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í)閑成懶,,習(xí)懶成病,。 《顏氏家訓(xùn)》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道德經(jīng)》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孔子 《論語》 有道無術(shù),,術(shù)尚可求也,。有道無術(shù)止于術(shù) 老子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荀子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 ——荀子 耳不聞人之非,,目不視人之短,口不言人之過 ——《省心錄》 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曾國藩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dòng)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 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大學(xué)》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 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shí)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 天下之樂而樂矣!” ——范仲淹 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 天地本寬,,而鄙者自隘,; 風(fēng)花雪月本閑,,而擾攘者自冗。 ——洪應(yīng)明 《菜根譚》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 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 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 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 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大學(xué)》 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shí),,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shí),則知學(xué)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見識(shí)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國藩 心靜如止水,,志剛?cè)缗褪o默守星月之變,,懷志付諸行日月乾坤之朗朗,。日行千里不言其路之遙,夜躍八百不語其道之艱,。故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钡?,人之本也,學(xué),,士之利也,。自強(qiáng)而德厚,君子之大宗也,。故為君子,,當(dāng)以優(yōu)學(xué)服人,志堅(jiān)傲人,,耐苦強(qiáng)人,,高德威人。自強(qiáng)而不息,,厚德以載物,,是可大成也。 《易經(jī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