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本發(fā)行量最小,,辦刊人年齡最高,、裝潢最簡素、曲高而有和者的刊物,。它是1930年,,蘇州九如巷的張家姐弟十人自撰稿自編的家庭刊物——《水》。66年以后,,當(dāng)年的青澀兒女都已進(jìn)入耄耋之年,,他們再次動筆復(fù)刊,記述種種家庭往事,,有文章,、有詩詞,、有書法,、有繪畫,,重現(xiàn)了一份跨度長達(dá)一百五十年的集體記憶,成為朵朵浪花綴成的引人入勝的家族“史記”,。 《水》的年齡最大的撰稿人,,正是名聞海內(nèi)外的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四姐妹。 四姐妹來自合肥的望族,,曾祖父張樹聲在同治年間任江蘇巡撫,,后升任兩廣總督。他的長子膝下無兒,,將張武齡從五房抱過來當(dāng)了繼承人,。張樹聲是淮軍的第二號人物,地位僅次于李鴻章,,因鎮(zhèn)壓太平天國中立下赫赫戰(zhàn)功,,為家族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合肥張家擁有萬頃良田,,張家二姐允和稱每年有十萬擔(dān)租,;張家四姐充和說,田地之多,,不能以“畝”來衡量,,而是看每年播了幾千擔(dān)種子。 1906年,,張武齡,,這位十七歲的大少爺,和來自揚州的大家閨秀陸英成親了,,她的母親為女兒花了十年的時間準(zhǔn)備嫁妝,,送嫁妝的隊伍在合肥城里綿延了十條街。陸英比丈夫大四歲,,當(dāng)紅蓋頭掀開時,,在場的人都愣了,新娘子一雙晶光四射的鳳眼,,真美啊,。贊嘆聲中有個長輩心里犯嘀咕:太美了,恐怕不能長久,,留不住,。 第二年,龍門巷的大宅院里,大女兒元和出生了,。陸英的婆婆不曾生育,,“盼孩子盼得快要發(fā)瘋了”,這個女孩的出生給她帶來了莫大的快樂,,從此成為她不折不扣的心肝寶貝,。元和一斷奶,就搬進(jìn)了祖母的房間,,因為祖母無比的寵愛,,家里沒人敢責(zé)罵她。 1909年,,一個六月悶熱的夏天凌晨,,第二個女兒驚險地來到人間:不足4斤的她被臍帶繞了脖子三圈,小臉發(fā)紫,,祖母坐鎮(zhèn)著指揮一群仆婦,,千方百計要把這個嬰兒救活。搶救了7個小時,,各種方法用盡了,,她還是沒有半點聲息。無奈之下,,一個胖女人說抽幾袋水煙試試看,,于是她抽了一煙又一袋的煙,噴到嬰兒臉上……一百袋水煙過去了,,圍裙里的嬰兒居然滾落到盆里去了,,祖母眼含淚水說:再噴她八袋煙,我就去休息,。然而就在祖母準(zhǔn)備哀別這個小孫女時,,發(fā)現(xiàn)她的鼻子嘴唇動起來,小手也似乎要舉起來,,老人高興地叫起來:“活了,!活了!”于是二小姐允和,,就這樣奇跡般地開始了她的人生,。 家中第三個女孩落地時,母親哭了,,因為婆婆此時只想要添個孫子,。在這個女孩之前,陸英生過一個男孩,,一出生就夭折了,,家里氣氛便很沉重起來,。這位女孩自小就覺得,既然命中注定不受歡迎,,無足輕重,,倒也不妨自由自在。兆和長得黑黑胖胖結(jié)結(jié)實實的,,和兩個白凈的姐姐不同,,總是一個人悶皮,。媽媽給姊妹仨買了同樣的玩具,,兆和像個男孩子一樣,不是拆了就是毀了,。她和廚子們聽差們玩耍,,他們喜歡逗她,教她唱:“早早去,,早早來,,省得奴家掛煞心懷?!比〗憔妥谛“宓噬洗舐暢?,一遍又一遍,她一點兒不懂什么是“奴家”,。 離開安徽,在法租界租下一棟二層樓的房子,,一家開始了嶄新的生活,,當(dāng)時的張武齡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這一選擇所包含的深遠(yuǎn)意義,但是,,一個了不起的父親和教育家在吳中土地上誕生,。 充和的奶媽有個鴉片鬼丈夫,,總是被煙毒環(huán)繞著,奶水很快就干了,,充和常被餓得大哭,。有天晚上,客中的叔祖母聽到嬰孩和媽媽在樓下一起哭著,,生了四個女兒的媽媽為什么悲從中來,,已不得而知。次日,,這位長輩表示想正式過繼這個孩子,,把她帶回合肥當(dāng)親孫女養(yǎng),張武齡和陸英同意了,。老人想算一算自己的命會不會妨礙充和,,因為她長期孀居,僅有的一個女兒和外孫女也死了,,但陸英說:“充和有她自己的命,。該她的就是她的,別人妨礙不了她,?!庇谑鞘遄婺笌е〕浜停瑥纳虾,;氐搅撕戏?。 長生會唱偈文,,會吹簫,。唱偈文時,她手足輕打節(jié)拍,,告訴充和分別代表什么樂器,;長生唱佛經(jīng)給充和聽,作為回報,,充和帶她到城墻上去“看”風(fēng)景:“我便告訴她……太陽這時正照在塔尖上,,護(hù)城河中行過的小船,船上有孩子,,孩子赤著腳,,正在啃一塊西瓜皮?!遍L生聽得津津有味,,要求充和介紹這些景物的顏色,她對多知道兩種顏色的渴望比多誦讀兩卷經(jīng)書更要熱切,。充和就使盡一切辦法描繪給她聽:天空,、云彩、衣服,,“她得到回答,,全覺得滿意?!?,充和回憶道:“現(xiàn)在假如我能描寫一點顏色的美麗,,還全是處于那時候的一點練習(xí)?!遍L生雖然看不到光明,,卻掌握了玩的最高境界,那是一種完全內(nèi)心的體驗?zāi)芰?。充和很欣賞她,,和她是童年時光非常契合的好朋友。 充和幾乎大部分時間,,都是和先生在書房中度過的,每天的學(xué)習(xí)從上午八點開始,,午餐一小時休息,,下午五點結(jié)束。她主要學(xué)習(xí)經(jīng)典的古書:《漢書》,、《左轉(zhuǎn)》,、《史記》、《論語》《孟子》,、《大學(xué)》,、《中庸》、唐詩宋詞……識修會檢查孫女的學(xué)業(yè),,有時從《史記》中挑一段故事要充和闡述和釋義,,有時要求她背一段《孟子》,有時翻看先生對課業(yè)的評改,,以此來了解教學(xué)進(jìn)度和先生的授課能力,。 充和寧靜的讀書生涯,是幾乎與外界隔絕的,。1927年的一天,她正在和朱先生學(xué)《論語》,,天空出現(xiàn)了一架飛機(jī),,她以為那是脫了線的巨大風(fēng)箏,跑到窗口去看:“竟如真的老鷹一般,,在天空盤旋三四周,。”先生驚慌地命令:“快躲進(jìn)來,,那是飛機(jī),。。,。這是北軍的飛機(jī),,恐怕有丟炸彈的危險?!背浜秃髞韺懙剑骸拔壹业拈L工賀三告訴我剛才老鷹生了許多古怪的蛋,。有的丟在泥田里勃嗤一下沒有響動,可是在硬逕的土地上就炸了一個大坑,?!?/span> 充和在合肥的藏書樓里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和少年,。她在一樓讀書,但二樓才是藏書的庫房,,她常獨自上樓去玩,,那里有數(shù)以千計的古籍書卷,還有上百塊笨重的木板,,那是《古文辭類纂》十五卷的珍貴雕版,。家里并無別人愛來這里,她在這些布滿灰塵的舊藏里尋找自己的課外閱讀,,自得其樂,,其樂無窮。充和在這里讀到的第一本長篇是孔尚任的《桃花扇》,,接著是湯顯祖的《牡丹亭》,,然而她并不知道這兩本古典的傳奇,是可以唱的,。要等到她回到蘇州,,父親帶她去戲園子,才發(fā)現(xiàn)很多曲本原來都讀過,。她在長長的戲里一下就認(rèn)出她讀過的一折,,或者在某個唱段里認(rèn)出她熟悉的詞句,那種熟悉的,、似曾相識的感覺恍若寶黛初見,,從此一生相酬。 媽媽指派二姐允和當(dāng)充和的小先生,。允和寫到:“我比她大四歲。大姐教大弟,三妹教二弟,,她們都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學(xué)生,。”“媽媽買了藍(lán)布,,教我們?yōu)槊恳粋€學(xué)生做一個書包,,再替學(xué)生起個學(xué)名。我們?nèi)齻€大姐姐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學(xué)生特別巴結(jié),。尤其是我,,我認(rèn)為我的學(xué)生最難對付。她古文的底子比姐姐們強(qiáng),。但姐姐們知道胡適之,,她就不知道。我左思右想,,要替小四妹改上一個名字,,叫‘王覺悟’,不但改了名字,,連姓也改了,。我在四妹的書包上,小心地繡上了‘王覺悟’三個大字,,好不得意……有一天小四妹忽然問我:‘我為什么要改名叫王覺悟,?’我說:‘覺悟嘛,就是一覺醒來恍然大悟,,明白了一切,。’她又問:‘明白了什么,?’我煞有介事回答:‘現(xiàn)在新世界,,大家都明白道理,要民主,、要科學(xué)、才能救中國,?!龘u搖頭說:‘我問你明白道理的人,我姓張,,為什么要姓王,?王是皇帝的意思,皇帝是和土匪一樣的人,,俗話說,,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你是說,,土匪也覺悟了嗎,?什么王覺悟,我不稀罕這個名字,?!?/span>
1930年,養(yǎng)祖母去世,。在最后的日子里,,充和為老人背誦她最喜愛的《史記》篇章,守在床邊直到她煙氣,。祖母被放入棺材,、蓋上棺蓋、要釘上釘子時,,充和終于支撐不住昏倒,,大病了一場。送葬時,,她被剪成短發(fā),,穿上男孩子的孝衣,好看上去像一個孫兒,。葬禮結(jié)束后,,充和就離開了合肥,回到蘇州家人的身邊,。 這不是第一次充和和親人的告別,。10年前,在被起名“王覺悟”的那個春天,,母親到蘇州火車站給她送行,,站在月臺上,讓保姆把女兒舉高一點,,好多看一眼,,那是她見到充和的最后一面。第二年,,陸英就離開了人世,。 陸英聰明能干,又忠厚善良,,除了四個女兒,、五個兒子,,家中還有祖父的姨太太、婆婆,、叔婆,、小叔子、小姑子們,,管事兒的,、教書的、廚子們,、保姆們,、打雜的、花匠,,近四十口人一起生活,,她把大家庭的日子調(diào)理得井井有條,安穩(wěn)和睦,。一家遷居上海后,,石庫門房子的家5年間被盜賊光顧了兩次,婆婆歸葬合肥后,,陸英為家人找到了蘇州一所大宅子,,花園里有池塘亭臺,花木扶疏,,孩子們各自能擁有自己的房間,。于是在1917年,全家搬到蘇州胥門內(nèi)壽寧弄8號,,孩子們記憶中的天堂時光開始了,。 唯一保存下來的陸英照片,攝于上海的一家照相館 一九一六年上海 自左往右 兆和 寅和 家庭教師萬老師 宗和 允和 元和 陸英要管家務(wù),,要管田租賬目,,無暇照顧周全兒女,所以每個孩子斷奶后,,由一個保姆帶大,,她們被叫做干干,孩子們叫自己的母親“大大”,,叫干干卻是“姆媽”,。“大大”有識人之明,,能充分發(fā)揮每個干干的特長。兆和的朱干干認(rèn)真可靠,,對孩子嚴(yán)格管教,,陸英便讓她每天早上收拾自己的內(nèi)室,幫她梳妝打扮,有時也對她說些心事,。允和的竇干干擅長烹飪,,便被安排負(fù)責(zé)早餐,照顧每年都要生孩子的陸英坐月子,。還有天生聰明的高干干,,陸英曾經(jīng)讀報紙上雞兔同籠的問題,類似這樣的數(shù)學(xué)題,,不識字的高干干總是第一個說出答案,,她還能記住數(shù)量眾多的張家親友們的生日以及重要日子,從不出錯,,借著她驚人的記憶力,,陸英永遠(yuǎn)禮數(shù)周到,樣樣事處理得合理妥帖,。 家中有四個大書房,,父親一間,母親一間,,孩子們一起用兩間,。陸英親自為每個女兒開蒙讀書,并且在去世前3年,,發(fā)動家中所有的保姆都學(xué)認(rèn)字讀書,。朱干干學(xué)習(xí)最認(rèn)真,每天替陸英梳頭時,,面前放二十個生字塊,,頭梳完,字也認(rèn)完了,。竇干干識字不靈光,,自稱“西瓜大的字只識得一擔(dān)?!闭{(diào)皮又好強(qiáng)的二小姐允和總埋怨她“笨死了,,笨死了?!倍缀陀浀?,她的朱干干很刻苦,自己掏錢買九宮格紙練寫大字,,每晚在煤油燈下讀書,,遇到不認(rèn)識的字,就踢醒兆和問她,,不久,,朱干干可以自己閱讀《三國演義》和《西游記》了,。有一次,她向兆和允和招手示意去廚房,,原來,,她請大廚師做了一大盤醋溜黃魚,酬謝姐妹兩人教她識字的功勞,。這位熱愛學(xué)習(xí)和閱讀的朱干干,,日后很不贊成兆和嫁給沈從文,一個小學(xué)都沒畢業(yè)的寫白話文的家伙,,怎能配得上她的大學(xué)生兆和呢,?(兆和很在乎朱干干對丈夫的看法,,她來北京幫著帶孩子之前,,兆和就把丈夫?qū)懙臅家屏顺鋈ィ驗橹旄筛煽催^巴金和老舍的文章,,認(rèn)為稀疏平常,,對沈從文也一定不會有什么好評,。) 雖然陸英很忙,但孩子們始終擁有大量的愛,。允和的第一個奶媽,,愛她就像“小伙子愛他新娶的媳婦一樣”。允和三歲半時,,某個晚上,,奶媽繪聲繪色地給她講老鼠嫁女的故事,還做了紅雙喜的絨花插在饅頭上當(dāng)鼠新娘拜堂的禮物,,放在櫥頂上,。幾天后奶媽爬上凳子去拿,卻不幸摔壞了腿,,不得不回鄉(xiāng)養(yǎng)傷,。張允和不見了奶媽,沒完沒了地哭,,從此紅雙喜成為了她一生的喜愛:剪紙要剪紅雙喜,,唱戲的時候,如果演丫鬟,,也必定鬢邊貼上一朵紅雙喜花,。70多年后,電影《喜福會》里,,我們可以見到大姐張元和,,她特意準(zhǔn)備了兩朵紅雙喜,插在發(fā)髻上,,那真是鮮為人知卻穿越了時空,、鮮亮如昨的珍愛,。 張允和一生最崇拜司馬遷,在《水》的復(fù)刊號召中,,她希望大家都來寫自己的干干,最好寫成張家的《保姆列傳》,。其實小時候,,家中的頑皮大王,最數(shù)張允和,,每當(dāng)她犯錯,,被母親關(guān)在后房反思己過時,竇干干就會跪下,,哭求太太把她的小允和放出來,,允和回憶說:“我惹上麻煩時,竇干干最傷心,,不把我救出來絕不甘休,,我覺得這種時候,她簡直比失去丈夫時還難過,?!标懹⒊Uf:“這二貓子,誰也管不了她,。老竇老護(hù)著她,,我一點辦法也沒有?!?/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