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b>
這篇開始,講《德充符》,?!肚f子》內(nèi)七篇,唯《德充符》的篇名比較費解,。各家對《德充符》這個篇題的解釋也有許多種,,在《德充符》的第一篇筆記中,我先來和大家探討一下,。
“德”的解意基本大家都沒什麼異議,所謂德者道之用,,道是體,,德是用,也是道起用所表現(xiàn)出來的相,?!俺洹痹谛稳菰~表示“高”或者“滿”的意思;在動詞表示“裝滿,、塞滿”的意思,,至于是應該理解為形容詞還是動詞,關鍵看怎麼理解“符”,。對“符”的解讀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符號,征兆”的意思,;另一種是“符合,,驗證”的意思。所以也是名詞,、動詞兩種解法,。因此,,《德充符》的篇題就會有兩種解讀方法:一種是德行充滿(形容詞)的表現(xiàn)(名詞);另一種是:充滿(動詞)德行的驗證(動詞),。好了,,究竟應該怎麼解讀,我們先不下結(jié)論,,先看莊子的文章,,在文章中去尋找“德充符”的奧義。莊子一貫的手法,,不講道理,,講故事,我們來看《德充符》的第一個故事——兀者王駘的故事,。
王駘是魯國人,,也就是孔子的老鄉(xiāng),是個殘廢的人(“兀者”就是沒了兩隻腳的人),,他跟孔子一樣,,也是個搞傳播文化的,而跟隨他的人呢,,也和孔子差不多,,估計名氣也差不多(“與夫子中分魯”),更厲害的是他的教育方法,,能做到什麼程度呢,?“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辈挥煤湍阒v學,,也不用和你討論問題,你來的時候什麼都沒搞懂,,回去的時候就什麼都懂了,。所以常季說他是個“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就是這麼牛,,這樣的人,連孔子都說他是個圣人,,就是相逢恨晚,,但心嚮往之,不光是自己想拜他為師,也想帶著魯國人民乃至全國人民去拜他為師,。常季聽了,,不得了啊,這人太牛了,!于是就問孔子,,他就這麼一個殘廢的人,為什麼這麼牛呢,?以至于比先生您還厲害,!
孔子接下來的回答就很重要了,是本篇的第一個重點,,原文請大家看筆記開篇的引用,。孔子說:生死已經(jīng)是人生最大的事了,,但對于他(王駘)來說,,并不會影響他的道心,簡而言之,,就是說王駘已經(jīng)看破生死了,;即使是天地崩塌的時候,也不能讓他的道心有所損失(“遺”做“失”解),;看破世間一切物質(zhì)現(xiàn)象(“審”作“祥究”解,,“無假”做“真”解),因此道心不再隨事物的變化而波動,;無論是天命還是事物的變化,,他都能守住“道”這個本宗。
以上既是孔子對王駘這個人的評語,,也是對得道的圣人的一個評定標準(“符”),。按佛家的說法,這種境界的人已經(jīng)看破一切,,已經(jīng)悟道了。如如不動而常在定中,,般若智慧光明自然顯現(xiàn),,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謂“金剛般若波羅蜜”也,。扯得有點遠,,就是說這樣境界的人,在佛家的標準來講,,也是很高的修行位次了(如不動明王,,為諸明王之首),。只有到了這種境界層次的人,其德行充滿,,智慧光明顯現(xiàn),,自然而然就能度化身邊的人,才能做到“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
但常季乍一聽,不太懂,,于是追問:“你什麼意思,?”
孔子于是接著解釋說,如果你用分別心來看待事物,,每樣事物都好像肝膽,、楚越一樣,涇渭分明,,沒有相似之處,;但如果你沒了分別心,萬事萬物在你看來,,都是統(tǒng)一的(請詳見《齊物論》的讀書筆記),。如果能以無分別心來看待萬事萬物,那耳儒目染就不起作用了,,用佛家的話來講,,就是“都攝六根”了。六根都攝,,凈念相繼,,心境就清淨了,不再波動(“游心于德之和”),。既然萬物齊一,,那麼看待事物就不會有得失之念,就好像沒了腿就如沒了一把塵土,,一點都無關重要,。這是孔子耐心地常季進一步地解說,為何王駘能做到道心不動,,因為他視萬物齊一,,因為他六根都攝的緣故。
常季繼續(xù)似懂非懂,,于是又問:“好像明白了,,王駘應該是悟道明心的了,所以他的心能保持不變(常心),但這麼多人和物都聚(“最”,,“聚也”)在他的身邊,,又是什麼道理呢?”孔子就說了,,人要看清自己的樣子,,不會去流動的水前面就照自己,而是會去找靜止的水去照自己,,因此“唯止能止眾止”,。這個道理很重要,也是告訴我們?nèi)绾蔚枚ǖ姆ㄩT,?!洞髮W》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因此要得到清淨不動的道心,,須從“止”開始,,怎麼開始?“鑑于止水”嘛,!
后面孔子繼續(xù)用天地自然和歷史人物來佐證,,說明“止”的作用:在自然界,如松柏能冬夏長青,;在人類社會,,如舜一樣,自己很“正”,,并且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子民也很“正”。這就是道家“正己化人”的道理,,如同儒家的“己欲立而立人”,,還有佛家的“自度度他”的道理完全一致。
但是這個容易做到嗎,?當然不容易,。所以佛教說,學佛乃大丈夫事,。這裡孔子也說了,,首先你要不忘初心,就是那個要成道的心,,其次你能一往無前而不懼,而且是持續(xù)地不間斷地不懼,。為什麼這麼說呢,?人生是個很折磨人的過程,成長之路佈滿荊棘,別說是開悟得道了,,就是一些小小的夢想,,能堅持下來并實現(xiàn)的又有幾個人?孔子用了個比喻,,就像是一個孤獨的勇士,,要想求得功名,敢于獨闖九軍(天子六軍,,諸侯三軍)一般,,那麼一個求道之人呢?得道的人,,在心的層面可以掌握天地,,容納萬物;對待自己的形骸如同一個暫住的寓所,,耳目不過是寓所的門戶而已(知道都并非真正的自己),;知道萬物齊一,從而知所有能知的一切,;找到了自己的真如本性,,也就是道心,知道這顆心從來就沒有生死過,,如《心經(jīng)》有云:“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所以,,求道者要面對的困難要大得多,所需要的勇氣和決心也更大,。
生死已看破,,悟道證道之后,可以說就來去自如了,,所以原文用了個“擇日”,,也就是說自己可以想什麼時候離開這個凡塵俗世就什麼時候離開,普通人只能順從而無法左右,。所以得道之人,,又怎麼會把人事萬物放在心上而被其羈絆呢?
看完第一個故事,,大概就知道莊子想在這篇講什麼了吧,?對!就是講如何驗證自己的修行境界,。所謂“德充”,,就是得道之人的一個自然表相,。就像故事里的王駘,顯然已經(jīng)得道了,,至少是悟道了,,所以德行已經(jīng)很充實圓滿了,已經(jīng)到了可以“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的地步了,。那麼怎麼驗證你是否得道了呢?這第一個故事告訴你,,就兩個字——“不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