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游戲(之一) —— 生活處處皆權力 文 | 立峰 重慶公交車墜橋持續(xù)刷屏好幾天,小伙伴們從自私冷漠,、危險駕駛,、暴力行為入刑等視角出發(fā),討論熱烈,。 雖然自稱禮儀之邦,,但中國人缺乏禮貌、說話大聲,、充滿戾氣的標簽早已名揚海外,。本以為這些只是關乎教養(yǎng)禮儀的小節(jié),沒想到這次卻成了關乎生死存亡的大義,,并且還加上了全公交車十幾條性命一起陪葬,。 依據(jù)我們在工作生活和影視劇中的所見所聞,大到后宮爭寵的爭風吃醋,、辦公室政治的各種陰謀,,小到公共場所的沖突摩擦、夫妻間的吵架爭執(zhí),,貌似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這些表象的背后卻無一不是權力的彰顯、利益的爭奪,。 重慶公交車上的潑婦同樣如此,,她先使用了異常蠻橫的語言暴力,接著上演了更野蠻的肢體暴力,,目的無非是向正在駕駛的公交司機主張她臨時下車的權力,。但主張權力未果,卻釀成了無可挽回的災難,。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教授克特納Dacher Keltner在他的著作《權力的悖論》一書中說:權力不只存在于統(tǒng)治者的手中,,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可避免地會參與權力的爭奪。
蔡康永有一本書叫《好好說話》,,其核心理念是:生活中的每句話都是權力的游戲,,只有弄明白話語里的權力關系,,判斷清楚語境,再決定該說什么,,才能做到有效溝通,。 說到權力,并不總是王權,、教權的統(tǒng)治權,,也不一定是“官大一級壓死人”的行政權。它是每個人,、每時每刻都會遇到的,,在語言過程里自然形成的博弈關系。說話雙方無意中會構成某種主動或是被動,、或爭取或被爭取的關系,。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權力關系。 從理論上說,,說話的終極目的是要對他人產(chǎn)生影響,,你要影響誰,誰就是這場語言游戲里的主角,。 比如美國總統(tǒng)大選辯論,,雖然候選人之間唇槍舌劍,但他們心里所想的都是選民,。在這場辯論中,,選民才是真正擁有權力的人。 根據(jù)說話雙方的權力關系,,如果只是溝通,,那么權力關系是平等的,雙方交流信息,、表達意見,應該盡量相互尊重,、避免沖撞,。如果有人溝通時總使用反問追問、步步緊逼,,強行推進自己的觀點和結論,,一方即便把對方說得無言以對,好像他成功地在口頭上說服了對方,,但在心理上卻還是無法得到認同,。 如果我們說話的目的是說服,那么,,這時候權力就在對方,。說服是把自己的觀點和立場植入對方心里,。很多人覺得,說服就是說到對方啞口無言,、無法反駁,,但這卻是不尊重對方自主性的表現(xiàn)。說服的關鍵,,是讓對方心甘情愿地接受,,讓“我說服了你”,變成“你說服了自己”,;讓“我的觀念打敗了你的觀念”,,變成“你的觀念升級了”。 這樣來看,,我們日常生活里大部分的嘮叨,、灌輸、爭吵等無效溝通,,其實都是搞不清楚權力的歸屬,、無法正確理解現(xiàn)實的場景、沒能擺正雙方的權力關系,,而導致的,。 英國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權力論》的作者羅素說:一切社會活動,,不管政治活動,,還是軍事、經(jīng)濟活動,,主要根源都是對權力的渴望,。對權力的追求,是所有社會活動的核心動力,。羅素認為,,對權力的追求,與生存,、繁殖一樣,,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正是在爭奪權力的本能的驅使下,,人們才積極地參加社會事務,,因此而帶動了整個社會的運轉。 正如生活中無時無刻,、無處不在的夫妻爭吵,、情人吃醋、辦公室政治,以及人們在公共場所的擁擠吵鬧,、搶占座位,、開車搶道,再到公司績效考核的比拼,、學校分數(shù)排名的競爭,,無一不是主張自己權力的表現(xiàn)。甚至很多人購買豪華跑車,、名牌包包,,也都是在用奢侈品來彰顯自己高人一等的權力。 羅素的《權力論》寫于二戰(zhàn)前夕,,他作為一個反戰(zhàn)主義者,,始終在考慮為什么會有人發(fā)動戰(zhàn)爭?為什么有一些人也愿意跟隨并加入戰(zhàn)爭,? 在經(jīng)歷了一戰(zhàn),,并眼看二戰(zhàn)即將來臨時,羅素得出了自己的結論:戰(zhàn)爭的原因是權力,。正是源于對權力的追求,,才促使希特勒、墨索里尼等發(fā)動戰(zhàn)爭,;同樣出于對權力的渴望,,士兵才會前赴后繼地加入戰(zhàn)爭。 羅素的核心觀點是:社會發(fā)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來自人們對權力的追逐,,整部世界史,,就是一小群人或某些社會組織不斷獲取權力,然后用權力來支配世界上其他人的歷史,。 重慶公交車上的吵架,,說到底,就是一場草民間微不足道的“權利游戲”,,但不幸的是,,這場最不起眼的權力爭奪,卻以十幾條人命的代價慘烈收場,。足見權力斗爭的殘酷,。 事實上,在真實的生活和歷史中發(fā)生的事件,,往往更富有戲劇性,那些未加修飾的荒誕離奇和慘絕人寰,,讓再天才的編劇都深感自己想象力的有限和匱乏,。而整個人類歷史,何嘗不是一部“權力游戲”的歷史,。喬治·馬丁的巨著《冰與火之歌》,,即美劇《權力的游戲》,,從整個歐洲大歷史的視角為人們展示了一部史詩畫卷,令人心馳神往,、扼腕嘆息,。 歷史上那些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關于王權、教權,、經(jīng)濟權力的博弈和斗爭,,不知道經(jīng)歷了多少政痣的交涉、戰(zhàn)爭的廝殺,,付出過多少觸目驚心,、數(shù)不勝數(shù)的生命代價和財富的湮滅。 如果對權力的爭奪,,是貫穿于 歷史長河始終的核心矛盾,,那么擁有高級智慧的人類,對此必然早已總結和構建出許多能行之有效地解決矛盾,、平衡權力的契約,、規(guī)則、法律和制度,。 有人說,,一個人若在同一地方摔倒兩次就是傻瓜。也許很多重要的事情的確需要再三確認,。但無論如何,,經(jīng)過前人、歷史一再付出血與淚的代價,、無數(shù)次驗證了的經(jīng)驗教訓,,我們是否還有理由一再重蹈覆轍? 我喜歡斯皮爾伯格的電影,,因為這個獲獎無數(shù),,無論在商業(yè)還是藝術上都取得輝煌成就的導演,迄今為止所有作品都是以真實故事改編的,。斯皮爾伯格說:If you don't know histroy, you know nothing. 不懂得歷史,,那么你將一無所知。 同理,,公交車上的人們如果能多學點兒歷史,、借鑒些經(jīng)驗,擺正自己的位置,、懂得些許謙卑,也不至于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權力爭執(zhí)而喪失生命。 在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從野蠻到文明,、從身份到契約,為建立一個公正合理的秩序,,古今中外,、歷朝歷代曾經(jīng)付出多少人頭滾滾、血流成河的代價,。而我們想要成為更加文明的人類,,學習前人、借鑒歷史,,遇事兒避免沖動,、三思而行,少些妄自尊大,、多點謙虛謹慎,,也許沒那么難。 畢竟,,我們所有人,,可能都乘坐在同一輛正在向前疾行的公交車上。 |
|
來自: 群nobwtq0z6joi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