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shí)我最先知道的不是廣西,,而是桂林,正是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給我及其他孩子們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廣西之所以在我腦海中扎下根是因?yàn)槠湄S富的植物資源,對于此行我是充滿期待的,。 然而來了廣西之后老天就給了我一個(gè)下馬威,,一連下了四五天的雨,而且是走到哪里它下到哪里,,絕望?。∵€好,,趁者小雨或偶然天晴的時(shí)候我還是拿起相機(jī),,去山里走走。 這次廣西之行認(rèn)識了幾個(gè)新朋友,,又和素未謀面的網(wǎng)友相見,,我還是很高興的。興坪古鎮(zhèn)的臨江小屋,是個(gè)吃飯的好去處,,主人所有事情都親力親為,,從食材準(zhǔn)備到烹飪,十分用心,,簡直是完美,。最讓我佩服的是他的人生觀??吹剿笥讶σ玫囊痪湓挕叭曜x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田園生活一直是我所向往的,。 我還見到了好幾年前在大學(xué)的時(shí)候認(rèn)識的網(wǎng)友,,名叫百草常樂。我有時(shí)候叫他老頑童,,真的很有意思,,比我大30多歲,我們還很聊得來,,還視頻聊天呢,。我想這就是本草的魅力,它和年齡無關(guān),。見到了老樂,,我們都很高興,剛到他家,,他二話不說,,“走,我們上山去,?!敝艺撸蠘芬?!頂著烈日,,我們愉快的上山了。一路上有說有笑的,,我拍草藥,,老樂拍我,我也拍了他,。我曾感嘆過“青山依舊山,,藥人發(fā)已鬢,。祖輩六代傳,相繼無后人,。中華本草學(xué),,傳承千余年,未來路漫漫,,任重而道遠(yuǎn),。”這就是老樂的現(xiàn)狀,,也是當(dāng)今中國民間草藥醫(yī)學(xué)的現(xiàn)狀,,再不努力,很多東西真的就沒了,。不過老樂的心態(tài)很好,,游山玩水,羨煞我也,。 此外我還見到了南寧的樊老師,,也是中草藥的癡迷者。樊老師帶我逛了下廣西藥用植物園,,詳細(xì)的跟我介紹了當(dāng)?shù)氐牟菟?,還客氣的請我們吃了飯。此外還要感謝小農(nóng)友及其他好友,,幫我鑒定植物,。 再次一并謝謝大家!廣西,,我還會來的,。 以下分享此次旅途中遇見的部分植物,不對之處望指正,。 1.竹葉蘭(Arundina graminifolia) 竹葉蘭在浙江南部地區(qū)也有分布,,但是小編之前卻是一直沒有見過啊,,看過很多人在網(wǎng)上發(fā),,眼紅的很啊,這次終于拍到了,,算是圓了一個(gè)小心愿拉,。中藥名叫山荸薺,清熱解毒,,除濕利尿,。民間以根莖入藥,治療淋巴結(jié)核,。 2.枳椇(Hovenia acerba) 枳椇也叫拐棗,,是我小時(shí)候吃過的野果之一,。甜的很!上大學(xué)后才知道原來它還是一味中藥啊,。民間常用以浸制“拐棗酒”,,能治風(fēng)濕。種子為清涼利尿藥,,能解酒毒,,適用于熱病消渴、酒醉,、煩渴,、嘔吐、發(fā)熱等癥,。 3.掌葉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 我國特有,,分布貴州南部和廣西西北部。 4.長葉輪鐘草(Campanumoea lancifolia) 我在浙江麗水景寧見過一次,,花確實(shí)很美,。根藥用,無毒,,甘而微苦,,有益氣補(bǔ)虛、祛瘀止痛之效,。 5.長葉吊燈花(Ceropegia dolichophylla) 其根入藥,,叫雙剪菜。性味:辛,;微苦,,溫。功能主治:驅(qū)風(fēng)除濕,,補(bǔ)虛,。復(fù)方①治腳氣病:雙剪菜,、紫荊花各三至五錢,,煨水服。②治勞傷虛弱:雙剪菜五錢,,燉肉吃,。 6.長波葉山螞蝗(Desmodium sequax) 7.銀膠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花像一顆顆五角星,來自大自然的魅力啊,。 8.銀背藤屬(Argyreia) 9.鴨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10.飯包草(Commelina benghalensis) 鴨跖草和飯包草仔細(xì)看區(qū)別還是挺大的,。主要差異是:飯包草全株被柔毛,葉片卵形,,邊緣波浪狀,,有葉柄,。二者功效類似,清熱解毒,、涼血,、利尿。 11.小盤木(Microdesmis caseariifolia) 性味味酸,;澀,;性涼;小毒 歸經(jīng)胃經(jīng) 功能主治散瘀消腫,;止痛,。主頑癬;樹汁治齒痛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取汁涂。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樹汁入藥,,用于齒痹,。 12.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 種子質(zhì)堅(jiān),色澤華美,,可做裝飾品,,但有劇毒,外用治皮膚??;根、藤入藥,,可清熱解毒和利尿,。 13.頭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 1.《廣西中藥志》:祛風(fēng)濕,散瘀止痛,。治風(fēng)濕,,跌打。 2.《廣西中草藥》:解毒消炎,。治痢疾,,皮膚潰瘍,無名腫毒,。 3.《云南中草藥》:清熱利尿,,通淋,。 全草入藥,,治尿道感染、腎盂腎炎,。 14.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 桃金娘也是最受歡迎的野果之一,,可惜我去的時(shí)候已經(jīng)老了,,只能拿來泡酒用。《綱目拾遺》:“粵志,,草花之以娘名者,,有桃金娘,叢生野間,,似梅而微銳,,似桃而色倍赪,中莖純紫,,絲綴深黃如金粟,,名桃金娘。八九月實(shí)熟青紺,,若牛乳狀,。產(chǎn)桂林,今廣州亦多有之,?!彼鲈参锱c今桃金娘相同。根含酚類,、鞣質(zhì)等,,有治慢性痢疾、風(fēng)濕,、肝炎及降血脂等功效,。 15.水茄(Solanum torvum) 茄科植物大家可要當(dāng)心,大多數(shù)都是有小毒的,,切不可貪杯啊,。 性味味辛;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消腫止痛,。主胃痛;痧癥,;閉經(jīng),;跌打瘀痛;腰肌勞損,;癰腫,;疔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全國中草藥匯編》:“青光眼病人忌內(nèi)服,,以免增加眼壓而使病情惡化,?!?/p> 各家論述1.《廣西藥植名錄》:散血,止痛,。治咳血,,牙痛,無名腫毒,。 2.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散瘀,,消腫,止痛,。治跌打瘀痛,,腰肌勞損,胃痛,。 3.《貴州草藥》:清暑,,止咳,補(bǔ)虛,。治痧癥,,勞弱虛損,久咳,。 16.雙莢決明(Cassia bicapsularis) 此次廣西之行看到好多地方路邊種了它,,金燦燦的一片,確實(shí)好看,。是栽培品,,原產(chǎn)美洲熱帶地區(qū),現(xiàn)廣布于全世界熱帶地區(qū),。 17.苞葉木(Rhamnella rubrinervis) 18.訶子(Terminalia chebula) 訶子,,大學(xué)課本里的中藥,見其真身,,滿心歡喜,。果實(shí)供藥用,能斂肺澀腸,、為治療慢性痢疾的有效良藥,。幼果干燥后通稱“藏青果”,治慢性咽喉炎,,咽喉干燥等,。 19.石蒜(Lycoris radiata) 最喜歡還是這種原生的石蒜。鱗莖含有石蒜堿,、偽石蒜堿,、多花水仙堿、力可拉敏、加蘭他敏等十多種生物堿,;有解毒,、祛痰,、利尿,、催吐、殺蟲等的功效,,但有小毒,;主治咽喉腫痛、癰腫瘡毒,、瘰疬,、腎炎水腫、毒蛇咬傷等,;石蒜堿具一定抗癌活性,,并能抗炎、解熱,、鎮(zhèn)靜及催吐,;加蘭他敏和力可拉敏為治療小兒麻痹癥的要藥。 20.山烏桕(Sapium discolor) 木材可制火柴枝和茶箱,。有小毒,,根皮及葉藥用,治跌打扭傷,、癰瘡,、毒蛇咬傷及便秘等。種子油可制肥皂,。 21.三臺花(Clerodendrum serratum var. amplexifolium) 也叫三對節(jié),。有截瘧、駁骨,、殺菌,、清熱、解毒等功效,。云南,、廣西主要用于防治瘧疾、痢疾,、接骨,;也治頭痛、眼炎,、跌打,、風(fēng)濕等癥;用鮮葉適量煎水可治黃水瘡。 22.青籬柴(Tirpitzia sinensis) 莖,、葉能消腫止痛,、接骨。 23.紅絲線(Lycianthes biflora) 性味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談止,咳,。主咳嗽,;哮喘;痢疾,;熱淋,;狂犬咬傷;疔瘡紅腫,;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1.《植物名實(shí)圖考》:搗敷紅腫。 2.《貴州民間藥物》:清熱,,解毒,,止咳,補(bǔ)虛,。 24.扁擔(dān)藤(Tetrastigma planicaule) 莖扁,,像扁擔(dān)。藤莖供藥用,,有祛風(fēng)濕之效,。 25.扭肚藤(Jasminum elongatum) 因其善于治療濕熱腹痛瀉痢,故名扭肚藤,。又因?yàn)槠浠榘咨?,形似素馨花,故又名為白花茶,、假素馨?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廣東、廣西民間常用于治療濕熱腹痛,、腸炎,、痢疾、四肢麻痹腫痛,、瘰癘,、疥瘡,。在廣東更是常用的涼茶配方。外用可以用于跌打骨折和類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26.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 見到木蝴蝶的那一刻,,我都驚呆了,好大的果莢,! 種子多數(shù),,圓形,連翅長6-7厘米,,寬3.5-4厘米,,周翅薄如紙,,故有千張紙之稱,。種子、樹皮入藥,,可消炎鎮(zhèn)痛,,治心氣痛,肝氣痛,,支氣管炎及胃,、十二指腸潰瘍。 27.毛桐(Mallotus barbatus) 其根入藥叫大毛桐子根,,1.《四川中藥志》:治肺熱吐血,,五勞七傷及肺癆咳血。2.《廣西藥植名錄》:清熱,,止痛,。治白濁,子宮脫垂,。 其葉入藥叫紅帽頂,,1.《陸川本草》:涼血,止血,。治刀傷出血,,洗瘡。2.《廣西藥植名錄》:治背癬,。 【附方】①治濕疹:紅帽頂葉曬干研粉,,外敷患處。(廣西《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處方集》) ②治褥瘡:紅帽頂,、毛漆公葉各等量,。曬干研末,清潔創(chuàng)面后,,外敷,。(廣西《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處方集》) 28.毛杜仲藤(Urceola huaitingii) 以老莖及根入藥,。 性味苦、微辛,,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風(fēng)活絡(luò),,強(qiáng)筋狀骨,。用于風(fēng)濕痹痛,腰肌勞損,,腰腿痛,,跌打損傷;外用治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3~5錢,。外用適量,莖皮及干葉研粉撒患處,。 備注(1)本品有小毒,,過量服用可出現(xiàn)頭暈、嘔吐等癥狀,。 (2)同屬植物尚有下列兩種近緣植物,,其老莖和根在廣東、廣西也作杜仲藤(藤杜仲)入藥,,功效近似:白杜仲藤(白喉崩,、九牛藤)Parabarium micranthum (Wall.)Pierre.;紅杜仲藤(紅喉崩)Parabarium chunianum Tsiang,。 29.買麻藤屬(Gnetum) 30.貍尾豆(Uraria lagopodioides) 全草供藥用,,有消腫、驅(qū)蟲之效,。 31.聚果榕(Ficus racemosa) 本種榕果成熟味甜可食,;且為良好紫膠蟲寄主樹。 32.闊苞菊(Pluchea indica) 各家論述1.《嶺南采藥錄》:治板疬,,取莖葉搗取自然汁,,加入牛皮膠、海帶,,燉溶服之,。 2.《廣州植物志》:取葉搗爛后;和米粉及糖,,制成欒犀餅,,小孩食之有暖胃去積之效。 33.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本種的莖皮纖維色白,,具光澤,,可編織麻袋,、搓繩索、編麻鞋等紡織材料,。種子作藥用稱“冬葵子”,,潤滑性利尿劑,并有通乳汁,、消乳腺炎,、順產(chǎn)等功效,。全草也作藥用,。 1.《綱目》:葵,氣味俱薄,,淡滑為陽,,故能利竅通乳,,消腫滑胎也,其根葉與子,,功用相同,。通大便,,消水氣,,滑胎,治痢,。 2.《本草崇原集說》:葵性寒滑,,似非孕婦所直,何以《金匱》治妊娠水氣,,用葵子茯苓散,。修園曰,有病則病當(dāng)之也,?!肚Ы稹芬詤ⅰ⑿g(shù)等味駕馭其間,,愈覺平妥,。 3.《本經(jīng)》:主五臟六府寒熱贏瘦,五癃,,利個(gè)便,。《本草經(jīng)集注》:葵子汁解蜀椒毒,。 4.《別錄》:療婦人乳難內(nèi)(內(nèi)一作血)閉,。 5.《藥性論》:治五淋,主奶腫,,下乳汁,。 6.《本草衍義》:患癰癤毒熱內(nèi)攻,,未出膿者,水吞三,、五枚,,遂作竅,膿出,。 7.《本草通玄》:達(dá)諸竅,。 8.《本草匯》:下胞衣。 34.箭葉秋葵(Abelmoschus sagittifolius) 其根入藥叫五指山參,,治胃痛,、神經(jīng)衰弱,外用作祛瘀消腫,、跌打扭傷和接骨藥,。越南北部以根作止痢和滋補(bǔ)劑。浙江地區(qū)有人種植,。 35.地桃花(Urena lobata) 地桃花也叫肖梵天花 性味甘,、淡,涼,。 功能主治祛風(fēng)活血,,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根:用于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感冒,瘧疾,,腸炎,,痢疾,小兒消化不良,,白帶,。全草: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毒蛇咬傷,,乳腺炎。 36.假鞭葉鐵線蕨(Adiantum malesianum) 37.假奓包葉(Discocleidion rufescens) 莖皮纖維可作編織物,。葉有毒,,牲畜誤食,導(dǎo)致肝,、腎損害,。 38.灰毛漿果楝(Cipadessa cinerascens) 根、葉入藥,,有祛風(fēng)化濕,、行氣止痛之功能,;種子油可制肥皂。 39.黃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 本種的花大色美,,栽培供園林觀賞用,;根含粘質(zhì),可作造紙糊料,;種子,、根和花作藥用,清熱涼血,、消腫解毒,。 40.虎刺楤木(Aralia finlaysoniana) 全身密被刺,根皮為民間草藥,,有消腫散瘀,,除風(fēng)祛濕之效,治肝炎,、腎炎,、前列腺炎等癥。 41.貴州半蒴苣苔(Hemiboea cavaleriei) 中華本草叫秤桿草,,清熱解毒,。主癰腫疔毒;水火燙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麻油調(diào)敷。 42.廣防風(fēng)(Anisomeles indica) 全草入藥,,為民間常用藥草,,治風(fēng)濕骨痛、感冒發(fā)熱,、嘔吐腹痛,、胃氣痛、皮膚濕疹,、搔癢,、乳癰、瘡癬,、癩瘡以及毒蟲蛟傷等癥,。 43.鉤序唇柱苣苔(Chirita hamosa) 44.革葉鐵欖(Sinosideroxylon wightianum) 45.華鳳仙(Impatiens chinensis) 草藥攤里看到有奶奶在賣這個(gè)草藥。全草入藥,,有清熱解毒,、消腫拔膿,、活血散瘀之功效。用于治肺結(jié)核,、顏面及喉頭腫痛,、熱痢、小便混濁,、濕熱帶下及癰瘡腫毒等癥,。 46.中華青牛膽(Tinospora sinensis) 藤為常用中草藥,有舒筋活絡(luò)的功效,,通稱寬筋藤,。 47.番木瓜(Carica papaya) 番木瓜浙江南部地區(qū)也有種,果實(shí)成熟可作水果,,未成熟的果實(shí)可作蔬菜煮熟食或腌食,,可加工成蜜餞,果汁,、果醬,、果脯及罐頭等。種子可榨油,。果和葉均可藥用,。 各家論述1.《綱目》:主心痛,煎汁洗風(fēng)痹,。 2.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利氣,,散滯血,療心痛,,解熱郁,。 3.《嶺南采藥錄》:果實(shí)汁液,用于驅(qū)蟲劑及防腐劑,。 4.《現(xiàn)代實(shí)用中藥》:未熟果液,,治胃消化不良,并為營養(yǎng)品,,又為發(fā)奶劑,。熟果,可利大小便,,也可治紅白痢疾,。 5.《陸川本草》:治手足麻痹,遠(yuǎn)年?duì)€腳,。 48.鵝毛玉鳳花(Habenaria dentata) 塊莖藥用,,有利尿消腫、壯腰補(bǔ)腎之效,治腰痛,、疝氣等癥,。 49.黃麻 經(jīng)濟(jì)物種,莖皮富含纖維,,可作繩索及織制麻袋,;經(jīng)加工處理,可織制麻布及地毯等,;嫩葉供食用,。 如果你喜歡,歡迎收藏和轉(zhuǎn)發(fā) 創(chuàng)始人微信:377130641 心動(dòng)就加入我們 偶爾巡山,,偶爾睡覺,,偶爾發(fā)發(fā)牢騷,偶爾還會偷懶,,若能多識些鳥木蟲獸則更妙哉,!這里有不一樣的本草世界。 這里是江南草迷大家庭,。 蘋果用戶可點(diǎn)擊二維碼支持江南草迷私訪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