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人格成長完善過程中不可缺少,,心靈在美育的洗禮中逐漸凈化、逐漸真誠,、逐漸善良,、逐漸完美。只有完善的心靈才能夠洞察,、才能夠判斷,、才能夠思考、才能夠選擇,,并最終讓人們達到精神的彼岸…… ——李睦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社會美育研究所所長 藝術教育不是簡單的常識普及和技能訓練,。而是通過藝術溝通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通過藝術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通過藝術塑造個人性格、自信的問題,。 我們用成熟替代了天真,,用老練替代了稚拙,用“僵化的理性”替代了“生動的非理性”,,并且最終用文字替代了圖畫,。 失重的審美 失重原本是一種物理學意義上的空間現(xiàn)象,,現(xiàn)在成為了一種美學意義上的空間現(xiàn)象,而且是相對于正?,F(xiàn)象的反?,F(xiàn)象,它呈現(xiàn)了事物在微重力環(huán)境下所處的不確定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值得描繪,,更值得聯(lián)想。 與正常的空間狀況相比較,,失重表現(xiàn)出的特點是“動”,,而不是“靜”。這是兩種不同的審美狀態(tài),,前者是正常的,,后者是反常的。而我們更習慣于審美的正常狀態(tài),,習慣于在正常狀態(tài)下對于靜態(tài)事物的描繪,,具體地說,是對于那些具有確定性因素的事物的描繪,,并且由此養(yǎng)成了,,繪畫應該是一種正常狀態(tài)的審美判斷。 也正因為此,,我們只習慣于描繪“靜”,,不習慣于描繪“動”,因為“動”有違于正常的審美準則,,它的不確定性常常讓我們無從把握,、無從判斷。久而久之,,我們便只能認識“靜”,,不再認識“動”了。 這就是我們畫得了“靜”,,畫不了“動”的原因,,也是我們始終依賴客觀描繪,敬畏主觀表達的原因,。其實動態(tài)的事物,,并不比靜態(tài)事物更難于描繪,只是描繪的意義有所改變,,由原先對于“靜態(tài)空間關系的記錄”,,變?yōu)榱爽F(xiàn)在對于“動態(tài)空間關系的組織”。一種是被動的刻畫,,另一種則是主動的塑造,。 而審美教育的核心,,恰恰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塑造的能力;主動的塑造形象,、主動的塑造畫面,、主動的塑造視覺規(guī)律,并最終達到塑造他們自己的目的,。 長久以來,,我們過于重視了被動的刻畫,過于輕視了主動的塑造,。所以我們越來越擅于用手去畫,,越來越不擅于用心去想,不知不覺中,,我們審美判斷能力已經(jīng)變得不再完整,。失重雖然改變了原有視覺因素的規(guī)律,也就是“靜中求動”,。卻讓我們發(fā)現(xiàn)了新的視覺因素的規(guī)律,,也就是“動中求靜”,這無疑是對素描教學的思維拓展,。 以往我們畫畫,,是在規(guī)律中尋求變化,重在刻畫記憶,,是能力的體現(xiàn)?,F(xiàn)在我們畫畫,是在變化中尋找規(guī)律,,重在調動記憶,,是想象力的體現(xiàn)。我們的素描教學正在改變,、也正在進步,,還需要更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參與其中。 “本能”是先于頭腦的存在 什么叫本能呢,,那些無師自通的東西,,那些不用學就會的東西,應該就是本能,。特別是在藝術領域,,有非常多無需教授的東西是我們與生俱來就會,、就懂的,。 但如今我們卻越來越注重經(jīng)驗和理性,越來越注重別人留下的那些看得見,、摸得著,,可以直接挪用的的東西,,并把這些東西奉為神明。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我們的學生有很多潛在的本能,,這些東西非常了不起,,一旦被喚醒,就會如洪水猛獸般勢不可擋,,讓人刮目相看,。 這些本能的東西在畫面中起的作用,非常有可能是決定性的,。在繪畫中善于利用這些本能的因素,,你會發(fā)現(xiàn),這里孕育著一個寶藏…… “直覺”是不假思索的預感 直覺不同于本能,,它有部分理性因素,,是我們直觀的感受與認識的綜合結果。我們應該思考一下,,自己的繪畫中有多少是直觀感受,?有多少是教科書上的經(jīng)驗?我們的童年都是用直覺畫畫的,,可是我們現(xiàn)在的畫里還有多少直覺可言呢,?藝術一旦沒有了直覺,藝術就完蛋了,。 繪畫里沒有了我們直觀感受到的形和色,,是不會觸動別人的,因為藝術是要通過直覺去傳遞的,。藝術家會通過直覺去創(chuàng)作,,觀眾也會通過直覺去觀看,這樣藝術家與觀眾之間才會形成交流,。反之就會受到阻礙,,當今在中國繪畫創(chuàng)作中呈現(xiàn)出的太多制作性問題,就與直覺的喪失有關,。中國畫中的寫意,,氣韻等最核心的審美價值慢慢的都沒有了…… “情感”不僅僅是喜怒哀樂 只要想到表達情感,我們更習慣于在喜,、怒,、哀、樂中去尋找答案,。但情感并沒有那么簡單,,無論是情感的呈現(xiàn)的方式,還是情感本身,都是復雜的,、微妙的,。 我們的一個眼神、一個口型,、一個心理變化,,都是情感的綜合反應和豐富表達,所以繪畫無法給情感定義,,比如,,愛、恨,、情,、愁等,只能任由情感去定義繪畫,,比如,,復雜的、矛盾的,、糾結的,、欣慰的、榮耀的等,。情感不是繪畫的內(nèi)容,,而是繪畫的動機。讓瞬息變化的情感留下印記,,怎樣留下印記,,留下什么樣的印記,這也許才是繪畫應該做的事情,。 所以在繪畫當中只要我們不抑制情感,,不利用情感,那這件繪畫作品就一定會好,。我們在當今的繪畫里,,越來越多的看到經(jīng)驗和冷靜,看到非情感和故作鎮(zhèn)靜,。我不接受如今繪畫中流行的冷酷,,尤其是以時尚的面目掩飾的冷酷,它剪斷了人與藝術之間相互依存的紐帶,。不是我拒絕了藝術,,而是藝術拒絕了我…… 藝術教育的責任 藝術教育的責任就是,忘記已知的事物,、喚起未知的事物... 8月18日,,2018美育北京:全國少兒美育教學研究論壇暨教學實踐研究展將在清華美院美術館拉開序幕,,洞悉少兒美育的核心本質,研究少兒美育理論及實踐,,探索展示最前沿的美育范式,分享最新美育成果與理念,,挖掘美術之星,,從感受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維度展示藝術新星風采,。 “美育北京”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社會美育研究所與泰特美育共同主辦,是“藝術北京”系列的又一新成員,。致力于打造一個高品質的社會美育生態(tài)鏈優(yōu)質資源優(yōu)選聚合平臺,,為參與各方提供展示、宣傳和交流的舞臺,,吸引目標客群參與和關注,,分享最新美育成果與理念,助力構筑一個社會美育的服務平臺,。 作為首個聚焦全國少兒美育教學研究及實踐的聚合平臺,,2018美育北京以少兒美育高峰論壇、少兒美育教學實踐研究展,、少兒美育主題展覽為基礎核心,,由“美育的觀念”、“童年的見解”,、“教出純凈”,、“美育與創(chuàng)造力”四個單元構成,分別從美育及少兒美育的核心本質,,兒童的美育實踐及心理,,教育的方式方法,良好正確的美育方式對孩子的幫助等不同角度,,探索展示最前沿的美育范式,,以此為契機,分享最新美育成果與理念,,推動中國美育產(chǎn)業(yè)的正向發(fā)展,,全面探索呈現(xiàn)“美育的精神”。 美育北京2018 聚焦少兒美育教學研究及實踐 開啟美育之門 時間 2018年8月18,、19日 地點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 主辦方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社會美育研究所 北京泰特美育科技有限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