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虱恐怕是我們在橘園里最不愿見到的害蟲,,與其他同樣禍害柑橘新梢的蚜蟲、薊馬、粉虱等相比,,它還多了一重身份——黃龍病唯一自然蟲媒,。 木虱檔案 學名:亞洲柑橘木虱 分類:昆蟲綱 — 半(同)翅目 — 木虱科 寄主:柑橘、黃皮,、九里香等蕓香科植物 ①卵:黃色,,放大點看像芒果,多是一堆一堆地產(chǎn)在嫩葉芽縫隙,。 這組圖是亞洲柑橘木虱雌蟲產(chǎn)卵的全過程,,要產(chǎn)卵時它們的腹部會變成橙色,產(chǎn)卵地點一般是未展開或半展開的芽,,全展開的嫩芽(超過10mm)上也會有一些,,但自然條件下不會在新葉上產(chǎn)卵。 ②若蟲:共5齡,,隨著齡期增長,,體長增加,體色從淺黃色變到青綠色,,它們看上去像被拍扁的知了猴,。 木虱傳播黃龍病首先需要獲菌,但交配傳菌,,生殖傳菌的概率很小,,所以通常認為木虱獲菌的源頭是黃龍病樹。 1~3齡的若蟲獲菌能力較差,,但4齡后它們的獲菌能力就很強了,,帶菌的若蟲一旦羽化即可傳菌。 ③成蟲:大致是個菱形,,雖然具有飛行,,可不怎么好動,就喜歡趴著,。翅膀似披風,,向后揚起,但毫無俠客風范,,倒像是個反派,。特別一對暗紅色的復眼,看久了讓人心生寒意,! 木虱成蟲喜食感染黃龍病的植株,,但在帶菌后傾向于飛離病樹,轉向健樹,。且?guī)Ь哪臼拖翊蛄伺d奮劑一樣,,生命歷程加快,,繁殖能力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感染黃龍病后,,柑橘嫩梢會產(chǎn)生了某些揮發(fā)性物質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對待產(chǎn)的木虱的誘惑較大,,所以染病植株上的產(chǎn)卵量往往會高于健樹,。 一旦獲菌,終身傳病 植物病菌通過媒介昆蟲傳播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口器攜帶式,、前腸保留式、非增殖型和增殖型體內循環(huán)式,。 前三種由于不具備在昆蟲體內循回及增殖的能力,,一旦病菌排盡或者濃度過低,其傳病能力也將失去,。 不過黃龍病菌和木虱可是一對“好基友”,,它們的合作方式則是第四種(增殖型體內循環(huán)式)。一旦病菌進入木虱體內后,,會循環(huán),、擴散以及增殖,具有持久性傳播的能力,。 木虱傳播黃龍病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①獲菌:木虱以口針穿透帶病植株表皮,到達富含黃龍病菌的韌皮部,,樹體黃龍病的發(fā)病程度可影響其獲菌速度。 ②循回:木虱感染黃龍病菌后,,病菌可在其體內擴散,,而后存留于木虱體內的個組織器官增殖,以中腸細胞和唾液腺外皮層的含菌量最高,。 ③傳菌:與獲菌相仿,,只是帶毒的對象調換了一下,帶菌的木虱將病菌傳給健樹,。 木虱的傳菌之旅 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木虱上樹與樹體感染了黃龍并不能劃上等號,其原因在于木虱不一定帶菌,,且傳菌需要一定的時間,。 不過這個兩個限制條件都太過玄學,在田間時也很難做出界定,。所以看到木虱,,我們難免會擔心,且這些擔心也并不多余,畢竟它“地獄使者”的稱號可不是白來的,。 按理說,,殺木虱作為黃龍病防治三板斧之一,以被大家熟知,,并作為重點防范對象,,那為什么我們的果園還會時常出現(xiàn)這些不速之客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棄管園的存在,,這些園子的樹大多樹勢低下,,嫩梢持續(xù)零星抽發(fā),為木虱的取食和產(chǎn)卵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簡直是木虱的天然養(yǎng)殖場,。 雖然木虱主動遷移、擴散能力不強,,但怕就怕木虱一日同風起,,跋山涉水來看你。據(jù)調查,,從廢棄園遷飛到生產(chǎn)園中的木虱,,帶菌率為2~14%,而單頭木虱的傳菌效率約在4~10%,,單看概率可能還好,,但如果蟲源基數(shù)大的話,你當真覺得還好嗎,? 木虱初入侵果園是存在“邊際效應”的,,會先在果園邊緣發(fā)生,然后沿邊界向內擴散,。這就說明了兩個問題,,第一,它們懶,;第二,,遇大風天,查園先查邊邊角角,,以防它們向內擴散,。 木虱的傳菌時間通常在5個小時以上,不過一旦疏忽,,有樹體感染后而不處理就會一傳十,,十傳百,直至整園淪陷,,最終成了新的木虱養(yǎng)殖場,。 木虱防治的一些建議 ①經(jīng)常巡園,,勤查木虱,特別是在新梢抽發(fā)期,、大風天后,,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卵、若蟲,、成蟲后及時進行防控,。 ②附近有廢棄果園的,聯(lián)系園主及時砍除,,以減少蟲源,。 ③冬季清園是重中之重,此時病樹帶菌量大,,木虱帶菌率高,,是防治的關鍵期,用廣譜殺蟲劑如有機磷,、菊酯類皆可,;砍病樹前先打藥防木虱遷飛,切記,! ④避免多品種混合種植,,清除果園周圍蕓香科及中間寄主。套種菊科草本假臭草,、豆科牧草以增加木虱天敵數(shù)量,。 ⑤計劃放梢、統(tǒng)一放梢,,梢期用藥保護,,藥劑可選擇噻蟲嗪、聯(lián)苯菊酯,、高氯·毒死蜱,、甲氰菊脂+煙堿類等,注意輪換用藥,。當然,也可覆蓋防蟲網(wǎng)栽培,,阻隔木虱進入,,兼防其他蟲害、鳥害等,。 來源:農(nóng)業(yè)助手團隊 |
|
來自: 良人wmk69a6wcs > 《農(nóng)技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