬亞王朝;阿拉伯正統(tǒng)時期結(jié)束,,自此伊斯蘭教分裂為遜尼派和什葉派) 中國高句麗權(quán)臣淵蓋蘇文(603年-666年,,掌握高句麗政權(quán),擊退李世民所率唐軍) 東羅馬皇帝希拉克略(610年——711年,,擊退波斯薩珊王朝入侵,;建立軍區(qū)制和軍事屯田制,晚年敗于阿拉伯,,喪師失地) 中國西藏吐蕃人雅礱部落首領(lǐng)松贊干布(617-650年,,統(tǒng)一西藏,正式建立吐蕃王朝,,改革政治,、軍事制度,創(chuàng)立吐蕃文) 中國唐朝皇后武則天(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掌握唐朝朝政,廢唐建周,,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tǒng)的女皇帝) 日本三十八代天智天皇(626年-672年1月7日,,發(fā)動政變,推翻蘇我氏,,實(shí)行大化改新,,頒布了《近江令》,使日本開始走向法制化道路,,在日本發(fā)展史上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 中國唐朝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為善,滅西突厥,、百濟(jì),、高句麗,,在位期間疆域最大) 阿拉伯四大哈里發(fā)阿布.巴克爾、歐麥爾,、奧斯曼,、阿里(632年-661年,,阿拉伯帝國擴(kuò)張到北非,、中亞、西亞,、高加索) 斯拉夫七部落聯(lián)盟盟主阿斯珀魯赫(約646-約700年,,擊敗東羅馬,建立保加利亞王國) 中國靺鞨人首領(lǐng)大祚榮(,?―719年,,建立震國,后被唐朝封為渤??ね?,國號改為渤海王國) 老撾老族首領(lǐng)坤切壯(698—?在位,,在老撾北部建立川壙王國) 中國唐朝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在位前期國勢極盛,史稱開元盛世,;后期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重用蠻族將領(lǐng),,導(dǎo)致安史之亂,,唐朝中衰) 中國唐朝南詔人皮羅閣(697年-748年,統(tǒng)一六詔,,建立南詔王國,;后改為大義寧國) 中國回紇人首領(lǐng)藥羅葛骨力裴羅(?—747年,,反叛后突厥,,建立回紇王國) 中國唐朝范陽節(jié)度使安祿山(703年—757年,本姓康,,名軋犖山,,起兵反唐,史稱安史之亂,;唐朝國勢衰落) 阿拉伯阿拔斯王朝首任哈里發(fā)阿布·阿拔斯(721年或724年或727年—754年,,自立為哈里發(fā),建立阿拔斯王朝,,滅亡倭馬亞王朝) 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哈里發(fā)曼蘇爾(707年—775年,,營建巴格達(dá),;在怛羅斯戰(zhàn)役擊敗唐軍,終結(jié)其中亞霸權(quán))印度波羅王朝開國君主瞿波羅一世((Gopala I,,750年-770年在位,,建立波羅政權(quán)) 法蘭克宮相丕平三世(Pépin le Bref,714年-768年9月24日,,推翻墨洛溫王朝,,建立加洛林王朝;丕平獻(xiàn)土,,羅馬教皇國成立) 東羅馬皇帝利奧三世(717-744年,,發(fā)起圣象破壞運(yùn)動,限制基督教,;君士坦丁堡海戰(zhàn),,大敗阿拉伯,遏制其擴(kuò)張) 法蘭克國王查理一世(Charlemagne,,742年4月2日-814年1月28日,,又稱查理曼,在位期間征服法國,、德國,、意大利北部,國勢極盛,,被尊為大帝) 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第七任哈里發(fā)馬蒙(Ma’mūn,,786年9月14日-833年8月9日,起事反對教主阿明,,攻陷巴格達(dá),;在位期間國勢極盛,開展了著名的百年翻譯運(yùn)動,,設(shè)立智慧宮,,使伊斯蘭文化進(jìn)入鼎盛時期) 印度宗教家商羯羅(Sankara,788年-820年,,改革婆羅門教,,創(chuàng)立印度教,將佛教逐出印度,,重新建立了《吠陀經(jīng)》的權(quán)威性,,駁倒了佛教徒?jīng)]有靈魂或自我的信條,重新確立了關(guān)于個體靈魂的吠陀真理) 諾斯曼人首領(lǐng)戈德弗雷德(Godfield,約800年統(tǒng)一丹麥,,建立丹麥王國) 日本權(quán)臣藤原良房(804年-872年,,日本歷史上第一位正式的太政大臣,以外戚的身份開攝政之先河,,藤原氏世襲攝政或關(guān)白,,掌握政權(quán),,史稱攝關(guān)政治時期) 中國唐朝大齊政權(quán)創(chuàng)立者黃巢(820年-884年,起事反唐,,唐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爆發(fā),;攻陷長安,建立大齊政權(quán),,拉開了唐朝覆滅的大幕,,導(dǎo)致藩鎮(zhèn)割據(jù),戰(zhàn)火紛飛數(shù)十年) 北歐海盜首領(lǐng)羅洛(Rolf,,846年-932年,,911年建立諾曼底公國) 北歐海盜首領(lǐng)拉格納·洛德布羅克(Ragnarr Loebrók,,,?-865年,北歐傳說中的半傳奇英雄,,開辟新航線,,率領(lǐng)北歐維京人劫掠英法) 英國英格蘭國王阿爾弗雷德(Alfred the Great,849年-899年10月26日,,在位期間力抗北歐維京海盜入侵,,英國唯一一位被授予“大帝”(the Great)名號的君主。) 挪威威斯福德伯爵哈拉爾一世(約850年-約933年,,統(tǒng)一挪威,,建立挪威王國) 匈牙利人馬扎爾部落首領(lǐng)阿爾帕德(Arpád?—907年,,建立匈牙利政權(quán)) 烏克蘭諾夫哥羅德公爵奧列格(,?-912年,征服基輔,,改稱基輔大公,,改國名為基輔大公國) 中國前蜀開國君主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圖,,占有兩川兼三峽之地,,建立前蜀) 中國后梁開國君主朱溫(852年-912年,滅唐建梁,,五代十國時期開始) 中國吳國開國君主楊行密(852年―905年,,字化源,割據(jù)江蘇,,建立吳國) 中國吳越開國君主錢镠(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割據(jù)兩浙,、建立吳越國) 中國南楚開國君主馬殷(852年-930年),,字霸圖,割據(jù)湖南,,建立南楚) 中國沙陀人首領(lǐng)李克用(856年—908年,,先后鎮(zhèn)壓龐勛起義、黃巢起義,,割據(jù)山西,,建立后晉國) 中國南平開國君主高季興(858年-929年,原名高季昌,,字貽孫,,計(jì)破李茂貞,迎回唐昭宗,;擔(dān)任荊南節(jié)度使,,割據(jù)荊南;被封為南平王,,建立南平國) 中國南漢開國君主劉謙(,?-894年),又名劉知謙,,字德光,,割據(jù)兩廣,建立南漢國) 中國大義和國開國君主鄭買嗣(,?—909年,,南詔重臣,起兵滅亡南詔,,建立大長和國) 中國閩國開國君主王審知(862年—925年,,字信通,又字詳卿,,割據(jù)福建,,建立閩國) 保加利亞皇帝西蒙一世(Симеон I,864年-927年,,建立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在位期間國勢鼎盛,數(shù)次擊敗東羅馬) 中國契丹國開國君主耶律阿保機(jī)(872年-926年9月6日,,建立契丹國,,創(chuàng)立契丹文,攻滅渤海國,、室韋和奚,,征服中國東北和蒙古地區(qū)) 中國后蜀開國君主孟知祥(874年-934年,字保胤,,李克用的女婿,,鎮(zhèn)守西川,,吞并東川,建立后蜀) 朝鮮泰封將軍王建(877年1月31日—943年7月4日,,字若天,,推翻金弓裔,建立高麗國) 中國后唐開國君主李存勖(885年-926年,,沙陀族,,滅前蜀、梁朝,;伶人皇帝) 中國南唐開國君主李昪(888年-943年),,字正倫,小字彭奴,,割據(jù)江南) 中國后晉開國君主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起兵反唐,投附契丹,,建立后晉,,割讓燕云十六州,;史稱兒皇帝) 中國大理開國君主段思平(893年—944年,,白族,推翻大義寧國,,建立大理國) 中國后漢開國君主劉知遠(yuǎn)(895年-948年,,沙陀族,契丹滅晉后,,自立為帝,,史稱后漢) 中國北漢開國君主劉旻(895年-954年,原名劉崇,,沙陀族,,后漢滅亡后割據(jù)山西,建立北漢國) 中國大義寧國開國君主楊干貞(?-937,,夷人,,殺鄭隆亶,滅大長和國,,擁清平官趙善政為主,,建大天興國。四年(929),,廢趙善政稱帝,,改國號大義寧) 朝鮮后百濟(jì)王甄萱(900年-935年在位,起事反叛新羅,,建立百濟(jì)政權(quán),,史稱后百濟(jì),;朝鮮后三國時代開始) 中國遼太宗耶律德光(902年―947年,字德謹(jǐn),,小字堯骨,,契丹族,實(shí)行南北兩面官制度,,取得燕云十六州,,助石敬瑭建立后晉;唯一的木乃伊皇帝) 朝鮮新羅僧人金弓裔(904年,建立摩震國,,后改名泰封國,,史稱后高句麗) 德國法蘭科尼亞公爵康拉德一世((911年-918年,被選舉為德意志國王,,建立德意志王國) 德國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Otto der Gro?e,,912年11月23日年-973年5月7日,加羅馬皇帝尊號,,建立神圣羅馬帝國) 中國后周開國君主郭威(904年9月10日-954年2月22日,,起兵滅漢,建立后周) 中國后周世宗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在位期間統(tǒng)一華北大部,,北伐契丹,收復(fù)二州三關(guān),,勤政愛民,,國勢強(qiáng)盛,奠定統(tǒng)一基礎(chǔ)) 中國北宋開國君主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發(fā)動陳橋兵變,廢周建宋,,史稱北宋,;統(tǒng)一中原,結(jié)束五代十國) 中國南唐后主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tǒng),,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后世詞壇影響深遠(yuǎn)) 中國北宋太宗趙光義(939年-997年,字廷宜,,燭光斧影,,篡位稱帝;滅北漢,,基本完成全國統(tǒng)一,,兩次北伐大敗,;志大才疏) 中國北宋名將楊業(yè)(,?—986年,原名重貴,,戲說中又名楊繼業(yè),,原為北漢名將,后歸宋,,曾于雁門關(guān)大破遼軍,,威震契丹;北伐失敗,,陷于陳家谷被俘,,絕食而死) 中國遼國太后蕭綽(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攝政十余年,,迫使北宋簽訂澶淵之盟,開創(chuàng)宋遼百年和平) 東羅馬皇帝巴西爾二世(958年—1025年12月15日,,1018年滅亡了盛極一時的保加利亞第一王國,,在位期間國勢極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