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白的蔥白正拌炒著肥嫩的羊肉;一碗酒,,四兩肉,,有兩三毛錢就可以混個醉飽,。高粱紅的河蟹,,用席簍裝著,沿街叫賣,,而會享受的人們會到正陽樓去用小小的木錘,,輕輕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腳?!?/p> 暑熱漸退,,秋風(fēng)乍起,,如今北京正將進(jìn)入天堂般的秋天,螃蟹肥美,,羊肉飄香,,再看老舍在《四世同堂》中的這一段文字 ,仍然是止不住地動心,。 老北京人最是講究“不時不食”的古訓(xùn),,什么季節(jié)時令吃什么都有一定之規(guī),人的修養(yǎng)生息遵循自然界的法則,,這也算是應(yīng)了“天人合一”的哲理吧,。而如今冬季吃著大棚出產(chǎn)的鮮果蔬,夏季開著空調(diào)吃燒烤涮,,亂了套了,,總覺得味道不那么純粹,口腹之快也減少了很多幸福感,。 于是,,京范兒又要搬出民國的各位文豪吃貨了,誰讓他們留下那么多關(guān)于美食的文字呢,?讓我們跟著他們?nèi)タ纯幢本┑那锾熳钤摮孕┥丁?/p> 持蟹賞菊 老北京有句俗語“九月團(tuán)臍十月尖,,持蟹飲酒菊花天”,北京人一直有秋天持螯賞菊的傳統(tǒng),。那時候還不興吃陽澄湖大閘蟹,,北京市上所售螃蟹,全都以天津勝芳鎮(zhèn)所產(chǎn)的“勝芳螃蟹”為號召,,實際卻不盡然,,京東一帶以及京南馬駒橋一帶,也產(chǎn)大量的“高梁紅大螃蟹”,。這就是老舍在《四世同堂》中提到的“高粱紅的河蟹,,用席簍裝著,沿街叫賣,,而會享受的人們會到正陽樓去用小小的木錘,,輕輕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腳?!?/p> 而老舍先生所說的正陽樓正是民國年間吃螃蟹最有名的地方,。據(jù)說螃蟹到京以后,首先由正陽樓和其他大莊館挑選第一路的“帽兒貨”,,其次才分到西河沿,、東單牌樓、東西四牌樓的魚床子,等到下街叫賣,,已是極小極瘦的末路貨了,。 到正陽樓吃螃蟹吃的是一個“講究”,您只要進(jìn)門兒落座,,伙計就給您先送上一個圓木托,,一個楊木小錘。頃刻之間,,熱氣騰騰的螃蟹上來,,您將螃蟹放在木托上,錘落臍開,。正陽樓的螃蟹味兒地道,,據(jù)說是因為在蒸螃蟹時加了“紫蘇”,既去了腥味兒,,還使蟹肉鮮美,。 北京的飯館在秋季螃蟹成為主打菜,常做蟹肉餡蒸食,,如燒麥,、燙面餃等,鮮美異常,,還有一道名菜“七星螃蟹”,,系以雞卵蟹肉作羹,上放七撮蟹黃,,各扣燈籠子蟹殼一枚,,食時揭去蟹殼,珍食畢現(xiàn),。 北京除食大河蟹以外,,還有用“燈籠子兒”小蟹做“醉蟹”的。即將小蟹洗凈放甕內(nèi),,內(nèi)灑燒酒,、料酒、花椒鹽水,、香料,,生腌俟已醉透,取以佐酒,,足快朵頤,。 爆肚三吃 北京還有“要吃秋,有爆肚”的俗語,,說的就是老北京人貼秋膘除常吃大肉大魚嘗秋鮮兒外,,還特喜愛吃爆肚。 梁實秋先生在書中曾詳細(xì)論述了爆肚的吃法,。他說:“肚兒是羊肚兒,,口北的綿羊又肥又大,羊胃有好幾部分,;散丹,、葫蘆、肚板,、肚領(lǐng),,以肚領(lǐng)為最厚實。館子里賣的爆肚以肚領(lǐng)為限,,而且是剝了皮的,,所以稱之為肚仁,爆肚仁有三種做法:鹽爆,、油爆,、湯爆……”真是行家,不得不服,。 “爆肚”是北京的平民食品,,也是風(fēng)味小吃中的名吃,最早在清乾隆年間北京城里就已有了,,而盛行于清末民國時期,。舊京時街市中的飯館小吃店均有爆肚供應(yīng),也有在廟市及市場中設(shè)攤出售爆肚的,。如在天橋有爆肚石,,東安市場有爆肚王,東四有爆肚滿,,什剎海有爆肚張,,大柵欄門框胡同有爆肚楊、爆肚馮,,都很著名,。最著名的老字號爆肚馮最早曾在清光緒年間就開設(shè)過名為“金牛隆”的百年老店,素以爆肚脆嫩,,作料爽口為人稱道,,其水爆牛羊肚及調(diào)料堪稱京城一絕。 老北京時很多社會名流與戲曲界名伶,如魯迅,、巴金,、丁玲、張中行,、梅蘭芳,、馬連良,、李萬春、小白玉霜,、梁實秋等都愛吃會吃這又脆又鮮香不油不膩的風(fēng)味小吃爆肚,,相傳馬連良吃爆肚時其調(diào)料只愿吃用醋與麻醬兩樣調(diào)配的自創(chuàng)調(diào)料。 舊京時一過了立秋, 尤其在整個的秋冬時節(jié),北京人很講究吃爆肚以調(diào)補脾胃,,那幾盤爆肚入肚,,再要上一碗羊雜碎湯及兩個剛出爐的芝麻燒餅一起吃,不少老少爺們兒還會來上二兩二鍋頭,,就著兩盤爆肚慢慢品飲,,嘿,別提有多美啦,! 炙子烤肉 汪曾祺在《貼秋膘》一文中寫道:“北京人所謂‘貼秋膘’有特殊的含義,,即吃烤肉……北京烤肉是在‘炙子’上烤的?!俗印且桓桓F條釘成的圓板,,下面燒著大塊的劈柴,松木或果木,。羊肉(也有烤牛肉的,,少)切成薄片,由堂倌在大碗里拌好佐料——醬油,、香油,、料酒、大量的香菜,,加一點水,,交給顧客,由顧客用長筷子平鋪在炙子上烤……” 炙子烤肉北京人愛吃,,外國人也常常被吸引到此大快朵頤,。上世紀(jì)三四十年代,德國女?dāng)z影師海達(dá)·莫理循以及一些日本攝影師,,都曾留下炙子烤肉的珍貴影像,,日本雜志還稱贊道:“只要是訪問北平的人,都忘不了它的美味,?!?/p> 民國文豪愛吃烤肉的大有人在,梁實秋常去正陽樓吃烤羊肉,,每次都大快朵頤,。若干年后,他在山東青島任教時,,仍時常懷念,,每次想起都會饞涎欲滴,。正陽樓烤羊肉在院子里,四張八仙桌,,桌子旁是四把條凳,。烤肉的支架就架在八仙桌上,,直徑約二尺,羊肉掛在支架上,,點起下面的松樹枝子,,就開烤了。經(jīng)過松樹枝燒烤的羊肉,,散發(fā)出羊肉的焦香和松樹的清香,,很誘人。食客們就圍在八仙桌旁,,邊烤邊聊,。參與露天烤羊肉的主要是男食客,女食客一般不參與燒烤,,而是坐在正陽樓的餐廳,,等著伙計將烤熟的羊肉送進(jìn)來。 而另一位酷愛烤肉的文豪是“鴛鴦蝴蝶派”代表張恨水,,他在《說北京》的文章中,,也提到過老北京秋日的特色美食:松柴烤肉。他對此道美味感觸頗深:“現(xiàn)在街頭上橙黃橘綠,,菊花攤子四處擺著,,嘗過這異味的人,就會對北平悠然神往,?!?/p> 在張恨水看來,松柴烤肉才是真正的北方風(fēng)味,。吃這道美食,,不僅要嘗其味,還要領(lǐng)略其中的意境,。這道菜當(dāng)年在北京太流行,,大飯館有,小餐館有,,即便是街邊的小攤上也有,。張恨水顯然更喜歡吃路邊攤,“同時可以圍了六七個人吃,。大家全是過路人,,誰也不認(rèn)識誰,。可是各人在甑上占一塊小地盤烤肉,,偶然交上一句話:‘味兒不壞,!’于是做個會心的微笑?!币簿褪沁@么接地氣兒的作家才能寫出如此膾炙人口的平民文學(xué),。 銅鍋涮肉 北京秋冬美食之首的涮肉那是更不必說了。清末民國時期,,四九城內(nèi)外以火鍋涮羊肉聞名的飯館達(dá)數(shù)十家,。舊京時這些經(jīng)營涮烤肉的店鋪都在門前設(shè)有“烤涮”兩字的門燈,或在門前放置一個很大的“涮”字招牌,,秋風(fēng)一起,,滿街“涮”字,成為老北京獨特的景觀,。 舊京時前門外肉市的“正陽樓”曾經(jīng)是最火的涮肉館子,是著名的“八大樓”之一,。《舊都文物略》中曾載:“正陽樓切肉者為專門之技,,傳自山西人,,其刀法快而薄,片方正,?!睎|來順從一個小粥鋪后來居上,成為京城著名涮肉館,,據(jù)說就是挖走了正陽樓的切肉師傅,。 舊時講究的涮肉館,一定要用內(nèi)蒙古錫盟地區(qū)西塢鎮(zhèn)的大尾巴綿羊,,而且必是公羊剛斷奶時就閹割的羯羊,,才能不帶任何腥膻異味。涮肉只用“上腦”,、“小三岔”,、“大三岔”、“黃瓜條”,、“磨檔”五個部位,,要求切出的羊肉片長約13厘米,寬約3.3厘米,,厚0.9毫米,,其薄如紙,擺在青花瓷盤里,,晶瑩剔透,,肉片紅白相間,,界限分明,還能隱約透出青花瓷的花紋,,瘦肉片像盛開的牡丹一樣鮮紅,,肥肉片潔白如玉?!氨∪缂?、勻如晶、齊如線,、美如花”被稱為切羊肉的最高境界,。 季羨林先生最愛涮羊肉這一口。對他來說,,北平是個魂牽夢縈的地方,,1946年9月21日,,他在日記中寫道:“九點五十分到北平,,我在黑暗中,看到北平的城墻,,不知為什么,,忽然流下淚來?!?月24日,,他在日記中寫道:“到大陸銀行,領(lǐng)出稿費,,到市場去買了個熱水壺,,就到東來順去吃飯,羊肉做得真好,,心中大樂,,真覺得北平是世界上最好的住家的地方了?!?天后,,季羨林又請朋友去吃了涮羊肉。他在日記中寫道:“六點我們到東安市場去,,我請他們吃涮羊肉,,已經(jīng)十幾年沒有吃了,真可以說是天下絕美,?!苯^對是真愛啊,! 糖炒栗子 秋天是瓜果成熟的季節(jié),,物產(chǎn)田繞,,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攤與地攤,,和果店里,,都陳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來的水果。各種各樣的葡萄,,各種各樣的梨,,各種各樣的蘋果,已經(jīng)叫人夠看夠聞夠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聞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蘆形的大棗,,清香甜脆的小白梨,象花紅那樣大的白海棠,,還有只供聞香兒的海棠木瓜,,與通體有金星的香檳子,再配上為拜月用的,,貼著金紙條的枕形西瓜,,與黃的紅的雞冠花……同時,良鄉(xiāng)的肥大的栗子,,裹著細(xì)沙與糖蜜在路旁唰啦唰啦地炒著,,連鍋下的柴煙也是香的?!?/p> 很多民國作家都提到過北平名小吃“糖炒栗子”,,那種香味兒是直接和秋天連在一起的?!疤浅蠢踝印敝Q到底始于何時,,史籍中未見確切記載,有的說始于元代,,有的說始于清代,。清代《北京竹枝詞》中就有贊美炒栗子的詩,其中有“街頭炒栗一燈明,,榾拙煙消火焰生,。八個大錢稱四兩,未嘗滋味早聞聲”,,記述了當(dāng)時炒制栗子的場景及價錢,。 到了民國時期,糖炒栗子已成為北京四九城著名的特色美食,。老北京的糖炒栗子講究現(xiàn)炒現(xiàn)賣,,所炒制的栗子以“良鄉(xiāng)板栗”為首選。早年間多是在干果店門前壘有個爐灶,架起大鐵鍋,,然后將挑選好的生栗子與鐵砂放入鍋內(nèi)用鐵鍬翻炒,,并撒上些飴糖汁,待炒熟后倒入木箱并以棉墊蓋嚴(yán),,隨后高聲吆喝:“唉,,良鄉(xiāng)的栗子咧!糖炒栗子喲,!” 當(dāng)年東四,、西單、鼓樓,、前門,、花市、東安市場等街市上,,每逢秋冬至春節(jié)期間無不飄滿糖炒栗子甜香的味道,。尤其是前門大街還有幾家賣糖炒栗子的老字號,五牌樓南路東有“通三益”,,大柵欄西口路北有“聚順和”,,大蔣家胡同西口外路東有“信義源”,這些老字號炒出的栗子“中實充滿,,殼極柔脆,,手微剝之,,殼肉易離而皮膜不粘,。”據(jù)說,,“通三益”當(dāng)年曾專為清宮進(jìn)奉糖炒栗子,。因為袁世凱的五姨太楊氏特別喜歡吃糖炒栗子,袁世凱曾專門差人到“通三益”去買栗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