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們班的名人錄,,即情況調查表,。兩年前的了,還在不斷修改完善中,。)
(每個人自己設計的名牌,。這個名牌要保存好,家長會也可以用,,上課還可以用,,有機會我會詳細講講它的妙處) (準備好課件)
教師自我介紹
最好幽默一點,拉近師生距離,。也可以有文采一點,,總之,體現(xiàn)自己的風格,,能夠讓學生記得就好,。 學生自我介紹組織形式:(三選一) 1、按照學號依次上臺,; 2,、抽簽的形式(抽過的名字不要放回); 3,、擊鼓傳花的形式(傳個布娃娃之類的都可以),。 介紹內容:
(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兩個游戲就足夠了,否則時間來不及) 游戲規(guī)則: 1.把名字和人臉對號入座,,看誰記的名字最多; 2.老師來指定A同學,,其他學生猜A同學的名字,; 3.獎勵:得分最多的同學獲得當日“最強大腦”稱號,并滿足他一個小愿望,。
游戲規(guī)則: 1.出示動物:小貓、小狗,、小羊,、猴子、大象,、獅子,; 2.選出你最喜歡的動物,模仿它的叫聲和動作; 3.喜歡同一種動物的同學,,一邊模仿一邊聚在一起,不準說話,; 4.聚在一起的同學相互介紹,,說一說自己最喜歡這個動物的理由。
游戲規(guī)則: 1.教師指定1-12的位置,,出生在同一個月份的同學按照指定的位置聚在一起; 2.同一個月份的同學互相介紹,,并說出具體出生日期,; 3.再說說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
游戲規(guī)則:
2.找到和自己A項特點相同的“寶”(人),和他聊一聊你們共同的特點,,請他簽名,。 3.尋找下B項,以此類推,,可以不按照順序,。 4.老師隨機挑選兩對“寶單”,請他們介紹自己相同的特點,,并說說活動感悟,。
游戲規(guī)則: 1.參與者三人為一組,,其中兩人雙手舉起搭建一個“小木屋”,,另一個人扮演“小松鼠”,蹲在“小木屋”里。 2.根據(jù)主持人的口令變化: (1)“松鼠搬家”——“小松鼠”調換到其他的“小木屋”,。 (2)“樵夫砍柴”——搭建“小木屋”的兩個人分開,,尋找新的“樵夫”,搭建新的“小木屋”,。 (3)“森林大火”——“小松鼠”可以變成“樵夫”,,“樵夫”可以變成“小松鼠”。 3.主持人不斷變化口令,。在活動中一開始安排2只無家可歸的“小松鼠”充當競爭角色,,這樣在變化中必然會有新的“小松鼠”或“樵夫”被淘汰出來。 4.集體分享活動感悟,。 注意事項: 1.空間要大,。 2.無家可歸的“小松鼠”和沒有“小松鼠”的“小木屋”都被淘汰。 3.老師要關注多次被淘汰的“小松鼠”和“樵夫”,,請他們表演節(jié)目或者交流被淘汰的原因及心理感受,。
游戲規(guī)則: 1.小組成員圍成一圈,,每個人站定或坐定一個位子,。 2.老師說“大風吹”,所有成員回應“吹什么”,,老師說一部分小組成員身上有的物品或特征,,比如可以說“吹戴眼鏡的人”,等等,,依據(jù)當時實際情況而定,。 3.老師說完口令后,不具備這些特征的同學去擁抱具備這些特征的同學,。比如,,口令是“大風吹到戴眼鏡的人”,那么沒戴眼鏡的同學要馬上擁抱戴眼鏡的人,。 4.沒有及時擁抱的同學要被淘汰,,給大家表演一個節(jié)目。 當時我們班玩“大風吹”這個游戲的實錄,,可以點擊鏈接查看:班級文化,,藏在不起眼的細節(jié)里(2017.04.25) 最后請孩子們說說這節(jié)課的感受吧。 這幾乎是每一節(jié)班會課都要有的流程,,不要我贅述了吧,。 課后讓孩子們寫一寫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是一個師生交流和自我教育的過程,。 聲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