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F 媽媽別難過,, 來生抱緊我,。 糖媽說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臨,在孩子面前,,請放下你的手機,! 文 | 李思圓 主播 | 脆皮核桃 這兩天,又出現(xiàn)了一則痛心疾首的新聞,。 8月5日,,一位媽媽從北京帶著雙胞胎姐妹,到青島旅游,,媽媽在離孩子幾米遠的地方,,一邊看著孩子,一邊玩手機,。 當(dāng)時兩個孩子就在附近挖沙子,,而且她們已經(jīng)年滿八歲,開學(xué)就要上三年級了,,平時姐妹倆都很聽話懂事,,于是媽媽就有些松懈。 結(jié)果,,等媽媽發(fā)了朋友圈之后,,再抬頭看看孩子,孩子已經(jīng)不見了,。 最后經(jīng)過警方以及好心人士的全力搜救,,確認(rèn)兩名孩子,已經(jīng)溺亡,。 首先,,我表示沉重哀悼,愿孩子在天堂,,再無痛苦,。 此新聞一出,按照情理,,這位粗心的媽媽,,應(yīng)該遭受到全民的譴責(zé),。 奇怪的是,我仔細看了網(wǎng)友的評論,,雖然大家都提到了媽媽帶著孩子,,不應(yīng)該玩手機。 但提及最多,,點贊最高,,引發(fā)最多共鳴的評論,居然是希望孩子的爸爸,,以及大家不要指責(zé)這位媽媽,。 多年前,我看過一篇文章,, 有一對夫婦,,在婚后11年生了一個男孩。夫妻恩愛,,男孩自然是兩人的寶貝,! 男孩兩歲的某一天早晨,丈夫出門上班之際,,看到桌上有一瓶打開蓋子的藥水,。 不過因為趕時間,他只大聲告訴妻子:“記得要把藥瓶收好,!”然后就匆匆關(guān)上門上班去了,。 妻子在廚房里忙得團團轉(zhuǎn),卻忘了丈夫的叮嚀,。男孩拿起藥瓶,,被藥水的顏色所吸引,覺得好奇,。 于是一口氣都給喝光了,!藥水的成分劑量很高,即使成人也只能服用少量,;由于男孩服藥過量,,雖然及時送到醫(yī)院,但仍舊回天乏術(shù),! 妻子被突如其來的意外嚇呆了,!不知該如何面對丈夫,更害怕丈夫的責(zé)備...... 焦急的父親趕到醫(yī)院,,得知噩耗,,非常傷心! 看著兒子的尸體,,望了妻子一眼,,然后在她耳邊悄悄說了四個字,,:“I love you dear,!”(親愛的,,我愛你!) 其實這位孩子的父親,,原本可以責(zé)備妻子,,甚至跟她鬧離婚,折磨她,,不原諒她,。 但他居然扮演起了旁觀者的角色,主動去安慰妻子,,甚至還跟她表達愛意,。 有人說,這樣的境界,,一般人很難達到,。因為人在面對巨大的傷痛時,會習(xí)慣性的去責(zé)備和發(fā)怒,。 但這樣做,,真的會讓人,好受點嗎,?其實不是,,這樣的做法,會讓彼此,,一輩子都陷在陰影里,,生不如死。 其實可以想象到,,那位因為玩手機,,而痛失兩個孩子的媽媽,該是有多難過,,那是她懷胎十月,,從身上掉下的肉。 在這八年的時光里,,她為兩個孩子,,付出的艱辛和淚水,做了父母的人,,應(yīng)該能感同身受,。 誠然,她犯的這個錯誤,,在她一生中,,可能都難以釋懷,,同時她也應(yīng)該受到良心的譴責(zé)。 但是孩子已經(jīng)去世,,她的人生,,難道就應(yīng)該一輩子耗在悲痛里嗎? 此次網(wǎng)友們都沒過度的去抨擊她,,反而是呼吁大家放過她,。 是因為大家都知道, 生而為人,,我們活著已是萬分艱難,,意外已經(jīng)發(fā)生,也許我們要的不是事實,,不是道理,,不是刨根問底。 我們不過是想要放別人一條生路,,也是給犯錯無數(shù)的自己,,一條生路。 前些年,,在我的農(nóng)村老家,,也發(fā)生了類似的悲劇。 三十多歲的劉姐,,帶著五歲的兒子,,去河邊玩耍,結(jié)果孩子意外掉入河中,,溺水而死,。 其實這不是劉姐的親兒子。她的前夫在很早以前因病去世,,后來她跟鄰居家離異的張大哥,,一起組合了家庭。 兩個人都各自有孩子,,一家人也相處的很好,,從來沒臉紅過,也沒吵過架,。 平時張大哥,,就負(fù)責(zé)到外面打工掙錢,而照顧兩個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劉大姐身上,。 雖然張大哥的兒子,跟劉大姐沒有直接的血緣關(guān)系,可是她對孩子,,可謂是用了一百二十份心,,甚至比親兒子還帶的好。 一來,,孩子從小跟她生活在一起,,彼此有感情。 二來,,也為了避嫌,,害怕街坊鄰居說她偏心,。 出事的那天,,她自己的親兒子,剛好去親戚家了,,沒跟她在一起,。 于是她想著,張大哥的兒子,,一個人在家會無聊,,就主動帶著他去河邊玩耍。 結(jié)果孩子不慎掉入了水中,,當(dāng)時她完全慌亂了,,大聲呼喊,求救,,也試圖去撈孩子,,可眼看著,四處無人,。 孩子一點點在她面前消失后,,她最終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同樣跳了下去,,最終兩個人,,一同溺亡。 事后,,許多人都說,,劉大姐太傻了,她又不是故意的,,何必要自尋死路,。 可是也有人說,也許死亡對劉大姐來說,,是最好的解脫,。 因為第一,孩子沒了,,她如何向張大哥交代,,即便她是無辜的,,也是百口莫辯。 第二,,即便她活下來,,即便所有人表面不說什么,但這個疙瘩,,永遠都解不開,,也會成為兩個人心中一輩子的梗。 雖然這樣的做法,,看似極端,。 但是若冷靜下來想一想,我們的社會,、群眾,、乃至家人,會真正原諒她嗎,,會給她以一定的理解和寬慰嗎,?會給她,重新生活下去的機會嗎,? 答案幾乎是否定的,。因為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只會發(fā)出這樣的質(zhì)疑,。 孩子死在了她手里,,她怎么還有臉面活得尚好! 不是她的親兒子,,所以她當(dāng)時沒有跳下去救?。?/p> 甚至還會有人懷疑,,是她故意制造的意外,,這樣就少一個人,跟她的兒子分家產(chǎn),? 我們總是在強調(diào),,做人要寬容大度,要與人為善,,要學(xué)會放下,。 可是偏偏,我們最不肯放過別人,。 我們最喜歡用道德的外衣,,給身邊的人,乃至陌生人,以最沉重的枷鎖,。 我們看似是為了哀痛惋惜,,其實是在深深的毒害自己,也毒害他人,。 這則新聞,,到目前為止,并沒有像往常那些熱點新聞一樣,,不斷的發(fā)酵,。 反而大家一方面提到,所有家長都要警惕,,帶孩子時不要玩手機,,另一方面,也勸孩子的爸爸要節(jié)哀,,最好帶著媽媽去做心理疏導(dǎo),。 有一個網(wǎng)友的留言,我覺得說得很在理: 作為一個快7個月寶寶的母親,,希望網(wǎng)友對媽媽寬容點,懷胎10月的是她,,更何況是雙胞胎,,有錯,但不是你來指責(zé),,最不能饒過她的是她自己,。 作為父母,我們每一個人的肩上,,都扛著巨大的責(zé)任,。 我們傾盡所有,耗盡一生,,想要把所有的愛,,不剩分毫的全部給孩子。 可是當(dāng)意外發(fā)生以后,,她們除了痛惜,,懺悔,絕望,,還能做什么,? 也許她們要以這樣慘痛的教訓(xùn),訓(xùn)誡自己,,也警醒世人,。 同時自己也要學(xué)會,從悲痛中,慢慢走出來,,而親朋好友和伴侶,,也要幫助她們走出難關(guān)。 畢竟日子要一天一天的過下去,,而在天堂的兩個孩子,,也不希望父母感情破裂,更不希望媽媽從此背負(fù)愧疚度過余生,。 也許,,她們臨終前最想說,但我們再也聽不見的話是:爸爸,,請你去抱抱媽媽吧,! 愿逝者安息,生者節(jié)哀,,愿所有孩子,,都能平安,快樂的長大,! THE END ▼ |
|
來自: 昵稱41082923 >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