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金州有八景,,皆為風(fēng)景名勝之處,,稱為金州八景或金州古八景。清末金州廳附生,、鄉(xiāng)土詩人鄭有仁以詞牌唐多令填詞,,描繪了金州八景的每一景。具體的八景如下: 響泉消夏(響水觀):響水觀是大黑山古建筑群中最負(fù)盛名的道觀,。在正殿后土殿右側(cè),,有一深40余米的天然洞穴瑤琴洞,洞的深處有泉水自石罅間涌出,,在洞內(nèi)泠泠作響,。泉水清澈甘洌,沁人心脾,。 朝陽霽雪(朝陽寺):朝陽寺位于大黑山西麓,,始建于明代。寺院所處位置山明水秀,,前后山門建于兩丘之間,,而殿堂則建在后山陽坡之上,負(fù)陰抱陽,,即使數(shù)九隆冬,,仍和暖如春。冬日飄雪初霽,,銀光素裹,,樹木、山門,、禪房,、殿堂愈顯妖嬈奪目。 山城夕照(卑沙城):山城指卑沙城,,為高句麗所筑,,在大黑山山脊上沿中南二峰逶迤十余華里,巍然屹立,蔚為壯觀,。如果太陽西落,,站在城頭眺望,山城輪廓更加分明,,莽莽田野,,浩瀚黃渤兩海,暮色中更渾厚,,更深遠(yuǎn),。 南閣飛云(觀音閣):南閣即觀音閣,系佛教古剎勝水寺的一部分,,位于大黑山東北部半山腰,。在此憑欄遠(yuǎn)眺,層巒疊翠,,如遇夏雨初晴或山雨欲來之際登臨南閣,,有云霧翻卷腳下,飄然若入仙境,。 佛洞滴泉(古佛洞):古佛洞又名夢真窟,,位于金州北屏山,由一座天然溶洞開鑿而成,,其歷史可追溯至南北朝時期,。洞內(nèi)有石佛,洞穴上方有泉水,,滴落于佛像前,,斜陽西下,光映洞內(nèi),,水滴光彩耀眼,。 龍島歸帆(龍王廟):龍王廟位于金州西海岸邊,西面靠海的房間開有一窗,,依窗遠(yuǎn)眺,,煙波浩淼,漁帆點(diǎn)點(diǎn),。每當(dāng)魚船離港或遠(yuǎn)航歸來,,廟內(nèi)便香煙裊裊,誦聲低吟,,不絕于耳,。 兜率晨鐘(玉皇廟):玉皇廟為金州古城西門外一處廟宇。兜率晨鐘描寫的是玉皇廟香煙裊裊,、晨鐘悠揚(yáng)時的景色,。 鯨臺吊古(釣鯨臺):釣鯨臺是一塊長,、寬、高各有兩米的方形巨石,,石頭正面鐫有“釣鯨臺”三個大字,有仙人坐在石上垂釣長鯨的傳說,。在此處面山臨海,,可以感悟滄桑巨變,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世事的變遷,,金州古八景中的兜率晨鐘和鯨臺吊古已不存在。2012年9月,,金州新區(qū)又評選出了金州新八景,,也叫金州旅游八景。金州古八景現(xiàn)存的六景中,,龍島歸帆落選,,其余五景入選。另外,,金石灘,、小黑山、城山頭入選新八景,。這樣,,入選的金州新八景有:響泉消夏(響水觀)、朝陽霽雪(朝陽寺),、山城夕照(卑沙城),、南閣飛云(觀音閣)、佛洞滴泉(古佛洞),、金石奇觀(金石灘國家地質(zhì)公園),、鷂嶺翻身(小黑山)、城山曉日(城山頭),。新入選的三景具體如下: 金石奇觀(金石灘國家地質(zhì)公園):金石灘國家地質(zhì)公園景區(qū)中有震旦系地層,、海蝕地貌等8億年來形成的地質(zhì)奇觀,包括石猴觀海,、猛虎回頭,、玫瑰石、海龜上岸,、恐龍?zhí)胶?、貝多芬頭像、將軍石,、虎嘯崖,、大鵬展翅,、九龍壁、蟹將出洞,、刺猬覓食,、龜背石、神龜尋子,、層艷疊彩等景點(diǎn),。特別是位于鰲灘園的龜背石,被譽(yù)為天下第一奇石,。 鷂嶺翻身(小黑山):小黑山山勢巍峨險峻,,山路崎嶇陡峭,山頂風(fēng)光秀美,。四五月間野杜鵑盛開,,紅遍山野。臨近主峰,,有一小廟藏于山崖之下,,廟宇旁邊山石險峻。想從這兒往上攀登,,必須爬兩步再猛一翻身,,雙腳蹬住石頭,才可爬上山崖,,到達(dá)頂點(diǎn),,故稱“鷂子翻身”,新八景中演化成“鷂嶺翻身”了,。 城山曉日(城山頭):城山頭山城曾為遼金時期軍事古城址,,如今古城殘?jiān)砸老】梢姡鋿|,、南,、北三面環(huán)海,僅西面由狹窄的地峽與陸地相連,。城山頭國家級自然保護(hù)區(qū)擁有晚元古代震旦紀(jì)地層和典型的海濱巖溶喀斯特地貌景觀及地質(zhì)遺址,,石林千姿百態(tài)。
對于金州古八景和新八景,,除了已不存在的兜率晨鐘和鯨臺吊古外,,以前都發(fā)過專題文章,這里只是一個歸集和綜合介紹,。
響泉消夏
朝陽霽雪
山城夕照
南閣飛云
佛洞滴泉 金石奇觀
鷂嶺翻身
城山曉日
龍島歸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