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在句式上分為七言、五言,、六言等等,,例如唐詩中的七言絕句、五言絕句,、六言絕句,。而七言、五言句式也是古詩詞最常見和最成熟的句式,,自唐宋興盛之后發(fā)展至今雖已衰落,,但五言七言已然成為古詩詞正統(tǒng)。 而實際上,,古詩詞最早的句式并非五言七言,。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絕大多數(shù)先秦詩都是四言句式,,而同時期的楚辭則采用其獨特的九言,、十一言等長句式。直到兩漢魏晉,,五言句式才逐漸發(fā)展起來成為主流,,最早的文人所作的五言詩是東漢時期班固的《詠史》。 但在這之前,,民間早已有五言歌謠,,甚至成熟的五言詩問世。例如下面這首詩,便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一首五言詩,,也是一首絕命詩: 和項王歌 虞姬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作者虞姬,,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楚霸王項羽堪稱一世英雄,卻最終在垓下被圍,,兵敗身死,。項羽死前曾留下一首詩:“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是楚霸王為虞姬訣別而作,,史書記載“歌數(shù)闋,美人和之”,。而這首《和項王歌》便是虞姬回應霸王的絕命詩,,同時成為現(xiàn)存最早的一首五言詩。 詩僅四句二十字,,但卻表達出一派決絕之情,。起句“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便表現(xiàn)出此刻情勢危急萬分,,漢兵十面埋伏,,而四面楚歌之聲也令楚軍士氣瓦解。 而緊接著兩句“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則是對楚霸王《垓下歌》的回應,。霸王自知將死仍心掛虞姬,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表達出內(nèi)心對摯愛深沉的擔憂,。而虞姬卻也是忠貞決絕,,大王將死,而“賤妾”怎能獨生,?愛情之忠貞,,令人慨然決然地從容面對死亡。 而唱罷這首《和項王歌》后,,虞姬毅然自刎而死,。美人虞姬,實不讓須眉!這首五言詩也被人傳唱,,并在西漢早年被輯錄入《楚漢春秋》,,成為史上最早的一首五言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