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寶藏,,清代西藏薄片銀幣之一種,原西藏噶廈政府根據(jù)清朝命令鑄造的銀幣,。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0)所鑄,。圓形,小假穿,。面“嘉慶寶藏”四字對讀,,間以云紋,外郭圓點紋,,上,、下、左,、右間以紀(jì)年,。背為漢文之對應(yīng)。有五分,一錢兩種,。 嘉慶元年 (1795年) 始鑄,,嘉慶二十五年 (1820年) 停造,。幣的一面為漢文 “嘉慶寶藏、xx年”,,一面是嘉慶寶藏和xx年的藏語譯音,。銀幣有一錢和五分兩種。 清廷平定廓爾喀侵藏后,,于乾隆五十八年 (1793年) 將西藏幣制歸于善后事宜,,并于乾隆年間為西藏鑄造乾隆寶藏銀幣,。 乾隆之后的嘉慶年間,繼續(xù)按《欽定章程》的規(guī)定為西藏鑄造的銀幣稱嘉慶寶藏銀幣,。嘉慶元年鑄造大版一錢銀幣,,正面鑄漢文“嘉慶寶藏”,邊廓星狀紋間鑄漢字“元年”,,中央留一小方框但未穿空,。背面印藏文音譯“嘉慶寶藏”,邊廓印藏文“元年”,。正反面文字均套以云狀花紋,。每面各有36個浮星。嘉慶三年鑄五分銀幣,,除邊廓印有“嘉慶三年”外,,花紋、圖案均同于一錢銀幣,。 嘉慶八年版 嘉慶九年版 嘉慶二十四年版 嘉慶二十五年版 嘉慶四年、六年,、八年,、九年、二十四年,、二十五年的鑄造一錢銀幣,,邊廓所印年號不同。以上銀幣的花紋,、圖案,、大小略同于乾隆寶藏銀幣。 作為薄片之一,,還有一個,,我們下版再看 |
|
來自: 輕風(fēng)無意 > 《錢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