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今何去,天臺訪石橋,?!薄虾迫?/font>
“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薄沃畣?/font>
在許多唐代詩人的心中,大名鼎鼎的石橋,,簡直就是天臺山的代名詞,,具體講,石橋是指天臺山深處的一座“花崗巖天生橋”,,橋橫絕壁,飛流下泄,,有“第一奇觀”之譽,。徐霞客去過兩次,,當他第一次見到時,這樣寫道:“仰視石梁飛瀑,,忽在天際”,。
石梁和飛瀑現(xiàn)早已開發(fā)成景區(qū),門票和車費100元(60十40),,優(yōu)惠價88元/人,。
先放張圖
天臺山的旅游業(yè)非常成熟,盡管在淡季,,游客中心還是開通了絕大部分景區(qū)的交通車,,門票價格比較溫柔,交通服務也不打折扣,。天臺屬于臺州管轄,,此次漫游浙東的幾個地區(qū),臺州的綜合管理水平明顯高出一大截
徐霞客像,,徐霞客曾三次來天臺山,,被尊為“游圣”,他第一次來天臺的日子5月19日被定為中國旅游日,,走過的路打造成“霞客小道”,,誠為徒步愛好者的福音
景區(qū)交通信息,在旺季,,車次應該會多一些
石梁景區(qū)導游圖,,基本是沿著兩條小溪走。先看“小銅壺瀑布”,,預熱一下,,在“兩水夾徑”處轉(zhuǎn)向另一條溪流,溯溪而上,,漸入佳境,,“石梁瀑布”時達到高潮,最后“鋏劍泉”戛然而止,。景區(qū)的路線設(shè)計層層遞進非常巧妙:過棧道,,跨小橋,溪水淺唱,,鮮花長隨,,有疾有緩,時高時低,,猶如一曲歌一首詩,,景色美不勝收,心情暢快愉悅,。
接下來是美圖大放送,,大家坐好了
盛開的馬銀花,,屬于杜鵑花系
景區(qū)內(nèi)的各種介紹牌做得很用心
蜥蜴和怪樹
行于此,已能聽到石梁瀑布的轟鳴聲
石梁飛瀑其梁長約7米,,梁面寬不盈尺,,如蒼龍聳脊,橫亙在兩山峭壁上,,巧奪天工,,世間罕見。
“飛瀑”歷經(jīng)三折穿梁而過,,再從40公尺高的懸崖奔騰而下,,像是崩塌的白色霜雪,轟然乍響的聲勢有如雷鳴一般,。石梁旁有中方廣寺,,瀑底左側(cè)為下方廣寺,茂林修竹,,掩映其間,,相傳為五百羅漢應真之所,石梁上下有數(shù)十處摩崖題刻,,其中有宋代米芾,,明代甘雨和近代康有為等名人所書的“第一奇觀”、“蓋竹洞天”,、“棲真金界”,,真草隸篆諸體齊備,洋洋大觀,。
方廣寺,,建于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寺額為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所書,,傳說是五百羅漢應身之所,。
向上攀登,,到達石梁上方,,旁邊是上方廣寺。
徐霞客對石梁是這樣描繪的:“梁闊尺余,,長三丈,,架兩山坳間。兩飛瀑從亭左來,,至橋乃合流下墜,,雷轟河潰,百丈不止,。余從梁上行,,下瞰深潭,,毛骨俱悚。梁盡,,即為大石所隔,不能達前山,,乃還,。”
而徐霞客就這樣走了個來回,,絕對沒有安全繩,,“游圣”之號,也是拼出來的,。
在眾多石橋吟詠中,,我對《畫松》印象尤為深刻:
鋏劍泉,,瀑布上方,到了景區(qū)出口
“終有煙霞約,,天臺作近鄰,。”再見,!仙山天臺,。
游天臺山
(2018年4月)
溪山如夢里,仙云撫落花,。
石橋飛白練,,豪情在詩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