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 文徵明[1] 五十[2]年來麋鹿蹤,,若為[3]老去入樊籠,! 五湖春夢扁舟雨,萬里秋風兩鬢蓬,。 遠志[4]出山成小草,,神魚失水困沙蟲。 白頭漫[5]赴公車[6]召,,不滿東方一笑中,。 【注釋】 [1]文徵明:原名壁,字徵明,,四十二歲時改字徵仲,,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著名的畫家,、書法家、文學家,。 [2]五十:有的版本寫作“三十”,。 [3]若為:怎樣。 [4]遠志:一種植物,,可以入藥,。 [5]漫:枉然,徒然,。 [6]公車:漢代一種官署的名稱,。在當時,臣民上書或是臣子被召見,,都是公車負責接待,。 【賞析】 本詩的前兩句通過引用范蠡成功退出官場和晉人張翰的典故,表明自己無心于仕途,,渴望回歸山野和對恬然無爭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想到此時自己與家人分離,,身在千里之外困于官場,,像被關在牢籠中的麋鹿,字里行間難掩一種無法描述的悲涼 和悵然,。 作者滿腹才華,,但是直到五十四歲的時候,才由工部尚書李充嗣推薦,,做了一個職位低下,、俸祿很少的翰林院待詔。所以在下面的兩句詩中,,作者通過屈原和東方朔的經(jīng)歷作為比喻,,表明自己不會甘于官場,而喪失掉自己的自尊,,并抒發(fā)了自己無法施展才華的郁悶。 整首詩清新自然,,語言連貫流暢,、淡雅秀麗,處處體現(xiàn)出淳樸自然的風格,。通過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寄情于自然,,而又滿腹才華、自尊自愛的才子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