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文筆峰塔
年代:明萬歷三十七年(1609),;形制特點:八角九層樓閣式磚塔,高37米,;現(xiàn)狀:2013市保
文筆峰塔,,又稱回軍塔,位于晉城市城區(qū)東北鐘家莊辦事處文峰社區(qū),,坐落在晉城火車站西南側文筆峰寺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塔始建年代不詳,,明萬歷三十七年(1609)重修,。由澤州知州鄭際明,以及司政判官,、吏部等同建,。塔位于晉城的東南,風水上說:塔在巽(東南方向)峰則文運勝。此塔以五行,、八卦,、九宮等周易數(shù)理布局,屬風水塔,。塔系石基磚身,,八角九層,高三十七米,。巨石為基,,塔門石額上刻“天開文運”。塔下層立有 明萬歷三十七年石碑一通,。青磚砌身,,自上而下,逐層內收,,各層塔檐以青磚迭砌外伸,間隔飾有龍頭磚雕,,上部被覆硫璃瓦,,布局協(xié)調,結構精巧,。塔內夾墻有磚石蹬道,,盤旋而上,每層塔室內設有神龕,。通過塔室門窗,,近可鳥瞰澤州全貌,遠可眺望晉豫山河,。 塔于2009年列為晉城城區(qū)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列入晉城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資料: 晉城筆峰寺相傳與五臺山同源是五臺山文殊菩薩在山西最南方的度化道場,。據傳,,筆峰寺始建于唐朝初年,并與五臺山同源,,是文殊菩薩在晉南的度化道場,,只是后經歷朝代更迭,天災戰(zhàn)火而毀廢,。但文筆峰塔建于明代,,晚于寺院近千年,應與寺院本無關系,。今天的筆峰寺在主持果旺法師和果學法師的相繼弘法下,,如愿得以重建。從1992年開始至今,,形成了上下兩個寺院建筑群,。下院為傳統(tǒng)中原佛寺格局,,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天中天殿等,上院則在文筆峰塔周圍,,突出文殊菩薩道場特色,,建設大智度殿、祖師殿,、武圣殿,、觀音殿與地藏殿。(文字:新浪博友·翌新) 圖片資料:博陵,; 澤州老鄉(xiāng)俱樂部,;愛浮屠;瓶底兒
晉城文筆峰塔欣賞 一,、全景圖
二、建筑結構圖
三,、建筑細節(jié)
明萬歷三十七年立碑 四,、塔內結構及細節(jié)
附:筆峰寺 大殿(當代仿古) 新修建落成的筆峰寺內大智度殿;夢溪逸云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