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一則涼山州小學四年級彝語文試卷的視頻,,看得全國網友兩眼直冒星星,感覺自己瞬間成了文盲——這是什么東東,,妥妥一本天書?。∫搽y為涼山州彝族的寶寶們了,,從小就要學習這么高深的文字,。
為什么說彝文高深呢?
因為與那些建國后新造的拉丁壯語等少數民族文字不同,,彝文是一種很古老的文字,,目前被以彝族為主的各路學者和精英,已經論證到有8000到10000年左右的歷史,,像半坡遺址,、山東丁公村、河南舞陽,、甘肅大地灣等地的刻劃符號,,紛紛被古彝文破解,是可以與甲骨文,、蘇美爾文,、埃及文,、瑪雅文、哈拉般文相提并論的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
有學者甚至認為,,古彝文自7500年前外傳后,對世界古文字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涉及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包括7500年前兩河流域的彩陶符號、蘇美爾楔形文字,、印度印章文字,、復活節(jié)島象形文字、北歐如尼文,、北非的巴蒙文與瓦伊文,、巴甘語文字、古羅語文字,、日本北部蝦夷人所有權符號,,以及現代西方表音文字在內,無一不是源于古彝文,。就連西方遠古文明,,也是中國遠古文明西漸的產物,其中主要是古夷人文化和古越人文化,,因此古彝文是世界文字的始祖,。
真是嘆為觀止,連甲骨文都要甘拜下風了,!
不過網友很現實,,不管把彝文說得有多輝煌、有多高大上,,他們只想知道寶寶們花那么大精力學習了彝文后,,對以后找工作能有什么樣的幫助,總不能人人都是專家學者,,專職彝文研究吧,?
為此我百度了下,發(fā)現一般提出彝文要求的用工單位,,基本集中在民族出版社,、黨報新聞網站、涼山日報等媒體宣傳單位,且一般只招一個或者兩個彝文編輯,、彝文翻譯,,倒是涼山州教育局,一口氣要了三個會彝文的專業(yè)技術人員,,算是用工大戶了,。 由于沒找到彝語專業(yè)畢業(yè)生具體的就業(yè)形勢報告,只好拿蒙古語授課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狀況,,來類比一下,。
根據《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署名“阿都沁夫”的《蒙古語授課畢業(yè)生就業(yè)現狀調查及對策思考——以內蒙古民族大學為例》文章顯示,通過對蒙古語授課畢業(yè)生和漢語授課畢業(yè)生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得出一個驚人的結果——蒙古語授業(yè)畢業(yè)生的簽約和考研入學率,,不到漢語授業(yè)畢業(yè)生的50%!
而蒙古語授業(yè)畢業(yè)生心目中最理想的職業(yè),,選擇報考公務員的占26%,,選擇當老師的占30%。
其次,,內蒙的一些地方政府,,為改善蒙古語授業(yè)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形勢,也是煞費苦心,,甚至在蒙漢互通公務員考試時,,表面說懂兩種語言即可,細看條件,,卻發(fā)現只招蒙古族,,禁止?jié)h族考。
蒙古語授課畢業(yè)生尚且如此,,我估計學彝文的學生出來后的處境應該更為尷尬,。
因此有不少少數民族網友,,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對推廣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也不是說不要傳承少數民族文化,,只是能不能換個方式,,比如說搞業(yè)余興趣班或者只在大學里設置相關課程,義務教育階段便急于推廣這些,,既浪費時間精力,,也看不出對個人的未來有啥幫助。
不過一些地方還是推出了一系列推廣少數民族語言教學的政策和法規(guī),。說到原因,,西南民族學院院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二期發(fā)表《我院彝語文專業(yè)教改問題探析》一文中的內容,或許可以為我們解惑一二,。
文中寫道:“在高等民族院校中,,我院最先恢復了彝語文專業(yè),并在1977年開始招收彝語文本科生,。十年來我們共招收了十一個本科班,、兩個干部專科班和一個干部進修班,,共培養(yǎng)了近五百名雙語型干部(含在校生),,為各地輸送了一批優(yōu)秀干部和專業(yè)人才。這些畢業(yè)的學生有的已經走上了領導工作的崗位,,擔負著重要的領導工作,;有的已被破格提拔,取得了專業(yè)高級職稱,;有的考上研究生,,取得了碩士學位;大部分各行各業(yè),、各單位的骨干分子,。他們在民族地區(qū)的四化建設和彝族文化事業(yè)的建設中做出了顯著的成績?!?/span>
這還是1989年的情況,,可以想見在30年后的今天,我國又輸送了多少雙語型干部,,擔負著重要的領導工作,,成為各行各業(yè)、各單位的骨干,。
這些雙語型的領導干部,、公務員、老師,,或技術骨干,,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工作后必定會不遺余力地推廣民族語言的立法與使用,,這或許就是為什么雙語教學明明問題不少,,一些地方政府仍堅持在法律以及政策層面上強推的重要原因之一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