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了【護苗 ? 成長】有獎?wù)魑幕顒?/p>
一,、我們總是忙,且很忙 A是位職場半女強人,,之所以定位為半女強人,,是因為本來工作能力強的她,因為生孩子休假期間,,主管職位成功被她原來的助理頂替,。休假回來后,她反而成為了前助理的助理,。 A心有不甘,,于是拼命地工作,加班考證自不在話下,。但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工作消耗了她大量時間精力,孩子自然無法照顧,,經(jīng)過與父母協(xié)商,,孩子順利成為“留守兒童”。 B在公司做中層管理者好多年了,,對于中層管理者的尷尬他是深有體會:事物繁多,,權(quán)力卻不大,出事你承擔(dān),,功勞上司領(lǐng),。當(dāng)然,B君也知道,,想做高層,,必須要經(jīng)過中層的磨練、煎熬,,所以B君工作之余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應(yīng)酬領(lǐng)導(dǎo)方面,。對于家庭的疏忽,他的理由是“男人嘛,,肯定得以事業(yè)為重”,。 總而言之,工作中,,他們都很忙,,孩子的事,就交給老人吧。 對于A女與B君,,我們是不是很似曾相識呢,?也許說的就是你。 二,、你對于公司,,并沒有你想象中那么重要 有這么一個故事,雖然有點老,,但很在理,。 在美國有一位學(xué)生,是學(xué)校里大家公認的“歌星”,,無論多么高難度的歌曲,,經(jīng)他的嘴一唱,總是變得輕松動聽,。 有一次,,學(xué)校舉辦歌詠大賽,他連預(yù)選賽都沒有參加,,就被班主任直接保送進了決賽現(xiàn)場,。但由于緊張他發(fā)揮失常,得了最后一名,。事后很長一段時間他都為此郁郁寡歡,,逢人就解釋“我那天感冒嗓子啞了,,不然一定能得第一名”,,乃至最后大家都對他的解釋相當(dāng)反感。事實上,,大家對他當(dāng)天的表演失常已經(jīng)忘得一干二凈,。 生活中,很多人太在意自己的感覺,,進而認為別人都在意自己,。實際上,你的每一次“表演”,,在別人眼里,,只是無關(guān)痛癢的小插曲。 在職場上同樣如此,,經(jīng)常聽到某些人大言不慚地說,,看我休假或離開后你們怎么辦。實際上,,你并不如你想象中那么重要,,公司不會因為你的離開而停止運作,你離開了,無數(shù)人會比你做得更出色,,僅此而已,。 但請記住,有兩個身份是別人不能代替的,,那就是“父親/母親”與“丈夫/妻子”,。 三、孩子除外無大事 曾經(jīng)至今,,熱刷朋友圈的一個觀點是“女人,,一定要有份工作”,理由充足有力: 1,、活出自我,,掌握自己的命運,因為未來不確定有無人能照顧你,; 2,、工作可讓你更加自信更加獨立更加有成就感; 3,、工作能讓你不斷進步,,讓生活更有質(zhì)感; 4,、工作能擴大你的朋友圈,; 5、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你的家庭地位,。 確實如此,,不論男人女人,不論是為了給孩子保障,,還是為了活出質(zhì)量,,都應(yīng)該有份自己的工作。 但當(dāng)工作與照顧孩子發(fā)生沖突時,,你會如何選擇呢,? 在做“奶爸”之前,我在一家承接政府課題的單位上班,,考勤相當(dāng)嚴(yán),。當(dāng)時工作中,我算是個十足的老油條,,老板安排的任務(wù),,一般都等到最后兩天才動手完成,且因為家里事情多,,老需要請假,,這自然很讓老板不滿,。不過大概是因為廉價,且還能干點活,,老板也一直沒有炒我魷魚,。 記得有一次,家里又有事需要請假,,老板不批準(zhǔn),,且在后面說了一大堆“男人應(yīng)該以事業(yè)為重”、“不能因為家庭私事耽誤了公事”之類的話,。 我的回復(fù)是“老板,,我都跟你這么多年了,你應(yīng)該知道我一向以家庭為重,,在事業(yè)上是一個沒有上進心的人,,所以這假你批我就請,不批我就曠工”,。 我的意思是向告訴老板,,我都跟你這么多年了,你還對我這么不人性化,,那么我自然不會對你“人性化”,。 后來,因為需要照顧小孩,,我便離開了那單位,,最后離開老板還一再挽留,甚至說可以幫我空著這個職位等我回來,。只是那邊的考勤的確讓我很難分身照顧小孩,、家庭,所以只能作罷,。 當(dāng)然,,這里并不是說這種做法是正確的,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體現(xiàn)在追求上也不一樣。只是本人的想法比較簡單:生活中,,孩子除外無大事,。最近,不少朋友問我最在搞什么項目,,我的回答都是“認真帶好小孩”,。可能他們都認為我是在開玩笑,,實際上我是認真的,。正如我在“頭條悟空問答”上回答一位網(wǎng)友時提到的一個觀點:你今天為孩子付出的每一分精力,,日后孩子將十分的還給你;同樣,,你今天對孩子所做的每一分懶惰,,日后孩子也將十分的還給你。 四,、真正意義陪伴孩子的時間只有幼兒園三年,,請不要以“忙”為借口推卸責(zé)任 這句話我是在參加女兒幼兒園家長會時聽幼兒園主任說的,當(dāng)時參加家長會的父母親寥寥無幾,,大多數(shù)都是老人家代替出席,。期間,一位母親說平時工作很忙,,來接孩子的次數(shù)很少,,都不知道幼兒園平時對小孩的日程安排。然后,,幼兒園的主任就說出了這句話,,當(dāng)時我竟不由自主地站起來為這位主任鼓掌。 其實仔細想想,,這位主任說得挺有道理的,。在小孩3歲之前,孩子自我意識還不強,,這階段孩子只是被動地接受你的呵護,;3到6歲階段,孩子因為在幼兒園學(xué)到了一定的知識,,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知識體系”,,形成了他們的思維模式,這時孩子將能與你進行一定的溝通,,能夠與你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這階段孩子的特征是,很依賴你,,但是偶爾開始反駁你,。6歲以后,孩子走進小學(xué)校門,,他們將有自己的朋友圈,,可能偶爾無聊的時候會對你說“爸爸媽媽,今天沒有小朋友陪我玩好無聊,,你陪我玩一會吧”,。 有網(wǎng)友專門對陪孩子的時間做了個統(tǒng)計,在孩子0—3歲,,除去孩子睡覺的時間,,若無人分擔(dān),,每天可陪伴孩子10個小時,3年下來總共陪伴時間為10*365*3=10950小時,;3—6歲階段,,孩子大部分時間在幼兒園,再除去我們做家務(wù),、玩手機等時間,,每天陪伴小孩的時間大概2小時,加上周末折算每天3小時,,3年下來總共陪伴時間為3*365*3=3285小時,;6-18歲階段,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圈子,,加上學(xué)習(xí)任務(wù)重,,一天折算下來有效陪伴孩子的時間平均為1.5小時,12年下來陪伴時間為1.5*365*12=6570小時,;大學(xué)階段,,只有寒暑假回家,如果算一年能相處40天,,一天相處2小時,,大學(xué)4年算下來也只有40*2*4=320小時;畢業(yè)工作,、成家后能陪伴的時間就更是少之又少,,按每年回家探望一次折算,在我們等孩子成人后的余生40年里,,我們能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恐怕只有40*5*2=400小時,。 因此,人生雖有近百年,,但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其實不多,,在能陪伴孩子的時間里,我們盡量少以“忙”為借口打發(fā)正在等待的孩子,。 五,、不要以為孩子無所謂,其實他們很有所謂 會聽到一些家長這么說“孩子現(xiàn)在還小,,讓老人帶他們也無所謂的”,。 曾有篇文章對此進行了狠狠的批評:《連陪孩子的時間都沒有,你成功個屁?。俊?。 也曾有媒體針對“你認為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做過社會調(diào)查,,大多數(shù)家長認為是好,、貴的禮物等,而孩子們的回答則讓他們吃驚,。孩子們的回答是“我最想父母多點陪我”,。 美國的心理學(xué)家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取決于后天努力,,80%取決于父母教導(dǎo),,這足以說明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拔铱催^一項調(diào)查,,孩子不幸福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大多數(shù)孩子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大的,剩下的時間不是在學(xué)校,,就是在補習(xí)班,。” 我國也有專家指出,,問題青年大多是因為家庭中缺乏父母錢的關(guān)愛,。“如果你生出來的孩子不好好陪ta長大,,那你帶來的便是未來的潛在犯罪分子”,。 也許你認為上升到心理學(xué)、社會學(xué)有點大題小做,,故弄玄虛,。但家中有小孩的你肯定會遇到以下的情景。 當(dāng)你在玩手機時候,,孩子突然跑過來喊:爸爸媽媽,,我畫了個月亮,還有香蕉,,快來看,! 或者說,“爸爸媽媽,,我這條裙子不好看,,快幫我換另外一條”。 又或者來一句“爸爸,,你都好久沒有抱過我了”,,即使你剛剛抱過ta。 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要不耐煩,,孩子正在想方設(shè)法讓你陪ta玩,。 還有些情景一直讓我感觸萬分,。幼兒園接送女兒時,時不時還會見到有些孩子在爺爺奶奶的接送下不??摁[,,直嚷“我要爸爸媽媽來接/送”。 每次,,我來接女兒時候,,女兒都高興地蹦蹦跳跳。 因此,,你的陪伴,,不要以為孩子會覺得無所謂,其實他們有所謂得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