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學(xué)《論語》9.26子罕篇——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原文】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span>
【白話】 孔子說:“三軍雖眾卻能奪取其將帥,,匹夫立志卻難以改變其志向。”
【釋詞】 三軍:周朝時,,大國諸侯擁有三軍,。 奪:喪失,奪取,。鄭汝諧:“可奪者,,所主在人;不可奪者,,所主在我,。” 帥:將帥。 匹夫:謂庶人也,,即普通人,。《注疏》:“士大夫已上有妾媵,庶人賤,,但夫婦相匹配而已,,故云‘匹夫’。”
【先賢精義】 《論語注疏》曰:此章言人守志不移也,。 孔安國曰:三軍雖眾,,人心不一,,則其將帥可奪而取之。匹夫雖微,,茍守其志,,不可得而奪也。 《論語正義》曰:三軍之帥,,以人為衛(wèi),,故遇強敵,可覆而取之,。匹夫守志,,志有一定,不可得而奪也,。 蔡節(jié)曰:此章言三軍之帥尚或可奪,,以明匹夫之能守其志,終不可得而奪耳,。 鄭康成曰:匹夫之守志,,重于三軍之死將者也,。 侯氏曰:三軍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帥可奪而志不可奪,,如可奪,,則亦不足謂之志矣。 康有為曰:立志,,為學(xué)者第一事,。志不立,則天下無可為者,。 劉宗周曰:志,,氣之帥也。氣之剛大,,塞天地,,配道義,皆志為之,。今人只無志者多,,恁地鶻突;若志一立,,天地鬼神避之,,何奪之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皆此志也,故曰“志立而學(xué)半”,。 張栻曰:志者,,中有所主也。此所謂志,,謂守其道而不渝,,如虞人非其招不往之類是也。若守任私意,,而不知徙義,,則是失其所主,謂之“任意”則可耳,,非志也,。 陳祥道曰:三軍之所恃者,帥也,;匹夫之可守者,,志也。以匹夫視三軍,,不若三軍之眾,;以帥視志,不若志之固,。蓋見善明,,然后用心剛;用心剛,,則心之所之者其銳不可挫,,其固不可攻。故首陽之饑不能降伯夷之志,,齊之卿相不能動孟子之心,,此《儒行》所謂“身可危而志不可奪”。孟子曰:“志,,氣之帥也,。”氣之帥本諸天,三軍之帥本諸人,。本諸人者易奪,,本諸天者難奪。此士所以貴尚其志也,。 錢穆曰:自子在川上章起,,至此十章,皆勉人為學(xué),,然學(xué)莫先于立志,。有志則進,,如逝川之不已;無志則止,,如為山虧一簣,。故凡學(xué)而卒為外物所奪,皆是無志,。 《四書解義》曰:此一章書是孔子勉人立志也,。凡士君子,必先立志,。志于道,,志于仁,皆志也,。所志一定,,方能為圣為賢,至于有始有卒,,終不可得而奪,。士君子只在立志,所志既定,,則“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謂大丈夫者,,如是而已,。
【本章參考書目】 《論語集解》《論語義疏》《論語注疏》《論語集注》《癸巳論語解》《論語意原》《論語學(xué)案》《論語集釋》《論語全解》《論語集說》《論語新解》《論語注》《論語正義》《四書通》《四書解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