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繪畫 佛教的傳入刺激了造像,、繪畫,、雕塑的興盛;出現(xiàn)第一批有歷史記載的畫家,,如曹不興,、衛(wèi)協(xié)、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等。山水畫和花鳥畫萌芽,;出現(xiàn)了專門的繪畫論著,,如顧愷之的《論畫》《畫云臺山記》,謝赫的《畫品》,,宗炳的《畫山水序》,,王微的《敘畫》等。 一.魏晉南北朝繪畫名家 (一)曹不興(三國) 最早出名的畫家,,他的畫被稱為“吳國八絕”,,有落墨為蠅的傳說。 (二)衛(wèi)協(xié)(東晉) (三)顧愷之(東晉) 字長康,,小字虎頭,。東晉畫家。精通詩文書畫,,時稱“三絕”,。擅長畫肖像,、歷史人物、道釋人物,,禽獸等等,。 他重視表現(xiàn)人物精神,尤重眼神的描繪,,認為人物畫中形體的美丑對繪畫的意義不是最重要的,,而傳神的關鍵是描繪眼睛,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他還善于以繪畫的語言刻畫對象心理特征和精神風貌,,以微小的細節(jié)襯托人物的個性和風貌,。 他傳世的作品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列女仁智圖》等。他為瓦棺寺繪的《維摩詰壁畫》被稱為“瓦棺寺三絕”之一,。 顧愷之是早期的繪畫理論家,,傳世的畫論有《論畫》《畫云臺山記》等,。提出“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重要論斷,,對中國畫創(chuàng)作及理論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女史箴圖》 該圖是顧愷之的代表作,,它據西晉張華的文學作品《女史箴》而作,?!杜敷饒D》人物刻畫生動,,是了解顧愷之繪畫風格的可靠依據,。 該畫在內容上,全畫分十二段(現(xiàn)存九段),,描繪了貴族婦女生活的片段,,意在向宮中婦女講解和規(guī)勸封建道德規(guī)范,。 在技法上,,注重用線型來創(chuàng)造繪畫的形象。線條連綿不斷,,悠緩自然,,體現(xiàn)出豐富的節(jié)奏感,如“春蠶吐絲”,、“春云浮空,,流水行地”,將戰(zhàn)國以來形成的“高古游絲描”發(fā)展到完美的境地,。
《洛神賦圖》 顧氏的代表作品,據曹植《洛神賦》而作,,描繪了一個浪漫而傷感的愛情故畫。 該畫卷以故事發(fā)展為線索,,分段將人物故事情節(jié)置于山川環(huán)境中展開,人物間的情感主要依靠人物間的相互關系的巧妙處理表現(xiàn)出來,。畫中洛神含情脈脈,若往若還,,表達出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悵情意,,體現(xiàn)了顧氏“悟對通神”的藝術主張,。 畫中用筆細勁古樸,如“春蠶吐絲”,。畫中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地交替,重疊,,交換。而在山川景物上,,無一不展現(xiàn)一種空間美,,山川樹木畫法幼稚古樸,,所謂“人大于山,,水不容泛,。”體現(xiàn)了早期山水畫的特征,。
《烈女仁智圖》 顧氏的代表作,,是據漢代劉向《古烈女傳》而創(chuàng)作,描繪歷史上有智謀,、有遠見的婦女形象,。 全圖勾線循忽超逸,富有節(jié)奏和韻律感,,衣褶處用暈染強調質感,,并通過人物的眉、眼,、嘴的微妙差別及身姿動態(tài)的描繪表現(xiàn)人物的神態(tài)和情節(jié)關系,。
(四)陸探微 擅長人物畫,畫過帝王和當代功臣,,名士肖像,,也畫有一些風俗畫與佛教圖像。他運用草書的筆勢,,形成氣脈連錦不斷的“一筆畫”,。他創(chuàng)造了“秀骨清相”的人物形象,清秀雋永,,是對崇尚玄學,,重清談的六朝士人形象的生動概括。該樣式蔚然成風,影響到了雕塑的風格樣式,。 (五)張僧繇 以繪佛教畫為主,,創(chuàng)造的形象獨具風格,被稱為“張家樣”,,是古代寺廟中影響最大的樣式之一,。他吸收了天竺暈染畫風,畫一乘寺凹凸花,,營造出強烈的立體感,。他有較強的寫實能力,摹諸王畫像,,達到“對之若面”的境地,。 張僧繇是“筆才一二,象已應焉”的疏體,;顧愷之,、陸探微是“筆跡稠密”的密體。 (六)曹仲達 來自中亞的曹國,,以畫梵像著稱,,被稱為“曹家樣”,“曹之筆,,其體稠疊而衣服緊窄”,,即所謂“曹衣帶水”?!安芗覙印备爬朔鸾趟囆g在最初傳入中國的幾個世紀里,,中外交融的藝術風格。 (七)梁武帝蕭繹《職貢圖》 (八)楊子華《北齊校書圖》 二.魏晉南北朝繪畫遺跡 (一)壁畫 《地主莊圓圖》是已知最早的紙本繪畫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是南朝時期磚畫的重要表現(xiàn)題材,。竹林七賢是指魏晉七們名士: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和王戎,。榮啟期是戰(zhàn)國著名的隱士,。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出現(xiàn)在數座南朝墓中,以南京西善橋出土的最為典型,。礎畫發(fā)揮了線條的表現(xiàn)能力,人物造型面相清瘦,,體現(xiàn)了“瘦骨清相”的審美風尚,。人物之間以樹木相隔,構圖在連慣中又相對獨立,完美在體現(xiàn)了對稱美學,。畫中八人席地而坐,,或撫琴嘯歌,或頷首傾聽,,性格鮮明,。是當時“傳神”理念的典型顯現(xiàn)。 《婁睿墓壁畫》 北齊婁睿墓壁畫保存有200多平方米,,繪畫技藝極高,。從構圖設廣場,人物形象的刻畫,,直至鞍馬,、走獸的勾描,無不顯示著北朝末期繪畫藝術的長足進步,。北齊的藝術領先于時化,,為隋唐繪畫的全面繁榮準備了條件。 《寧懋墓石刻線畫》是北朝晚期的成熟作品 《北魏漆畫屏風》 三.畫論 (一) 顧愷之《論畫》《畫云臺山記》 1. 傳神論 顧氏為最早運用“傳神”評價美術現(xiàn)象的畫家,,在《論畫》中提到“傳神寫照,,正阿堵中”,強調刻畫人物的精神面貌與氣質,。并提出“以形寫神”,,“遷想妙得”的創(chuàng)作思想?!皞魃裾摗敝敝撂拼€被作為人物畫的主要審美標準,。 2. 遷想妙得 即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作者必須通過聯(lián)想,,移情,,想象等心理活動獲得主客體間的情感體驗,神思交融,,達到傳神境界,。 3. 以形寫神 強調人物畫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氣質。但“傳神”必須通過一定的形象表現(xiàn)出來,。以達到形神兼?zhèn)洹?/p> 顧氏認為臨摹要對原作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自然而精準地再現(xiàn)。他對繪畫的一般性認識提高到理論的高度,,從而開創(chuàng)了中國古代藝術理論研究的領域,。 (二) 謝赫《畫品》 第一部對繪畫作品、繪畫作者進行品評評的理論專著,,開創(chuàng)了史實與理論相結合的體例,。 1. 指出繪畫的社會功能是“明勸誡,,著升沉”,闡明了品評繪畫的教育功能和藝術標準,。 2. 提出藝術的標準:“六法” 氣韻生動,,是反映人物精神,性格的最高準則,。骨法用筆,,是描繪外表造型的筆法要求。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分別是形體、色彩,、構圖的要求,。傳移摹寫是臨摹與復制的要求。六法作為整 個中國畫創(chuàng)作和批評的綱領,,有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 (三) 宗炳《畫山水序》 1. 認為可通過山水形象,領悟虛遠的“道”,。 2. 提出“臥以游之”,、“應會感神”,內心感于物而引起創(chuàng)作激情,?!皶城檎f”,強調藝術家的想象活動,,與后世追求“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有著一脈相承的關聯(lián)。 (四) 王微《敘畫》 強調繪畫要有“情致”,,反映畫家對自然山水娛情作用的認識,。 (五) 孫暢之《述畫》 第一部傳記體畫史著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