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讀《鄉(xiāng)愁》,印象中是很久之前的事情,,只覺得它所表達的詞藻優(yōu)美又憂傷,,未能真正悟得其中之感,現(xiàn)在看來,,大抵是因為當時不曾真正地身臨其境,。 當我真的坐著綠皮火車,步步往前,,每一聲轟鳴都伴隨著熱氣呼嘯而出,,都在用它嘶啞的聲音告訴我:越來越遠了啊。 于是我終于握著車票,,站在一片初次抵達讓我覺得陌生的土地上,,開始理解了家鄉(xiāng)的意義。 我們的一生好像一直處在一個循環(huán)里,,不斷地渴望尋找那些新鮮又有趣的事物,,然后又不斷的回頭,守望那些記憶深處的溫存,。當我再次回到這片土地,,拖著行李箱,站穩(wěn)佇立,,突然內(nèi)心就有了一股溫熱,,有點像一個長久未歸的旅人終于看見了思念許久的佳人的感覺,,是一種真實的歸屬感。心里有一個聲音在默默地告訴自己:這就是印象中那滿懷深情的揚州啊,。 從回來之后,,我就一直在尋找,尋找那些我念念不忘的足跡,。于是我來到了我曾經(jīng)走過無數(shù)次的那些地方,,雖身處冬天,心中卻總覺得好似有一種春暖花開之感,??匆娛菸骱菢蛞琅f鮮艷,它還是我熟悉的大紅色,,而此刻不再處于記憶之中,,雖和相片中的夏日有所區(qū)別,好像暗示著一種世事變遷,,卻也是真實的存在于眼前了,,這樣的真實便讓人覺得內(nèi)心的溫存再次被喚醒。過了橋繼續(xù)往前,,那些山水也逐個地點亮了我的記憶,它們還是那般溫柔,,有著揚州柔和的氣質(zhì),,一點一點貼近我心中的揚州味道,于是一草一木慢慢一筆一畫地繪寫著我心中的最佳色彩,。 關(guān)于揚州,,在別人看來大抵是李白那詩句中提及的“煙花三月下?lián)P州”,而于我而言,,那是我的一年四季,,無限春光。哪怕有一天,,我真的離開了它,,去了別的地方。之后僅能依靠記憶中的這些零零碎碎來回憶它,。我還是依舊覺得,,它就是那抹能夠照亮我的微光。那些一草一木,,那些園林所帶給我的安定感,,依舊存在著。它們慢慢成了我心中思念家鄉(xiāng)的載體,,除了親人,,大抵這些事物的存在也讓我真正地感覺到家鄉(xiāng)的親近,。 離開又重回,好像使我心中的家鄉(xiāng)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大概有了鄉(xiāng)愁的感知,,好過初識之刻的迷茫,我終于明白了家鄉(xiāng)于我而言,,好像一種信仰,,又或是某些情結(jié)的寄托。二十四橋明月夜,,哪里是寒冷之意啊,,在我心里,處于眼前的二十四橋,,甚是明亮,,像是一縷光柔和地照在心上。若是真要說出它與別的橋有哪些不同,,一時之間,,我還真說不出個大概,要用具體的詞句形容它的美好,,便都是些有關(guān)回憶的情懷,。而離開之后,再提及,,自然而然地,,就想要用一個詞來概括這所有的一切,那便成了 “鄉(xiāng)愁”,。 在我看來,,愛從來不是什么圣殿,而是十里揚州,,燈火不休,,二十四橋一步一階都是道鄉(xiāng)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