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薔 據(jù)中國娛樂網(wǎng)的資料顯示,,7月1日至8月21日,共有近80部各種類型的國產(chǎn)電影在院線上映,,而去年整個第二季度上映的國產(chǎn)電影才86部,。暑期檔強大的消費力也迅速成了電影人眼中的“唐僧肉”。只是,,創(chuàng)紀錄的數(shù)量換來的卻是國產(chǎn)片口碑的全面崩塌,。 制片人說:這是一個局 縱觀暑期檔集中上映的這近80部影片,熱門“IP”改編,、青春片,、愛情喜劇和小成本恐怖片成為主流,而這些類型題材的電影也幾乎成了國產(chǎn)爛片的重災區(qū),。在“IP”受到資本追捧的背景下,對于“IP”的過度依賴和過度開發(fā)是很多人認為如今電影市場上“爛片當?shù)馈钡囊粋€重要原因,。 “IP和某些類型片并不是問題的關鍵,,”影評人崔汀認為IP無罪,好萊塢同樣對此很熱衷,,改編自動漫的超級英雄大片,、系列電影始終占據(jù)著美國電影市場的大半江山。但IP到了中國則變成了一種賺快錢的工具,,“現(xiàn)在有太多新的影業(yè)公司,,囤積了大批的IP,直接進行開發(fā),、拍攝,,通常一年就差不多可以完成,投資回收更快,?!贝尥≌f。 由此可見,,IP成為爛片源頭的真正病根是IP背后那些同質(zhì)化的跟風之作,,和各種利用粉絲效應圈錢的手段,青春片,、驚悚片,、喜劇片,、粉絲電影,都是來錢最快的類型片,。這些電影也符合北大中文系教授戴錦華對于“絕對意義上爛片”的定義:在工業(yè)制作,、電影語言,以及基本的趣味意義上都是惡爛或充滿錯誤的,。 為什么電影越拍越爛,,但卻能夠越拍越多?導演李安曾指出過問題的所在,。 “現(xiàn)在資本多的現(xiàn)象是好的,,因為它是一個電影的生計?!睂а堇畎踩绱苏f道,,但李安的重點在后半句:“市場好,大家有一種浮躁的感覺,,大家都爭相出風頭,,做(電影)生意很容易造成一種搶錢的印象,但對這個還處在幼苗階段的工業(yè)來說,,可能會有一種揠苗助長的負面效應,。” 毫無疑問,,資本造就了市場的繁榮,,而資本的蜂擁而入的現(xiàn)實情況是:大量不懂藝術、不懂電影的人帶著錢進入這個行業(yè),,金融,、房地產(chǎn)、電商等領域的投資人紛紛成立影業(yè)公司,,目的就是賺快錢,。今年6月上海電影節(jié)上,有幾十家新影業(yè)公司成立,,宣布新片片單數(shù)量多達400部,。 作為制片人,曾為吳天明導演作品《百鳥朝鳳》下跪的方勵對資本涌入帶來的熱錢效應了解得更為深刻,。他直言自己見了太多資本的“丑惡嘴臉”,,“中國電影超過90%都是賠錢的,為什么還有這么多熱錢進來,?因為資本進來就是為了做局,,做一個‘大家都能玩的局?!?/p> 方勵以“聯(lián)合出品”舉例,,“為什么現(xiàn)在電影里‘聯(lián)合出品越來越多,,因為很多都是買來的,這些機構的背后都是基金公司,,他們跟投就是為了自己公司的投資產(chǎn)品可以忽悠到更多的投資人接盤,,電影好不好他不管,他就要那個名,,票房根本不重要,,這個局的接盤人看到就好,這樣就可以跟后面的出資人講故事,,拿后面的錢付前面的,。” “實際上,,這就是泡沫,,就是在透支明天?!狈絼钫f,。 導演說:不介意被罵 作為一部影片的核心人物,導演通常被認為是影片質(zhì)量好壞的關鍵,,因此,,他們也被稱為是爛片的“始作俑者”。但在爛片的生產(chǎn)流程中,,導演這一聽上去很神圣的職業(yè)只不過是一個無足輕重的棋子,。 如果一部電影的誕生就是為了做局,那么它的操作模式通常就是高價找兩個明星,,找個好控制的導演,以最安全的題材和最快的速度把片子做出來,。 “好控制”三個字已經(jīng)足以解釋那些盤亙在無數(shù)觀眾心頭的疑問——為什么有大牌出演的電影,,導演卻是無名之輩?為什么有些不知名的導演拍的全是爛片,,卻總有電影拍,?因為,好控制,。 除了好控制的導演,,也有相當一部分還算知名的導演也在制造爛片,這又是為什么,? 事實上,,在大資本的裹挾和制作周期、明星效應壓力下的導演,,還能做出多少個性化的表達,,也是值得懷疑的問題,。《盜墓筆記》上映前,,記者采訪李仁港導演,,接受這樣一個萬眾矚目的超級IP電影,遇到的問題是什么,?李仁港直言制作周期太短,,如果給自己多一些時間,會做得更好,。而這也是很多香港導演在來到內(nèi)陸后紛紛仆街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環(huán)境差并不能成為導演們自甘墮落的理由,,爛片不斷既是外因,,也是內(nèi)因。 靠真人秀《爸爸去哪兒》走紅的導演王岳倫就曾在多次采訪中解讀過導演與爛片的關系,。他認為所謂的“爛片”分兩種,,一種是當時不覺得,過幾年回頭看很爛,,另一種是因為一些利益的緣由,,接拍不愿意拍的片子,但王岳倫也認為十分正常,,“畢竟現(xiàn)在都是市場化運作”,。 對于自己執(zhí)導的影片口碑不佳、被質(zhì)疑“抄襲痕跡嚴重”,,王岳倫回應說:“天下文章一大抄,,就是看誰抄得好?!彼炔唤橐獯蠹抑刚敖梃b”別人,,也不介意別人把他的電影歸類到“爛片”的行列,“對我來說,,拍電影關鍵就是抓準了觀眾那根‘弦,,捏對了觀眾要的‘點?!?/p> 眼看著越來越多的導演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加入爛片大軍,,影評人們也只得怒其不爭。在一篇名為《不想看爛片,,就離這些導演遠一點》的文章中,,影評人毒Sir寫道:“現(xiàn)在的中國,在資本利益的驅(qū)動下,導演幾乎沒有門檻,,演員,、作家、主持人,,人人都可以當導演,,他們賣人氣,賣資源,,賣顏值,,就是不賣電影?!?/p> 文章的結(jié)尾,,他特意提到了近年來影片口碑連續(xù)下降的陳凱歌導演,“盡管他后來力有不逮,,拍了不少平庸甚至爛作,,但一部《霸王別姬》,足以讓他在中國電影留名,。而拍《小時代》《梔子花開》的‘導演們,,就算現(xiàn)在一天10億刷爆中國票房紀錄,但這些電影在觀眾心里加起來的重量,,仍不及一部《霸王別姬》的十分之一,。” 如今,,在網(wǎng)上經(jīng)常會流傳各種版本的《爛片鑒定指南》,,那些經(jīng)常用來拼湊出一部電影的創(chuàng)作元素和創(chuàng)作者都被貼上了“爛片代言”的標簽。其中一條便是小鮮肉電影,。 近幾年,,國產(chǎn)青春片迅速崛起,成為了中國電影票房的吸金大戶,。因此,,人氣夠旺的“小鮮肉們”也成了電影市場上被瘋搶的“唐僧肉”,至于會不會演戲,,則完全不在片方的考慮范圍之內(nèi),。于是,,“人傻,、錢多、速回”使得小鮮肉們紛紛投入電影的懷抱,。 “在中國做偶像明星太容易了,。”自稱已經(jīng)被國產(chǎn)電影惡心到了的影評人劉小流生動地描述了小鮮肉們的生存環(huán)境:“從韓庚和SM解約,我們就知道在韓國做一個偶像歌手,,太辛苦卻沒有更多的回報,。但在中國完全不是這樣,他們常常依靠一兩部爛片在業(yè)界弄點動靜,,然后由越來越膚淺無聊的綜藝節(jié)目接盤洗地,,讓演藝圈的老大哥夸兩句‘小伙子很有禮貌‘小伙子很努力‘小伙子很體貼,觀眾一看,,這小伙子的確不錯哦,,然后他們就成了大眾明星?!?/p> 觀眾說:我不看總行了吧 以上論述似乎在說明一個事實——拍爛片的人都是既得利益者,,那么,觀眾算什么,? 事實上,,當所有人都拿觀眾當傻子的時候,觀眾貌似覺醒了,。 截至今年7月31日,,全國電影單月總票房約為45億元,比去年同期的55億元減少近10億,。其實,,今年的電影市場從第二季度起就呈現(xiàn)出近年少有的負增長趨勢,并一直延續(xù)到了8月,?!白罾洹笔钇跈n——這就是觀眾對于遍地爛片最直接的回應。 最受關注的《盜墓筆記》擁有超級IP加兩位當紅“小鮮肉”鹿晗,、井柏然這樣的“頂級”配置,,在上映之初就直白地喊出20億的票房目標,卻在上映半個多月后才剛剛突破10億大關,,然而這個成績已經(jīng)是今年暑期檔的票房冠軍了,,但放在去年,它只能是勉強排進前三,。觀眾對該片的評價更是一言難盡,,豆瓣評分僅為4.9分。 而導演李安的一席話則讓之前還大談特談小龍蝦的中國電影人們個個語塞:“拍電影很艱辛,,觀眾對新鮮的東西要求非常高,。當事情變成不只是觀眾不喜歡這個類型,他連看電影這回事都覺得不是很重要的時候,,我們就會自食其果,。” |
|
來自: 飛龍在天cokvj5 >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