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和氣功本來都是來自于中國古代養(yǎng)生思想,。不過氣功偏于中醫(yī)理論,丹道則走道學的路子,。 氣功和丹道的差異 氣功 氣功,,著重于氣,在人體中的運行,、虧盈,。通過對十二正經(jīng)、奇經(jīng)八脈,,和周身學位的氣機調節(jié),,來使人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氣功發(fā)源地是中國,。氣功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有關氣功的內容在古代通常分為吐吶,、行氣,、布氣、服氣,、導引,、煉丹、修道,、坐禪等等,。中國古典的氣功理論是建立在中醫(yī)的養(yǎng)身健身理論上的,自上古時代即在流傳,。原始的氣功一部分稱為“舞”,,如《呂氏春秋》所說的“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 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帛書《卻谷食氣篇》和彩色帛畫《導引圖》,。《卻谷食氣篇》是介紹呼吸吐吶方法為主的著作,?!秾б龍D》堪稱最早的氣功圖譜,,其中繪有44幅圖像,,是古代人們用氣功防治疾病的寫照。 氣功又有硬氣功和內氣功之分,。硬氣功主要在中國一些傳統(tǒng)武術中有運用,,比如大家熟悉的金鐘罩、鐵布衫,。內氣功主要在一些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功法和內家拳中,。發(fā)展到現(xiàn)在,,尤其是在上世界氣功熱的時代,氣功發(fā)展迅速,,出現(xiàn)不少新的功法,。關于其實用性和效果,褒貶不一,,這里就不多講了,。 氣功和丹道的差異 丹道 丹道修煉源自黃老列莊養(yǎng)生思想,丹道的修煉在戰(zhàn)國時期已然盛行,,是人們在自我意識的覺悟下,,對自我生命把持的一種修持方式。即是人的潛意識最深層處理性與感性的覺悟,,對人命運的根本改變,,由之長生久視是最終極的追求與向往。丹者,單也,,一者,單也,。惟道無對,故名曰丹。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谷得一以盈,人得一以長生,。丹道,,有內丹,有外丹,。不過外丹之道,,歷代丹經(jīng),皆有駁斥,,成之者稀少,,這里不多講。內丹術,,門派眾多,,方法各異,少有統(tǒng)一的標準,。不過鐘呂將仙分為五等,,法分為三乘,其后王重陽,,陳泥丸,,白玉蟾等,皆同此法,,將法分為三乘,,對應天仙、神仙,、地仙,。三乘丹法,,所用的鉛汞,鼎爐,,藥材,,火候,皆有不同,,不過后人喜歡將其混用,,所以后來成之者甚少。按照普遍認同的丹道修行有成的,,比如鐘呂二仙,,北宗王重陽、全真七子,,南宗五祖,,張三豐等先輩祖師的說法,將丹道分為玄關,、藥物,、火候三要素。初下手練己筑基,,見藥物于玄關,,行火候于鼎爐,七返九還,,練成金丹,,長生不死,張祖云: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由我不由天,。 氣功和丹道的差異 不論是氣功還是丹道,修行時,,不可貪功冒進,,不可故弄玄虛,或者以假作真,,腳踏實地,,方是正途。不要沒修出個名堂來,,反而搞得一身病,,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