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瞎了 也懵了 昨天小天刷微博,,看到了一組動圖,一時間我都不知道是我的眼睛出了錯,,還是我的大腦反應不過來,。 奇了怪了,!怎么箭頭反轉(zhuǎn)了180°后,,還是原樣!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箭頭啊,,你的名字怕是叫女人吧,because woman always right,。 而且更神奇的是,,如果你在這個箭頭前面再放一面鏡子,,你會發(fā)現(xiàn)鏡子里的箭頭居然又向左了。 我要這眼睛有何用,! 看到后面,,小天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都是利用了反射,,透視和視角的巧妙結(jié)合,,產(chǎn)生了這種驚人的幻覺。 其實這個箭頭也是日本數(shù)學家杉原厚吉的最新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這位70歲的老爺爺又憑借他的2D幻覺作品《三重歧義體》(Triply Ambiguous Object)獲得了2018年度幻覺設計大賽第一名。 從圖片上我們可以看到,,通過不同視角的鏡像,,呈現(xiàn)出三種立體構(gòu)造,但其本質(zhì)上卻是一個2D打印體,。而不同的陰影面加上3D小旗引導的重力方向,,更加強化了視錯覺。 而且?guī)缀趺恳荒?,都能看到杉原厚吉的獲獎作品,。 2013年的作品 2015年獲獎作品《曖昧的車棚》 2016年獲獎作品《曖昧的視錯覺圓柱》 同理,,還可以三者相接 都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現(xiàn)在看來眼見都不一定為實了。 杉原厚吉教授也還有一些牛頓看了都沉默的作品,。比如這個反重力移動的白色小球,。 這個放上來自己動的紅色小球,。 2010年,他們甚至還做了一個“錯覺滑梯”,。 看到這里可能這里會有人和小天一樣,,好奇這是怎么做到的! 其實跟之前那些作品一樣,,這也是利用了一個視覺差,。這個裝置雖然是斜坡,但并不是上坡,,而是四條軌道都向同一個方向:向下傾斜,。 這樣子只要給的角度合適,小球當然可以不間斷的在所謂的“上坡”中奔跑,,這也叫做視覺錯覺,。 引用杉原教授的經(jīng)典描述: “我們看外面的世界的方式——也就是我們的知覺——都是由大腦機制間接產(chǎn)生的,所以所有知覺在某種程度上都是虛幻的,。對于錯覺的研究是我們理解感官知覺,,和許多眼科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關鍵?!?/blockquote> |
|
來自: 昵稱1193512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