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齏玉膾原名鱸魚膾,,是一道特色名菜,屬于西安仿唐菜水產(chǎn)類菜品,。最早出現(xiàn)在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shù)》書中,。相傳隋煬帝巡幸江南品嘗此菜時(shí),因其味鮮美異常,,魚肉潔白如玉,,齏料色澤金黃,連聲贊曰“金齏玉膾,!”從此,,“鱸魚膾”就換了這個(gè)新名字。據(jù)《大業(yè)拾遺記》,、《太平廣記》,、《隋唐嘉話》等文獻(xiàn)記載,此菜都用鱸魚作主料,;齏料則不盡相同,,但必用黃色。 特點(diǎn)仿制的“金齏玉膾”是以鱖魚為主料,,桔瓣為齏料,。鱖魚是淡水魚中的珍品,肉質(zhì)細(xì)嫩鮮美,,又經(jīng)名廚巧手烹制,,成菜如金似玉,魚肉鮮嫩,,清香爽口,,不辱此名。 原料主料:鱖魚肉750克,。 配料:鮮蜜桔250克,。 調(diào)料:雞蛋清一個(gè),生姜末1克,,精鹽4克,,紹酒10克,味精1克,,濕淀粉15克,,雞湯150克,熟豬油500克(實(shí)耗100克),。 制作過程(1)將鱖魚除骨,、去皮、洗凈、搌干水分,,片成2.5厘米寬,、4厘米長、0.7厘米厚的大片,,加紹酒(5克),、精鹽(1.5克)腌漬入味,加雞蛋清,、濕淀粉拌勻上漿待用,。將蜜桔除去皮、絡(luò),、果核,,每瓣片成兩半待用。 (2)凈炒鍋置旺火上,,注入豬油(485克)燒至七成熱,,將魚片一片一片下入油 鍋,視魚片顏色變白,、起小米般大小的泡時(shí),,立即撈出瀝油。 (3)另取凈炒鍋置中火上,,注入豬油(15克)燒六成熱,,放入姜末炒出香味,加入雞湯,、精鹽,、紹酒(5克)、味精燒開,,投入魚片,,用中火煨一分鐘,勾水芡,,下入桔瓣,,淋入明油顛翻出鍋裝盤即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