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果,、搶果 紅繩綁梁 立 柱 上正梁 2016年12月25日,,是黃道吉日。因工作關系,,我觀摩了黃石寺起厝上梁儀式,。雖說是寺廟造屋上梁,卻也完全依照客家上梁的儀式,。在整個上梁過程中,,最吸引我的是木、瓦匠師傅們以喊唱的形式說出的喜話,。 所謂的客家,,既是一個漢族民系的稱謂,也是一個文化層面的概念,。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南方漢族移民群體中的一類,,客家民系是廣東、福建,、江西,、廣西、臺灣等地原住民的主要組成部分,??图胰耸鞘澜缟戏植挤秶鷱V闊、影響深遠的漢族民系,,其形成的客家文化,,既繼承了古代正統(tǒng)漢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如嶺南,、蠻夷等)土著文化,,有古代漢民族文化活化石之譽。 說喜話,,又叫說好,,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图胰藭f喜話,、善說喜話,都是以喊唱的方式說出口的,。人生有三件大事:娶妻,、添丁,、造房子。遇著這三件大事,,當然要喊喜話祝福添彩,。 這些喜話一般為七字句,也有十字句,,句中偶有襯詞,,大體押韻。如建新房,,從開工備料到完工進宅,,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喜話,。從民俗學角度看,,說喜話是民間歌謠中的一種儀式歌,從中既可以看出客家人建房時的習俗,,也可以看出建房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祈福祛災的心態(tài);從宗教學角度看,,說喜話其實是道教符咒中的一種,,同樣也具有祈福祛災的涵義。 造屋上梁,,要定吉日良辰,,多選在清晨旭日東升或正午艷陽高照之時。上梁前,,木匠師傅對房子的正梁要完成照梁,、澆梁兩道儀式。照梁,,是在兩個篩子的正面貼上斗方紅紙,,紅紙上寫有“吉星高照”字樣;篩子的反面插上三根蘆柴花,,謂之“辟邪劍”,,篩眼謂之“千里眼”,取“識別妖魅,、予以斬盡”之寓意,。照梁儀式由木匠師傅主持,兩位木匠師傅各持一篩,,順時針繞梁跑一圈,,跑到正梁兩端后,從篩眼里相互對視,,再看一看正梁,,然后把篩子掛到東,、西兩面山墻頂上。此時,,木匠師傅喊唱一段喜話: 八寶地上砌華堂,,今日吉時來照梁。 金篩一對兩邊豎,,大紅福字貼中央,。 金篩好比團圓鏡,照得金梁放金光,。 辟邪寶劍東西鎮(zhèn),,保我主家福壽康。 照梁儀式帶有古代符咒的意味,,因其迷信色彩太濃,,現(xiàn)今好多人家已免除此程序。 澆梁,,是在一只錫壺里灌上酒,,用紅紙塞住壺嘴。待吉時一到,,即拔去紙塞,,由木匠師傅把酒澆到正梁上。一邊澆,,一邊說喜話: 美酒澆到木龍頭,,主家世代出諸侯。 美酒澆到木龍眼,,主家八把珍珠傘,。 美酒澆到木龍角,主家住上蓬萊閣,。 美酒澆到木龍口,,主家笑唱神仙歌。 這兩道程序做完后,,便開始上正梁了,。東山墻上站一位木匠師傅,西山墻上站一位瓦匠師傅,。木,、瓦匠師傅各放下一根用紅帶纏著的麻繩,此繩叫做“龍繩”,。東家在下面接“龍繩”,,這叫“接寶”。 系好正梁后,,木,、瓦匠師傅從兩端同時向上拉,,一邊用力拉,一邊說著喜話: 金梁系在半空中,,搖搖擺擺成金龍,。 我問金龍哪里去,一心要登紫微宮,。 兩條玉龍盤玉柱,,兩只鳳凰棲當中。 一片紅云請玉皇,,保舉主家成富翁,。 正梁準確地放到預定的位置上后,木,、瓦匠師傅用千斤錘(一對木錘)在其上敲打三下,,接著木匠師傅先開口說喜話: 日出東方喜洋洋,寶地上面建華堂,。 前面砌的狀元府,,后面造的宰相堂。 東面筑的金銀庫,,西面建的積谷倉,。 鳳凰不落無寶地,諸侯出在你府上,。 木匠師傅剛說完,,瓦匠師傅接著說: 紅的綾,,綠的綢,,前檐拉到后檐頭。 多子多福又多壽,,大富大貴度春秋,。 糕粽饅頭白如銀,散給前鄰共后鄰,。 四鄰和睦家道旺,,越富越貴越康寧。 木,、瓦匠師傅在說喜話的同時,,將親友們送來的紅布從正梁上高高地披掛下來,挽成的金花高高地系在正梁頂端,。木,、瓦匠師傅每說一句喜話,下面圍觀的鄰居和親友要高聲附和喊一聲“好,!”喜話不斷,,叫“好”的喝彩聲也不斷,。接著,東家開始放鞭炮,,木,、瓦匠師傅就在正梁上面將早已準備好的花生、糖果,、米糕,、硬幣等物品撒向人群,眾人便上前爭搶,。爭搶并不是真搶,,而是湊湊熱鬧,增添喜慶氣氛,。搶不到也不要緊,,東家會主動地送上幾把花生、糖果,、米糕等物品,,一定不會讓鄰里和親友空手而歸。 此后,,木,、瓦匠師傅把千斤錘掛在堂屋的正梁上,用以鎮(zhèn)宅,。木,、瓦匠師傅下來后,東家要給木,、瓦匠師傅分發(fā)喜錢,。上梁儀式便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當晚,,東家要辦上梁酒,,以示慶賀。 在整個上梁儀軌中,,出現(xiàn)最頻繁的一個彩詞就是“伏以”,,它是喜話的導入詞,師傅們只要張口,,必定喊“伏以”,。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彩詞各不相同,,有“伏以”“伏意”“伏乙”“伏義”“佛意”“佛爺”“福來”“福也”等,。也許是各地方言發(fā)音差不多,但寫法各異,。 據(jù)王有軍在《民間建房“上梁”喝彩習俗探究》中說,,“伏以”究竟以哪個詞為準,?又是什么意思?人們眾說紛紜,,各有說法與出處,。目前至少有三個版本。 民間版本,。伏以是魯班的大徒弟,,上梁喝彩之所以開頭一定要喊“伏以”,而不喊木匠鼻祖魯班,,是因為魯班內心有愧于伏以,,因而尊徒為師,先喊“伏以”的名號,。 據(jù)說,,在魯班眾多徒弟中,數(shù)伏以悟性最高,,不管什么木工活,,只要魯班稍稍點撥,就能做得像模像樣,,備受魯班的關注,,再加上伏以為人誠懇,禮數(shù)周到,,頗受師娘的疼愛,。 一天,師娘見伏以悶悶不樂,,便問怎么回事,?原來魯班要考量眾弟子技藝,讓他們三天內交出作業(yè),,明天早上就要交驗,。伏以說:“我做的木馬不會走,,師傅做的不但會走,,還能騰云駕霧?!?/p> 師娘笑道:“你這個楞頭青,,不懂可以問師傅啊,!” “問過了,,師傅讓我自己琢磨,以示公平,?!?/p> 師娘愛徒心切,,便說:“這樣吧,晚上我來幫你問清楚,,你躲在床底仔細聽,。” 晚上睡覺前,,師娘問魯班:“你那幫徒弟學得怎么樣,?” “都不錯,尤其是伏以,,絕頂聰明,,說不定過幾年就要超越我了。真是后生可畏??!” “有那么厲害?,!聽說他做的木馬也是呆頭呆腦,,連動都不會動?” “你知道為什么不會走,?那里面可大有訣竅,。” “你還藏著什么訣竅,?” “木馬做好后,,在每個關節(jié)處用斧頭敲一下,念個符咒才行……”并把咒語也說了出來,。 半夜里,,伏以趁魯班睡著了,溜出房間,。依師傅之法,,木馬也能騰云駕霧。 魯班點驗后,,滿腹狐疑:這個訣竅從來沒跟徒弟講過,,只是昨晚娘子問起,與她說了,。莫非娘子與伏以…… 不久后,,魯班在給人上梁喝彩時,趁伏以不備,,口念咒語,,用五尺桿一比劃,令伏以跌下屋頂,摔死了,。誰知伏以因冤氣太重,,不能往生,整天糾纏魯班,。 后來,,魯班從娘子那里了解到事情的真相,才知道自己錯怪了徒弟,,懊悔不已,。為化解冤氣,魯班在上梁喝彩時,,便尊徒為師,,先高喊一聲“伏以”(客家話中,“伏以”與“徒弟”諧音),,以示歉意和紀念,。這個規(guī)矩,木匠師傅代代相傳,,傳到現(xiàn)在,。 伏以是魯班的徒弟,其說法僅存于民間,,史料中并沒有確切記載,。明代古籍《魯班經匠家鏡》中載有“伏以”一詞,但并非是人名,。因此,,從史料上看,伏以是魯班的徒弟,,應該只是一個傳說而已,。 專家版本。有研究者認為,,“伏以”一詞最早見于道教和佛教,,是宗教用詞。伏,,指俯伏下拜,;以,指稟事陳情,。 “伏以”一詞在古代史料中并不鮮見,。如道教疏文中,,主要為信徒向神明祈告時使用,,有“躬身俯地”之意,如:“伏以,,伏以青玄御運,,敷慧露以流滋,;黃籙開圖,耀慶云而飛灑,。金簡煥龍符之秘,,瑤圖開鳳笈之奇……”再如,古時官員向皇帝上奏折:“伏以皇帝陛下,,浚哲文思,,含宏光大,智周萬物,,日辟四方,,既容能改之非,許降自新之恕,,將功補過,,舍短從長,矧茲近代相持,,豈足深機遠料……”(《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襲列傳二》再如,,韓愈《論佛骨表》:“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p> 從以上情勢分析,,民間上梁請求神靈庇佑時,套用“伏以”一詞,,是極好理解的,,也是說得通的。伏,,本是狀詞,,意思指像狗一樣地趴在地上,引申為“依從或服從于”,。它表現(xiàn)了百姓對神明的一種敬畏,,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表達了喝彩者代表東家虔誠地向天上神靈和魯班祖師祈禱,,請求賜福施恩,、庇護保佑的意思。 地方版本,。江西,、浙江一帶,民間上梁喝彩時也有喊“福來”“福也”的。據(jù)調查推測,,“福來”“福也”之語應該是由“伏以”一詞演化而來,。這其中緣故,有兩層因素,。 一方面,,緣于發(fā)音相似。江西,、浙江兩省交界,,地域相連,民間往來頻繁,,語言發(fā)音上有些相通,。“伏以”的發(fā)音與玉山,、常山,、江山、衢州等地方言中的“福來”“福也”非常相似,。由于早前民間工匠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喝彩詞大多采取口口傳授的方式,“伏以”一詞在日常生活中又不常見,,以訛傳訛,,“伏以”變成了發(fā)音相似的“福來”“福也”,可能性極大,。 另一方面,,緣于寓意吉祥?!胺浴钡闹C音詞有許多,,人們選擇了“福來”“福也”,其主要原因還在于“福來”與“福也”寓意福氣多多,、幸福美滿,,符合老百姓的審美觀。上梁吉時,,華堂之上,,工匠一句又一句的“福來”“福也”彩詞,仿佛在召喚五福臨門,,定然令東家喜笑顏開,,心花怒放。 整個程序結束后,,我找到了做大木的肖師傅,,問他這些彩詞喜話他還說得完整嗎,?他說,現(xiàn)在已經說不完整了,,他所說的,,是從前跟師傅學的,,再往里邊加些祝福的話,。他說,古時建房喊的喜話是很全的,,不過現(xiàn)在基本上已經失傳了,。 聽了他的話,我更加覺得,,收集整理出一套較為完整的喜話,,做為資料記錄很有必要,可以讓后人記住這些行將消逝的民俗文化,。還好喊喜話的大都是客家人,,所說的喜話也大體相同。于是寫了這篇文字,,算是收集整理,。 (童楊 文/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