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配五臟 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 五臟:肝 心 脾 肺 腎 五志:怒 喜 思 悲 恐 五竊:目 舌 口 鼻 耳 五體:筋 脈 肉 皮 骨 五華:爪 面 唇 毛 發(fā) 五液:淚 汗 涎 涕 唾 五色:青 赤 黃 白 黑 五味:酸 苦 甘 辛 咸 五谷:麥 黍 粟 稻 豆 五聲 :呼 笑 歌 泣 呻 五方 :東 南 中 西 北 五季: 春 夏 長夏 秋 冬 五氣: 風(fēng) 火 濕 燥 寒 五化:生 長 化 收 藏 動(dòng)變: 握 憂 噦 咳 粟 五態(tài): 魂 神 志 魄 精 五毒: 怒 恨 怨 惱 煩 五音: 角 徵 宮 商 羽 五臟:肝心脾肺腎 五志:怒喜思悲恐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體:筋脈肉皮骨 五色:青赤黃白黑 五變:握憂啰咳栗 五音:角徴宮商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畜:牛犬養(yǎng)豬雞 五菜:葵韭薤藿蔥 五谷:稻黍稷麥菽 五液:淚汗涎涕睡 五聲:呼笑歌哭呻 五脈:即肝脈弦,心脈鉤(洪),,脾脈代(緩),,肺脈毛(浮),,腎脈石(沉),。 弦洪緩浮沉。 ● 七情與臟腑的關(guān)系: 肝主怒,,過怒則傷肝,; 心主喜,過喜則傷心,; 脾主思,,過思則傷脾; 肺主悲,、憂,,過悲、過憂則傷肺,; 腎主驚,、恐,過驚,、過恐則傷腎,。 五行學(xué)說的基本內(nèi)容 1.五行的相生與相克—正常五行關(guān)系 (1)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木 “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 (2)五行相克:木→土→水→火→金→木 “克我”者為我之“所不勝” “我克”者為我之“所勝” 2.五行的制化--正常五行關(guān)系 制,,即制約,,克制;化,,即生化,資助,。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間既 相互促進(jìn)和資助,,又相互制約,是五行生克關(guān)系的相互結(jié)合,。 母子關(guān)系出自 —難經(jīng) 所勝,、所不勝出自--內(nèi)經(jīng) 一行有病,影響其余四行的病理狀態(tài)—四種 (1)五行相乘:按五行的相克次序發(fā)生過強(qiáng)的克制,。 發(fā)生條件:①所不勝(克我)太過如木旺乘土,。 ②所勝(我克)不足如土虛木乘。 ③二者皆有,。 相乘次序:木→土→水→火→金→木,。 (2)五行相侮:反方向的過度克制-反克-反侮, 發(fā)生條件:①所勝(我克)太過如木旺侮金,, ②所不勝(克我)不足如金虛木侮,。 ③二者皆有。 相侮次序:木→金→火→水→土→木,。 ?。?)母病及子。 (4)子病及母 2.在病理方面的應(yīng)用 相生關(guān)系傳變: 母病及子——疾病的傳變從母臟傳及子臟,,如:腎病及肝,。 子病及母——疾病的傳變從子臟傳及母臟,如:心病及肝,。 相克關(guān)系傳變: 相乘——相克太過而為病,。如“木旺乘土”和“土虛木乘”。 相侮——反向克制而為病,。如“木火刑金”和“土虛水侮”,。 1.在生理方面的應(yīng)用 1)說明五臟的生理特點(diǎn) 肝屬木:木曰曲直,有升發(fā)之性,;肝性條達(dá),,有疏泄之功 心屬火:火曰炎上,有溫?zé)嶂?;心居膈上,,有溫煦之?nbsp; 脾屬土:土爰稼穡,,生化萬物;脾居中焦,,化生氣血 肺屬金:金曰從革,,收斂肅殺;肺性清肅,,以降為順 腎屬水:水曰潤下,,下行閉藏;腎有藏精,,主水之功 2)構(gòu)建五臟為中心的五大系統(tǒng)如五臟,、五腑、五體,、五官,、五志、經(jīng)脈 3)說明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統(tǒng)一性五臟,、五方,、五季、五味,、五色,。 4)說明臟腑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相生,相克 五菜: 紅菜 青菜 黃菜 白菜黑菜 五果: 紅果 青果 黃果 白果黑果 七情與臟腑的關(guān)系: 心主喜,,過喜則傷心,;肝主怒,過怒則傷肝,;脾主思,,過思則傷脾;肺主悲,、憂,,過悲、過憂則傷肺,;腎主驚,、恐,過驚,、過恐則傷腎,。七情超過則:喜傷心、 怒傷肝,、 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 五勞:心勞血損,、肝勞神損,,脾勞食損,肺勞氣損,,腎勞精損,。 三焦: 上焦心肺橫膈以上 ,中焦脾胃肝膽肚臍以上,,下焦肚臍以下腎,。 古人對(duì)五谷的偏愛,也得力于對(duì)自然的觀察與總結(jié),?!洞蟠鞫Y·易本命》說: 食水草善走而寒 食土者無心而不息 食木者多力而拂 食草者善走而愚 食桑者有絲而蛾 食肉者勇敢而悍 食谷者智慧而巧 食氣者神明而壽 不食者不死而神 多甘味能補(bǔ)虛緩急; 多酸味能斂肺澀腸,; 多苦味能降泄燥濕,; 多咸味能軟堅(jiān)散結(jié),; 多辛味能發(fā)表行散,; 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 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 多食甘,,則骨痛而發(fā)落, 五味本牲,,無味則淡,,過食則傷,此五味之所傷也,。 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五藏生成篇》 肝具有主升發(fā)的生理特性,,“血有余則怒,不足則恐”正是肝氣升發(fā)失常的表現(xiàn),。 《黃帝內(nèi)經(jīng)》所提到的“五勞所傷”中: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五行的特性是什么: 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樹木的生長形態(tài)均是枝干曲直,,向上向外舒展,。因而引申為具有生長、升發(fā),、條達(dá)舒暢等作用的性質(zhì)的事物,,均歸屬于木。 火的特性:“火曰炎上”,。炎上指火具有溫?zé)?、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為具有濕熱,、升騰等作用的事物,,均歸屬于火。 土的特性:“土曰稼穡”,。稼穡是指土有播種和收獲農(nóng)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為具有生化、承載,、受納等作用的事物,,均歸屬于土。 金的特性:“金曰從革”,。從革指變革,,引申為具有清潔、肅降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編輯整理,、收斂等作用的事物,,均歸屬于金。 水的特性:“水曰潤下”,。是指水具有滋潤和向下的特性,,引申為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運(yùn)行的事物,,均歸屬于水。 五臟六腑之官: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jié)出焉,。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脾胃者,倉稟之官,,五味出焉,。 大腸者,傳導(dǎo)之官,,變化出焉,。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腎者,,作強(qiáng)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