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生我誰是我?
生我之時我是誰?
來時歡喜去時悲,,
合眼朦朧又是誰?
——〈贊僧詩〉清.順治
這首偈語出自清代順治皇帝的〈贊僧詩〉。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確實如此!我們哪個人知道自己是從哪里來?又哪里知道父母未生我之前我是誰?
人的身體,,是由四大五蘊因緣和合而成,,一旦這些因緣離散,就變成另外一個人了,。人有「隔陰之迷」,,在五趣六道里流轉,換了一個身體就不知道前生后世;父母未生下我之前,,我知道什么?父母生下我以后,,我又是誰呢?
有一位禪師到施主家托,恰巧這家主人生了兒子,,恭喜道賀聲盈耳不絕,,一片喜氣洋洋。禪師卻在門口放聲大哭,。主人很奇怪地問:「我家剛剛添了兒孫,,大家都替我歡喜高興,為什么你要哭泣呢?」禪師回答說:「我不是哭別的,,是哭你家又多一個死人,。」一般人都是「生而歡喜,,死而悲傷」,,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悲?什么才是真正的喜?
生從死來,不生就可以不死,,有生才有死,。唐代詩人杜甫做了一首詩偈,里面提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后來的人對于生死長短,,除了感慨之外,,也有人因此打趣說:我年七十不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間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間過去了,算來算去只有二十五年,二十五年又受盡多少奔波煩惱!
科學家曾測算,,現(xiàn)代人可以活到一百二十歲,,但在無限的宇宙時空里,一百二十歲也是剎那即過,,更何況一般人并非都能擁有百歲高壽,,很多人在黑夜里,合眼朦朧時,,一口氣上不來就一命嗚呼了!
生之喜,,死之悲,是人之常情,,但是對一個有智慧的人而言,,他明白生命的意義,不會讓寶貴的人生倏忽蹉跎,,也不會任由自己醉生夢死,。就如佛教稱死亡為「往生」,形容人死就如同搬家喬遷,,這樣的死亡不也是可喜的事嗎?因此,,我們對生死的迷悟要警惕,面對生死時,,也要能順其自然,,處之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