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25日 今天的行程是:從蒙特利爾跨越到渥太華 ,。上午參觀舉世無雙的圣約瑟夫大教堂和圣母大教堂,游覽蒙特利爾老城,。午餐后,,驅(qū)車前往被譽為“楓葉之國萬花筒”的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前往歷任加拿大總督工作和居住的地方——總督府,,參觀著名的加拿大國會大廈,。今天的游程可謂豐富。 圣約瑟夫大教堂是座巨大的現(xiàn)代化教堂,,是魁北克省的三大宗教巡禮地之一,。教堂體積之大,令人眩目,。據(jù)說只有梵蒂岡圣保羅大教堂的圓頂大于它。 我們冒著嚴寒拾階而上,,俯瞰教堂廣場,,頓覺宇宙博大。這座教堂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法系的天主教一向有推崇奇跡的傾向,據(jù)說修士安德烈曾以圣約瑟夫教堂中的燈油治愈了許多身有殘疾的病人,,因此禮拜堂內(nèi)展示了為數(shù)眾多被治好的信徒的拐杖,,讓大家很好奇還有點崇拜。 接著,,我們又來到蒙特利爾舊城中心參觀了蒙特利爾圣母大教堂,據(jù)說它是北美最大的教堂,,建成于1829年,。圣母大教堂是參照法國巴黎圣母院的樣式建造的,,所以人們親切地稱呼它為“小巴黎圣母院”。 我們穿過莊嚴肅穆的大門,,進入教堂內(nèi)庭,,只見整個宏偉的大廳流光溢彩,滿目都是金碧輝煌,,讓人覺得既浪漫奢華而又莊嚴肅穆。 寬敞的大廳,,每一個裝飾細節(jié)無不散發(fā)著藝術(shù)的氣息,,讓人目不暇接。我們靜靜地行走觀瞻,,看著信徒們虔誠地聽著神職人員講經(jīng),感受著西方人對上帝無限的敬仰,。 接近中午時分,,導游又十分友好地多贈給我們一個旅游景點:皇家山景區(qū)。這里是全城的制高點,,設(shè)有幾個觀景臺,。我們在這里俯瞰蒙特利爾全城,市容市貌一覽無余,。皇家山其實就是蒙特利爾市中心的一座小山,,據(jù)介紹它于1876年被設(shè)立為公園,,由曾經(jīng)設(shè)計過紐約中央公園的設(shè)計師負責公園的設(shè)計,成為城市中的一片綠洲,,非常漂亮。大家站在這里拍照,,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豪邁,。 (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場館) 我們還乘車在蒙特利爾老城轉(zhuǎn)悠。蒙特利爾老城坐落于圣勞倫斯河畔,,古樸的街道兩旁布滿了個性鮮明的藝術(shù)品和紀念品店。 途徑蒙特利爾醫(yī)學院,,導游給我們介紹說,,這是白求恩工作過的地方,頓時讓我們心中升起一股虔誠之心,,感覺這座學校似乎與我們特別親近。偉大的國際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白求恩,,是連接中加兩國友誼的紐帶,。雖然白求恩并非在蒙特利爾出生,但在此工作過八年,,由此,,讓我們對這座城市充滿了敬意,,只是很遺憾,不能下車去現(xiàn)場參觀,。不過,導游說了,,多倫多大學白求恩就讀的學校門口,,有他的塑像,,在那里有時間給你們拍照留念呢,。好!去多倫多,,更有意義,! (白求恩大夫工作過的蒙特利爾麥吉爾醫(yī)學院一角) 午餐吃的是蒙特利爾特色熏肉,,大家感覺味道還不錯。 餐后大約乘車兩個多小時,,我們前往被譽為“楓葉之國萬花筒”的加拿大首都渥太華,。這里是加拿大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是加拿大第六大城市,位于安大略省東南部,,渥太華河南岸,,多倫多以東400公里,蒙特利爾以西190公里,。1857年12月31日,由維多利亞女王命名渥太華為加拿大的首都,。 (總督府門口,,團友——一對恩愛夫妻) 下午我們主要參觀了總督府和國會大廈,。當我們緊趕慢趕到了渥太華時,太陽即將下山,,而總督府的風光卻令我們沉醉,。我們看到,總督府是一棟三層石砌宮殿式建筑,,為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特征。外觀并不豪華,,有主樓和兩翼,,有些陳舊,但不乏莊重威嚴。總督府自1867年起,,便成了歷任加拿大總督工作和居住的地方。而國會大廈則是渥太華最著名的地標建筑,,是加拿大自豪的民族象征,,哥特式的建筑裝飾獨特,隨處可見精美的雕塑,。 總督府院落很大,庭院滿植樹木花草,。落日的霞光照射在楓樹林上,,那種美,簡直能讓人窒息,。 我們徜徉其間,拾撿吹落的楓葉拍照留念,,置身于迷人的景色中不能自拔,,直至看門保安頻頻示意,我們才戀戀不舍離開,。 此時,,天邊飄著美麗的晚霞,在霞光中,,我們又馬不停蹄來到了渥太華的國會大廈廣場。國會大廈中央和平塔兩側(cè)的對稱建筑,,為眾議院和參議院的議會大廳,。 國會大廈前的長明火臺點燃于1967年除夕,是加拿大建國百年的紀念,,加拿大各省的徽章及加入聯(lián)邦的日期分別刻于火臺四周,。我們十多位團友手拉手圍在長明火臺旁,,以示我們的團隊緊密團結(jié),,熱情如火,,把快樂進行到底! 晚餐在“四海為家”中餐館就餐,,這么多天來以小組為單位排座就餐還是第一次,,大家好不快樂,談笑風生,,親如一家,。 晚餐后,,我們又被安排去周邊的大型超市“白相”、購物,,一天的行程緊張卻又豐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