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頭歌訣 一,、湯頭歌訣·補益之劑
1,、四君子湯
四君子湯中和義,參術(shù)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陳名六君,,祛痰補氣陽虛餌。 除祛半夏名異功,,或加香砂胃寒使,。
【方源】·局方
四君子湯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簡稱《局方》)里的一張方劑。由人參,、白術(shù),、茯苓、炙甘草四味藥等分,研成細(xì)末,,每次用水煎二錢溫服,。清代吳謙等編撰《醫(yī)宗金鑒》時改為人參、白術(shù),、茯苓各二錢,,炙甘草一錢,加生姜三片,,大棗二顆煎服,。 本方四味藥的藥性非常平和,有助陽補氣的功用,,取古語“君子致中和”之義所以叫做“四君子”,。適用于一切陽虛氣弱,脾衰肺損,,面色萎白,,言語輕微,四肢無力,,脈來虛弱的證候,。四君子加上半夏、陳皮叫做六君子湯,。凡陽虛氣弱而有濕痰的可以服餌,。 宋代錢乙著《小兒藥證直訣》把六君子湯去掉半夏,名異功散,,治陽虛氣弱而見胃脘飽悶,,飲食減少,腹部虛膨的證候,。 若六君子湯證再見到嘔吐痞悶,,胃脘痛,或腹痛泄瀉等癥狀時,,是胃虛有寒,,應(yīng)當(dāng)再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湯,。 四君子湯是一張補陽氣的主方,,藥性平和,,配伍精當(dāng),后人在它的基礎(chǔ)上變化出許多方劑,,這里所介紹的僅僅是最常用的幾個,。 2、升陽益胃湯
升陽益胃參術(shù)芪,黃連半夏草陳皮,。 苓瀉防風(fēng)羌獨活,,柴胡白芍姜棗隨。 【方源】·李東垣
本方由黃芪二兩,,人參,、半夏、炙甘草各一兩,,羌活,、獨活、防風(fēng),、白芍各五錢,,陳皮四錢,白術(shù),、茯苓,、澤瀉、柴胡各三錢,,黃連二錢,,共十四味藥組成。每次服三錢,,加生姜五片,,大棗二枚同煎。有升騰陽氣,,增強脾胃消化的功能,,所以叫做升陽益胃湯。適用于平時脾胃虛弱,,又見身體酸痛,,肢節(jié)疼痛,口苦舌干,,飲食無味,,大便不調(diào),小便頻數(shù),,并且還有灑淅惡寒等癥狀的病人,。 脾胃虛弱的人,消化一定不良,,于是飲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也就不能完全被吸收,,所以用六君子(參、術(shù),、苓,、草,、夏、陳)助陽氣,,強脾胃,,消除因消化不良而產(chǎn)生的濕痰。同時還重用黃芪補肺氣以固衛(wèi)陽,,和斂脾陰,,調(diào)營血的白芍配合,使陰陽氣血都受到補益,,營衛(wèi)也得到調(diào)和,。 脾胃虛弱的人還容易停濕,陰陽氣血不足的人抵抗力就差,,容易被外邪侵入,,所以又用柴胡、防風(fēng),、羌活,、獨活等升陽散風(fēng)和利濕的澤瀉來配合治療。同時還加入小量黃連清熱瀉火,,并且能防止生散太過,。所以本方是一首發(fā)中有收,補中有散,,扶正祛邪的良方,。假使小便通利的去澤瀉,口不渴的再去茯苓,。 3,、黃芪鱉甲散〔勞熱〕
黃芪鱉甲地骨皮,艽菀參苓柴半知,。 地黃芍藥天冬桂,,甘桔桑皮勞熱宜。 【方源】·羅謙甫
本方由黃芪,、鱉甲,、天冬各五錢,地骨皮,、秦艽,、茯苓、柴胡各三錢,,紫菀,、半夏、知母,、生地黃,、白芍、桑皮,、炙甘草各三錢半,,人參、桔梗,、肉桂各一錢半,,共十七味藥組成。每次用一兩成藥加生姜煎服,。 本方有補陰陽,,益氣血,清勞熱的功用,,適用于氣血陰陽皆虛的病人而見五心(即心窩,、手心與足心)煩熱,四肢無力,,咳嗽咽干,,骨蒸,自汗或盜汗(睡著了就出汗,,一醒汗就止),,飲食減少,日晡(bū,,即下午四,、五點鐘)發(fā)潮熱等證。 鱉甲,、天冬,、白芍、生地黃,、知母,,可以滋陰補腎,瀉肝肺之火,;黃芪,、人參、肉桂,、茯苓,、炙甘草,可以益氣固衛(wèi),,補脾肺之虛,。再加桑皮、桔梗,,瀉肺中之熱,;半夏,、紫菀,祛痰止嗽,;秦艽,、地骨皮,清虛熱,,除骨蒸,;柴胡解肌熱,升清陽,,所以本方是一張治療虛勞煩熱的良方,。 4、秦艽鱉甲散〔風(fēng)勞〕
秦艽鱉甲治風(fēng)勞,,地骨柴胡及青蒿,。 當(dāng)歸知母烏梅合,止嗽除蒸斂汗高,。 【方源】·羅謙甫
本方由鱉甲(酥炙),、地骨皮、柴胡各一兩,,秦艽,、當(dāng)歸、知母各半兩,,共六味藥研成粗末,,每次用五錢粗末,加青蒿五葉,,烏梅五個同煎,。治“風(fēng)勞”病,見骨蒸盜汗,,肌肉消瘦,,唇紅頰赤,午后壯熱,,咳嗽困倦,,脈來細(xì)數(shù)等癥狀,每日早飯前與臨睡時各煎服一次,。 “風(fēng)勞”是感受風(fēng)邪之后,,沒有及時治療,以致風(fēng)邪傳里,,變生內(nèi)熱,,消耗氣血,日久成勞,。所以用鱉甲,、知母滋陰,,當(dāng)歸補血和血,配地骨皮除骨蒸,,止盜汗,;病屬風(fēng)邪入里,所以用秦艽,、柴胡祛風(fēng)邪外出。烏梅酸澀,,能引諸藥入骨,,斂熱止汗;青蒿苦寒,,有芬芳之氣,,能引諸藥入肌,清熱除蒸,。若汗出過多,,再加黃芪一倍,益氣固表而止汗,。 5,、秦艽扶羸湯〔肺勞〕
秦艽扶羸鱉甲柴,地骨當(dāng)歸紫菀偕,。 半夏人參兼炙草,,肺勞蒸嗽服之諧。 【方源】·楊士瀛
本方由柴胡二錢,,秦艽,、人參、當(dāng)歸,、鱉甲(炙),、地骨皮各一錢半,紫菀,、半夏,、炙甘草各一錢,共九味藥組成,,加生姜三片,、大棗一枚煎服。 “肺勞”是五勞之一,,由于憂思?xì)鈸p,,或火熱傷肺,或肺虛氣寒所造成,。如見到骨蒸體瘦,,潮熱自汗,,咳嗽,聲音嘶嘎,,四肢倦怠等證時,,就應(yīng)用本方治療。方中柴胡解肌熱,,秦艽清骨蒸,,鱉甲、地骨皮滋補陰血而退骨蒸,,人參,、甘草補氣,當(dāng)歸和血補血,,紫菀,、半夏除痰止嗽而治嘶嘎。再加姜棗調(diào)和營衛(wèi),。所以是治療骨蒸勞嗽,,身體日漸羸瘦的良方。 按:潮熱,,即每日到一定時間就發(fā)熱,。虛勞潮熱多見于下午。 6,、紫菀湯〔勞熱久嗽〕
紫菀湯中知貝母,,參苓五味阿膠偶。 再加甘桔治肺傷,,咳血吐痰勞熱久,。 【方源】·王海藏
本方由紫菀、阿膠蛤粉炒,、知母,、貝母各二錢,桔梗,、人參,、茯苓、甘草各五分,,五味子十二粒,,共九味藥組成,水煎溫服,。(還有加蓮子的,,主治相同)。 本方用紫菀、阿膠潤肺補肺,,消痰止嗽,。五味子補腎水,斂肺氣,。知母,、貝母,清肺化痰,,止血鎮(zhèn)咳,。人參、茯苓,、甘草,,補脾益氣以保肺。再加桔梗引諸藥入肺,,增強補肺清熱,,止嗽化痰的功用,。所以治療肺傷氣極,,陰虛火旺,肺中熱甚,,而致久嗽不止,,咳血吐痰,以及由肺痿變成的肺癰,,都很有效,。 按:“氣極”是六極之一(六極是筋極、骨極,、血極,、肉極、精極,、氣極),,也就是氣已到極虛的程度。因為肺主氣,,所以當(dāng)肺傷到最嚴(yán)重的時候,,就出現(xiàn)氣極。 “肺痿”是肺中熱極,,肺陰受傷,,咳吐涎沫,或痰中夾有血絲,,若不及時治療,,肺熱愈盛,肺陰愈傷,,變成“肺癰”,,而見口中干燥,,咳吐腥臭的濁痰,咳時胸中隱隱作痛等癥狀,??偟脑蚴欠蝹麣鈸p,陰虛有熱,。 7,、百合固金湯〔肺傷咳血〕
百合固金二地黃,玄參貝母桔甘藏,。 麥冬芍藥當(dāng)歸配,,喘咳痰血肺家傷。 【方源】·趙蕺庵
本方由生地黃二錢,,熟地黃三錢,,麥冬一錢半,百合,、炒白芍,、當(dāng)歸、貝母,、生甘草各一錢,,玄參、桔梗各八分,,共十味藥組成,,用水煎服。因為肺陰不足,,腎水也虛,,虛火上炎,而致咽干喘嗽,,痰中有血,。所以首先用味甘性平的百合,保肺止嗽,,生,、熟地黃滋養(yǎng)腎水、補陰清熱,,再用味甘性寒的麥冬,,清熱潤肺,元腎助二地滋腎壯水,,貝母潤痰化痰,,當(dāng)歸、白芍,養(yǎng)血平肝,,甘草,、桔梗,清肺利咽,。方中重用甘寒一類的藥物,,肺腎雙補,使真陰受益,,虛火自平,,因虛火而造成的癥狀,也就自然消失,,這是從根本著手的一張良方,。因肺屬金,本方治肺病有固衛(wèi)金的作用,,故名固金湯,。 8、補肺阿膠散〔止嗽生津〕
補肺阿膠馬兜鈴,,鼠粘甘草杏糯停,。 肺虛火盛人當(dāng)服,順氣生津嗽哽寧,。
【方源】·錢仲陽
本方由蛤粉炒阿膠一兩半,,馬兜鈴,、炙甘草,、炒鼠粘子(即牛蒡子)各一兩,杏仁(去皮尖)七錢,,糯米一兩,,共六味藥組成,研成細(xì)末,,大人每次用一兩,,小兒每次用一二錢,水煎服,。治療肺虛有火,,咳嗽痰燥,不易咯出,,咽中氣哽的證候,。方用阿膠潤腎水,清肺火,,補陰益血,,馬兜鈴清熱降火,鼠粘子潤肺滑痰,杏仁潤肺化痰,,降氣止咳,,甘草、糯米,,補益脾胃而保肺,。于是能清肺熱,生津液,,潤肺燥,,使咳嗽和氣哽都得以安寧。 9,、小建中湯〔溫中散寒〕
小建中湯芍藥多,,桂姜甘草大棗和。 更加飴糖補中臟,,虛勞腹冷服之瘥,。 增入黃芪名亦爾,表虛身痛效無過,。 又有建中十四味,,陰班勞損起沉疴。 十全大補加附子,,麥夏蓯蓉仔細(xì)哦,。 【方源】·張仲景
小建中湯有補虛散寒,溫建中臟(脾胃)的作用,,所以叫建中,;小建中是區(qū)別于金匱“大建中”而言的。本方由桂枝湯加倍芍藥,,再加飴糖組成,。具體方藥是芍藥六兩(在桂枝湯是三兩),桂枝,、生姜各三兩,,炙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飴糖一升,,水煎溫服。 飴糖甘溫,,是溫補脾胃,、止虛寒腹痛的藥物,炙甘草,、大棗,,助飴糖補脾胃之虛,;桂枝、生姜,,溫中通陽,,散里寒;芍藥斂陰合營,。合成一張治療陰陽氣血都虛的人,,里有虛寒而致的腹中急痛的方劑。也適宜于虛勞病人感受風(fēng)寒而不能用發(fā)表劑的證候,。但本方甘味太重,,有嘔吐癥狀的病人不宜服。 本方再加黃芪一兩半,,叫做黃芪建中湯,,使張仲景《金匱要略》里的一張方劑,對表陽虛而身體疼痛的證候很有療效,。 又有十四味建中湯,,是《局方》里的一張方劑,有補益氣血,,調(diào)和營衛(wèi)的作用,。由人參、白術(shù),、茯苓,、炙甘草、熟地黃,、白芍,、當(dāng)歸、川芎,、炙黃芪,、肉桂(以上十味即“十全大補湯”),、附子,、半夏、麥冬,、蓯蓉十四味組成,,各等分研成細(xì)末,每次用三錢,,加生姜三片,,大棗一枚,水煎溫服,。能治陰證發(fā)斑(簡稱陰斑),。它的原因是由于平素腎虛,,陰寒太盛,逼迫虛火上炎,,熏灼肺臟而成,。或者是胃氣虛極,,虛火浮散在外而成,。癥狀是在手足胸背等部位出現(xiàn)稀疏的淡紅色斑點,高出皮膚,,像蚊子叮咬后引起的小紅塊一樣,。這種病非常險惡,必須用溫補的方法治療,。若誤用寒涼,,就很容易造成死亡。 10,、益氣聰明湯〔聰耳明目〕
益氣聰明湯蔓荊,,升葛參芪黃柏并。 再加芍藥炙甘草,,耳聾目障服之清,。
【方源】·李東垣
本方是能治療因為中氣不足,清陽不升而造成的目內(nèi)生障,,視物昏花,,和耳鳴耳聾的一張方劑。由黃芪,、人參各五錢,,葛根、蔓荊子各三錢,,白芍,、黃柏各二錢,升麻一錢半,,炙甘草一錢等八味藥組成,,研成粗末,每日服二次,,在臨睡和清晨各用四錢藥末煎服一次,。 本方所治是由于飲食勞倦損傷了脾胃,以致心火太盛的病證,,所以用人參,、黃芪、炙甘草,,甘溫補脾胃,;葛根,、升麻、蔓荊子,,鼓舞胃中清陽之氣上行于頭目,。再加白芍?jǐn)筷幒脱云礁危S柏降火生水以補腎,,于是中氣得到補益,,清陽升,肝腎受益,,耳聾目障的病證都能清除,,自然聽覺和視力也就都能恢復(fù)正常成為耳聰目明。所以方名叫益氣聰明湯,。 ·增輯·
1,、獨參湯
獨參功擅得嘉名,血脫脈微可返生,。 一味人參濃取汁,,應(yīng)知專任力方宏。
2,、龜鹿二仙膠
龜鹿二仙最守真,,補人三寶氣精神。 人參枸杞和龜鹿,,益壽延年實可珍,。
3、保元湯
保元補益總偏溫,,桂草參芪四味存,。 男婦虛勞幼科痘,持綱三氣妙難言,。
4,、還少丹
還少溫調(diào)脾腎寒,茱淮苓地杜牛餐,。 蓯蓉楮實茴巴枸,,遠(yuǎn)志菖蒲味棗丸。
5,、金匱腎氣丸
金匱腎氣治腎虛,,熟地淮藥及山萸。 丹皮苓澤加附桂,,引火歸原熱下趨。 濟生加入車牛膝,,二便通調(diào)腫脹除,。 錢氏六味去附桂,,專治陰虛火有余。 六味再加五味麥,,八仙都?xì)庵蜗嗍狻?br> 更有知柏與札菊,,歸芍參麥各分途。
6,、右歸飲
右歸飲治命門衰,,附桂山萸杜仲施。 地草淮山枸杞子,,便溏陽痿服之宜,。 左歸飲主真陰弱,附桂當(dāng)除易麥龜,。
7,、當(dāng)歸補血湯
當(dāng)歸補血有奇功,歸少芪多力最雄,。 更有芪防同白術(shù),,別名止汗玉屏風(fēng)。
8,、七寶美髯丹
七寶美髯何首烏,,菟絲牛膝茯苓俱。 骨脂枸杞當(dāng)歸合,,專益腎肝精血虛,。
9、補心丹
補心丹用柏棗仁,,二冬生地與歸身,。 三參桔梗朱砂味,遠(yuǎn)志茯苓共養(yǎng)神,。 或以菖蒲更五味,,勞心思慮過耗真。
10,、虎潛丸
虎潛腳痿是神方,,虎脛膝陳地鎖陽。 龜版姜歸知柏芍,,再加羊肉搗丸嘗,。
11、河車大造丸
河車大造膝蓯蓉,,二地天冬杜柏從,。 五味鎖陽歸杞子,真元虛弱此方宗,。
12,、斑龍丸
斑龍丸用鹿膠霜,,苓柏菟脂熟地黃。 等分為丸酒化服,,玉龍關(guān)下補元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