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米其林指南 2018 》正式發(fā)布,。這次是米其林指南發(fā)布其在中國內(nèi)陸后的第三個上海榜單,也算是上海餐飲界一大盛事,。吸收了在廣州被質(zhì)疑的教訓(xùn)之后,,這次米其林在上海算是學(xué)乖了,公布的名單也算正常,。起碼有1家獲得三星,、8家獲得兩星、25家獲得一星,。
上次米其林在廣州發(fā)布《廣州米其林指南 2018 》,,孤單君顧著批評米其林,忘記給大家科普,。這里首先給大家科普一下,,在米其林餐廳的評選中,不同星級所代表的水準也不同:
名單如下: ??? 三星餐廳 Ultraviolet
?? 二星餐廳 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 ,、喜粵8號 ,、L''ATELIER de Jo?l Robuchon 、唐閣(三星降為二星),、新榮記(南陽路),、逸龍閣 、雍福會 ,、御寶軒
? 一星餐廳 Bo Shanghai,、菁禧薈、艾利爵士頂層餐廳,、大董(環(huán)貿(mào)iapm),、大董(越洋廣場)、Il Ristorante (寶格麗酒店),、吉品軒,、Le Comptoir de Pierre Gagnaire、鵝夫人(莘莊),、鹿園,、Phénix、福和慧,、家全七福(嘉里中心),、老正興(黃埔)、利苑(國金中心),、利苑(環(huán)貿(mào)iapm),、迷上海,、南麓·浙里(四川中路)、蘇浙總會 ,、泰安,、Taian Table、新榮記(上海廣場),、雍頤庭,、Jean-Georges、甬府,、大蔬無界(外灘)? ▲ 圖為本次摘得三星桂冠的餐廳「Ultraviolet」里的出品(來源:網(wǎng)絡(luò)) 還有必比登美食推介餐廳26家,,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有1家連續(xù)兩年獲得三星的餐廳唐閣,,今年掉出了三星,。
這次,米其林雖不至于“重新洗牌”,,也算是有爆點,。
第一個爆點就是來自香港連續(xù)蟬聯(lián)兩年三星的唐閣被降星了。據(jù)說,,在昨天頒獎的時候,,唐閣的領(lǐng)獎人都頂著一張黑臉。
對于一家走高檔路線的餐廳來說,,降星甚至比沒被評上還要糟糕。根據(jù)《The New Yorker》的統(tǒng)計,,在米其林指南里面每掉一顆星星,,餐廳的訂位率就會下降25%。 ▲ 圖為唐閣餐廳的出品(來源:網(wǎng)絡(luò))
去年,,孤單君去上海,,就專程去唐閣了。唐閣餐廳是主打粵菜的,,招牌菜是三蔥爆龍蝦,、遼參及黑椒野菌炒和牛等高級料理,還有其他廣式點心和燒味也很好吃,。除了去年年底被爆出主廚主動離職,,也沒有什么負面新聞,過去一年,,沒人知道唐閣經(jīng)歷了什么,。
畢竟,作為普通工薪階層,,人均1236元的餐廳,,一年去一次,已經(jīng)很不錯了。 ▲ 圖為唐閣餐廳的三蔥爆龍蝦(來源:網(wǎng)絡(luò))
然后,,第二個爆點,,就是新榮記南陽路店驚喜晉升二星。新榮記是一家以燒野生鯧魚,、黃魚年糕,、臨海扁食等浙江臺州菜為主的餐廳,然后附以黑松露鵝肝包,、烤乳鴿等特色粵菜,。
這家餐廳,據(jù)說還是首開餐廳砌池子養(yǎng)海鮮的先例,。大概是被食材的新鮮感動了吧,,于是今年榮升二星。
▲ 圖為榮獲二星的新榮記南陽路店(來源:網(wǎng)絡(luò)) 上海米其林指南,,上海本幫菜居然沒多少家加上榜,?米其林評判中國菜專業(yè)嗎?
看回前年的米其林指南,,上海的米其林指南,,上海的本幫菜和江浙菜居然沒有優(yōu)勢,2017年唯一的三星級是頒給了主打粵菜的唐閣,。今年的唯一三星級的Ultraviolet則是完全的西餐廳,。
這兩年,因為米其林選了這么多外地菜系,,也被當?shù)夭簧俪载浿敝高@份指南名不副實,。
▲ 圖為一星餐廳雍逸庭的菜式(來源:網(wǎng)絡(luò)) 現(xiàn)在看回來,雖然上海不像之前廣州那次這么慘淡,。至少也有一個三星餐廳,,米其林評判中國菜,真的專業(yè)嗎,?就像之前廣州只有一家一星餐廳一樣,,也不代表廣州在吃方面全面落后于中國其他大城市。上海菜沒上三星,,就能代表上海不行嗎,?
但話說回來,咱國人怎么吃中國菜,,中國菜怎么才算好吃,,難道還需要外國人來指導(dǎo)?米其林指南也不過是一本指南,,不需要被過分神化,,也不需要過分介懷,。其實,只要我們牢牢抱住觸手可及的美食,、樂于分享,,這就是生活本質(zhì)。
▲ 圖為一星餐廳大菜無界的蔬菜料理(來源:網(wǎng)絡(luò))
不是中國菜不行,,而是中國餐飲文化,,與米其林價值不搭
對比日本,在亞洲各國美食中,,米其林偏好日餐,,在東京,評選出的12家三星級餐廳中就有9家是日本料理店,,《東京米其林指南》也成了米其林在亞洲本土化最成功的例子,。這跟日本料理本身講求少而精,就很符合米其林標準有關(guān)系,。
再對比香港,,去年在香港的評級中,在香港的6家三星餐廳中,,也只有唐閣和龍景軒屬粵菜館,,其余都走雜糅風(fēng)的中國菜和外來的西餐廳日本料理。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主打高檔料理,,講求食材高級,擺盤精致,,推出的菜肴所需烹飪技巧,,然后餐廳摘星的可能性就越高。
再對比北歐,、南美、東南亞等帶有極強地域色彩的菜系,,早已成為西方食客追捧的對象,。但世界對于中餐、對于上海菜的理解,,仍停留在小籠包,、Panda Express、左宗棠雞芥蘭牛,、吃魚要吐骨頭的層次,。很多上海人津津樂道的美食,包括美食后面隱藏的深意,,老外根本一無所知,。
▲ 圖為一星餐廳泰安門的菜式(來源:網(wǎng)絡(luò)) 按照米其林的評選標準,,其實能讓外國食家接受并認為能進入米其林的高級中餐料理,仍然是鳳毛麟角,。
米其林又豈會懂,,上海菜里的人生哲理,比如“咸豆?jié){”,,不要試圖讓所有人都喜歡你,,因為不可能,也沒必要,,懂你的自然會懂你,。
又比如說做人,就像“南翔小籠”,,臉皮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太厚,沒得人愿意理你,;太薄,,就只能任人啃噬了。再比如說,,生活就像“三鮮小餛飩”,,要細細品味琢磨,才能有所收獲,。
正如我們廣州的食評家莊臣說過“到底什么是廣州人的味道呢,?是食物的味道,還是里面所包含的人情味,,或許把這些味道放在一起,,才是百味廣州”
同理,到底什么是中國人的味道,?把食物的味道,,和里面所包含的人情味,放在一起,,才是我們的百味中國,。
▲ 圖為一星餐廳利苑(國金中心)的菜式(來源:網(wǎng)絡(luò)) 當然,米其林的指南,,能有助于中國菜在全球美食版圖上重新崛起,,能幫助更多好的、地道的中餐館站上國際舞臺,,讓更多人了解和嘗試更廣泛意義上的中餐,。
不過,中國菜走向世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誰說不上榜,、沒有星就不是好餐廳了呢?對于食客們來講,,好吃,、吃得開心就足夠了。不管有沒有米其林指南,,每個人心里肯定都有屬于自己的一份榜單,。
畢竟吃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個人的事。畢竟,,你有你的標準,,我有我的舌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