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自古文人多疏狂,也就是說,,每一個文人的內心都是波瀾壯闊的,。也許表面上的文質彬彬、溫文有禮,、談吐不凡,,也只能算是外在的表現(xiàn)。他們都有一顆放蕩不羈的心,,他們也有狂的時候,,而且有些文人狂起來比武將更霸氣;而他們筆下的“狂語”更是狂傲不已,。 翻看中國古典詩詞,,寫“狂”的詩句數(shù)不勝數(shù)。有黃巢的“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我為青帝”多么豪邁的語言;李清照“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萬千詩人,,估計也只有李清照敢說,自己所詠之物就是同類中的一流吧,;還有辛棄疾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將軍人的傲氣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而說“狂”,,不得不提的是“詩仙”李白,李白有詩云:“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這位“楚狂人”,,徹徹底底地將他的狂寫進了詩中,,于是,他的詩中,,一出口便是“天生我才必有用”,。更有傳說李白晚年有言“我死后,萬年后的人都會記住我”,。雖然真實性沒法考證,,但我想,如果人類文明可以持續(xù)萬年,,萬年后的人依然會崇拜李白吧,。 今天,作者著重為大家分享一首李白最狂傲的詩,,感受一下他那唯我獨尊的狂傲,。 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我們都知道,,李白素有遠大的抱負,不甘心這樣平庸一輩子,,他曾立志要“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沒有得到能夠實現(xiàn)的機會,。 轉眼到了天寶元年(742年),,這年李白已經(jīng)42歲了,,終于得到了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詔書,,異常興奮。他滿以為實現(xiàn)政治理想的時機到了,,便立刻回到南陵家中,,與兒女告別,并寫下了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詩,。 這首詩,,一開篇,就將一幅豐收的景象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白酒新熟,,黃雞啄黍,到處洋溢著一種歡快的氣氛,;李白一邊飲酒,,一邊呼喚兒女一同品嘗美食,頗有點歡慶奉詔之意,;似乎光飲酒還不足以表現(xiàn)興奮之情,,接下來李白一邊痛飲,一邊高歌,,酒酣興濃時,,又起身舞劍,閃閃的劍光在落日的余暉下更加閃亮,,李白的歡快之情溢于言表,;恨不能在更早的時候見到皇上,表達他的政治駐場,,早日實現(xiàn)心中的抱負,。 最后一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真實地反映了李白十分得意,、自負的心理,,也將李白的狂傲自負、躊躇滿志的形象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以至于到了后來,,世人提起李白,首先想到的便是這句“我輩豈是蓬蒿人”,。 李白的狂,,是世間獨有的,是對自己無比自信的狂傲,;千百年來,,像他這樣狂的,只此一人,,獨一無二,。要論“狂”,我只服李白一人,。 讀者們,,對于李白、及李白的“狂”,,大家有怎樣的看法和見解呢,?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哦~ |
|
來自: acerbookstore > 《李太白70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