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皇帝四娶寡婦,、傳位外姓,,是趙匡胤的膜拜偶像?;实壑厍榱x:一后三妃皆寡婦,。
一提到“黃袍加身”,人們自然就會想起在“陳橋兵變”后創(chuàng)立了319年大宋基業(yè)的宋太祖趙匡胤,。其實,,第一個“黃袍加身”的并非趙皇帝,而是建立后周政權(quán)的后周太祖郭威,趙匡胤之所以會導演一出“黃袍加身”的輕喜劇,,都是向其前領導郭威學習與模仿的結(jié)果,。
郭威與趙匡胤的人生有著許多相似之處,,都是出身寒微,,靠軍功進步,最終又以“武力”“和平”攫取大位,。郭威生于亂世,,長于軍伍,勇武有力,,豪爽負氣,,略通兵法,善撫將士,,以軍功累遷至樞密使高位,。終以軍事實力為后盾,取后漢而代之,,是五代時期軍人專權(quán)的代表人物,。
1/被皇帝逼反的邊將
也許,郭威的本義并不想造反,,但是,,由于碰到的領導后漢隱帝劉承祐太不靠譜,這位少年天子上位不久就開始濫殺大臣,,并且,,還派使者到郭威的防地鄴都(今河北大名)去誅殺郭威。郭威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守將——
對于劉承祐而言,,他是輔佐有功之臣,;乾祐元年(公元948年)三月,劉承祐剛剛繼位為帝,,后漢河中節(jié)度使李守貞,、永興節(jié)度使趙思綰、鳳翔節(jié)度使王景崇等三藩鎮(zhèn)先后舉兵造反,,劉承祐派出三路大軍分別討伐,,但是,都是久戰(zhàn)無功,。
關鍵時刻,,劉承祐想起父親信任的名將郭威,于是任命郭威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率部去督促諸將 ,,討伐叛亂。在郭威的平叛隊伍中,就有一個新近投軍的年輕人——趙匡胤,。
“會周祖以樞密使征李守真,,應募居帳下(《宋史·太祖本紀》)?!?/blockquote>
次年夏,,郭威首先到達河中攻打李守貞,攻破河中外城,,李守貞與妻子自焚而死,,趙思綰和王景崇相繼投降 ,幫助劉承祐平定了三藩叛亂,。
對于后漢而言,,他是戰(zhàn)功卓著的戰(zhàn)無不克的悍將:郭威是從最底層一路拼殺出來的將領,他十八歲從軍,,因其長得很魁梧,、勇力過人,澤潞節(jié)度使李繼韜將為收為“牙兵”(藩帥的親兵),。李繼韜被李存勖擊敗后,,郭威被編入李存勖的親軍“從馬直”。其后,,郭威又成為劉知遠手下的得力干將,,劉知遠攻下開封后,稱帝建立后漢,。郭威因助劉知遠稱帝有功,,升戳為樞密副使、檢校司徒,,成為統(tǒng)帥大軍的將領,,位至宰相。
不久,,后漢高祖劉知遠病逝,,郭威和蘇逢吉同時受命,立其子劉承祐繼位,,是為后漢隱帝,。郭威被任命為樞密使,掌管全國的兵權(quán),。平定三藩叛亂后,,郭威又移師北伐,大敗契丹,,以功進封鄴都留守,、天雄軍節(jié)度使,,兼樞密使,河北諸州郡皆聽郭威節(jié)制,。
輕易對這對樣一個位高權(quán)重,、擁兵一方的人輕易動手,往往會適得其反,。本無反心的郭威,,被逼到這一步,也不能不反了,。
2/置之死地而后生
郭威采用謀士魏仁浦之計,,偽作詔書,宣稱劉承祐令郭威誅殺諸將,,致使群情激憤,推舉郭威起兵討伐,,以“清君側(cè)”,。劉承祐見郭威起兵造反,一邊便派兵抵御,,一邊派宦官瑽脫偵察郭威的動向,。瑽脫被郭威軍抓住,郭威叫瑽脫奏請劉承祐把國舅李業(yè)等人縛送軍中,。劉承祐拿著郭威奏章給李業(yè)等人看,,李業(yè)等都說郭威的反狀已明,就把郭威在京的家屬全部殺死,。他命令將郭威家族的所有成員推上刑場,,這里包括郭威還尚在襁褓中的兒子。
“隱帝得威奏,,以示業(yè)等,,業(yè)等皆言威反狀已白,乃悉誅威家屬于京師(《新五代史》),?!?/blockquote>
家人被害,這更激起了郭威的斗志,,于是,,一鼓作氣拿下后漢的都城開封。郭威率軍抵達汴京城下時,,劉承祐到城外觀戰(zhàn),,因后漢軍大敗,想逃回城去,,不料開封尹劉銖據(jù)城不讓其入內(nèi),。劉承祐只得帶著茶酒使郭允明等人向西北奔逃,。逃到趙村,忽見后面塵埃大起,,劉承祐以為是追兵,,便倉皇下馬,打算躲入村民屋中,。郭允明見形勢危急,,想以劉承祐作為進見禮投降追兵,猛然趕上幾步,,狠命一刀,,將劉承祐刺死。其實后面并不是追兵,,而是劉承祐的親兵趕來護駕,。郭允明見自己弄巧成拙,也就橫刀自刎而死,。
3/黃袍加身
元兇已死,,郭威帶兵入京,覲見李太后(李三娘),。已據(jù)勝券的郭威并沒急于攬權(quán),,而是讓李太后臨朝聽政,并且假意擁立劉氏宗室武寧節(jié)度劉赟為帝,。隨后,,他又制造了契丹南下犯邊的假消息,于是率軍北上,。途徑澶州(今河南濮陽)時,,數(shù)千將士發(fā)生兵變,以黃旗加于其身,,擁立他為帝,。
隨后,郭威率部返回汴京,,逼太后任他為“監(jiān)國”,,奪得國政。廣順元年 (951年)正月丁卯日,,郭威正式稱帝,,國號大周,定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史稱后周,。
郭威稱帝,趙匡胤補任東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揮使,。廣順三年(953年),,郭威養(yǎng)子柴榮(后周世宗)為開封府尹,趙匡胤轉(zhuǎn)為開封府馬直軍使,??梢哉f,這是郭威與柴榮在為自己挖坑,,它為趙匡胤日后的“黃袍加身”打下了堅實基礎,。當然,此是后話,,略過不述,。
“廣順初,補東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揮,。世宗尹京,轉(zhuǎn)開封府馬直軍使(《宋史·太祖本紀》),?!?/blockquote>
4/勤儉治國
郭威自小經(jīng)歷了很多苦難,對民間疾苦有親身體會,,當上了皇帝之后,他首先提出要減輕百姓的負擔,。郭威為此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罷除不合理的牛租,,二是撤消營田務?!白尠傩盏美?,就像國家得利一樣,朕要這些錢干什么,?”
在他的精心治理下,,中國長期戰(zhàn)亂的局面開始轉(zhuǎn)向統(tǒng)一,開始顯露出民富國強的跡象,,為周世宗也為趙匡胤的事業(y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郭威除了改革利民之外,自己也非常注意節(jié)儉,,盡量減輕人民的負擔,。他生活異常儉樸,衣食住行都很節(jié)儉,。他對大臣們說:“朕出身微寒,,嘗盡人間疾苦,也經(jīng)歷了國與家的災難,,現(xiàn)在當了皇帝,,怎么能養(yǎng)尊處優(yōu)拖累天下百姓呢,!”
病危之際,他仍不忘節(jié)儉,,郭威鄭重地留下了遺言,,“要薄葬,不要強征民工,,也不要宮人長年守陵”,,只需每年的寒食節(jié)不忙時適當派人到陵上祭奠一下就行了;如果沒有人去,,遙祭即可,!”
郭威一共在皇位上坐了三年,從正月里稱帝,,正好又在正月里病逝,,終年僅五十一歲。死后葬嵩陵,,一后三妃皆陪葬(是死后入葬,,不是人殉)。
5/一后三妃皆寡婦
郭威的確“一后三妃”四任正室,,分別是柴氏,、楊氏、張氏,、董氏,。相比于開國創(chuàng)業(yè),郭威在情感和私生活方面更為傳奇,,原因是他的四任正室,,在嫁給他之前均嫁過人,有的還不止嫁過一次,。
柴氏:她原是后唐莊宗李存勖的嬪妃,,莊宗去世后,被后唐明宗裁撤出宮,,發(fā)遣回鄉(xiāng),。回鄉(xiāng)途中,,柴氏遇見了當時擔任低級軍官的郭威,,兩人一見傾心,一見鐘情,,于是排除干擾而結(jié)成夫妻,,時年郭威24歲。但沒幾年,,柴氏便病逝,,郭威稱帝后,,追封她為柴氏為“圣穆皇后”。因郭威無子嗣,,將柴氏的侄子柴榮養(yǎng)在身邊,,非常器重,并最終將帝位傳給了他(即周世宗),,可見郭威對柴氏的感情之深,。
楊氏:她曾兩次嫁人,兩次守寡,。楊氏年輕時,,以美貌而被選入后梁趙王宮中為姬妾。后來趙王死于宮廷政變,,楊氏流落民間嫁給平民,,但沒幾年第二任丈夫也死了。此時,,郭威的結(jié)發(fā)妻子柴氏已過世,,郭威聞聽楊氏美而賢,在楊氏之弟的極力撮合,,娶為繼室,。后來楊氏同樣英年早逝,郭威稱帝后,,追封她為淑妃,。
張氏:出身于官宦世家,父親在后梁趙王手下任職,。前來平亂的軍隊禆將看到張氏的美貌,而帶回太原老家做兒媳婦,。后來,,張氏丈夫去世。而此時身在太原的郭威,,由于第二任正室楊氏已逝,,便娶了張氏。在郭威起兵反漢時,,張氏和羈留在東京的郭威其他家屬一起被斬首,。郭威稱帝后,追封張氏為貴妃,。
董氏:原是一個底層小吏的女兒,,戰(zhàn)亂中曾與家人失散,十三歲時回到親人身邊,,由大哥做主嫁給一位后晉官員為妻,。后晉滅亡后,,她的丈夫被擄身亡。郭威帶兵路過洛陽時將寡居的董氏聘納為妾,。郭威稱帝后,,沒有正室,于是將董氏升為正室,,冊封德妃,,成為郭威的賢內(nèi)助。郭威對董氏也是一往情深,,在董氏病重期間,,連續(xù)率兵征戰(zhàn)的郭威不忘牽掛;在董氏死后半年,,一介健壯武夫的郭威竟然身心崩潰,,緊隨而去。
6/為他人做嫁衣裳
郭威深愛其元配妻子柴氏,,在其妻亡后,,不再另立皇后,后進者皆稱妃,。郭威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紀念亡妻柴氏,一方面也看到柴氏的侄子柴榮的確有才,,所以,,最終他才決定將帝位傳給了沒有血緣關系的妻侄柴榮。能這樣做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唯一的,。歷史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柴榮繼任后,,將他的未竟事業(yè)發(fā)揚光大。歷史上對柴榮的評價很高,,歐陽修的《新五代史》說“其英武之材可謂雄杰”,,《舊五代史》則稱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后人更是譽他為“中國十大賢君”之一,。可惜的是,,柴榮當政6年后即英年早逝,,享年39歲。
由于柴榮當年在開封的家人也被株連,這才導致其長子柴宗訓即位時只有6歲,。由于新皇太年幼,,守不住郭威與柴榮打下的家業(yè),后來只有白白送給了趙家,。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