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沉重肉身的詩歌
舞蹈要表現(xiàn)人類的喜悅、悲傷和沖突,?!庇腥酥肛煹聡璧讣椰旣悺の焊衤奈璧覆幻溃h離了優(yōu)雅,,她這樣回答,。美國舞蹈家瑪莎·格雷姆也拒絕成為供人玩賞的風景,,她要觀眾思考、感受和體認:“我不曾想做一棵樹,,一朵花或一片波浪,,觀眾必須從舞蹈家身上看出自己?!?/span>
在另一位美國舞蹈家多麗絲·韓芙麗看來,,芭蕾舞就像永遠停留在18歲的睡美人,不肯睜眼正視世界,,“舞蹈藝術與文學,,具有同等充分的視角,能夠像作家和詩人一樣表達現(xiàn)代人的內心世界”,。她從尼采的思想里得到啟發(fā),,把舞蹈看成身體不斷失衡與復衡的藝術,失衡與平衡都是死亡,,這兩個死亡點之間的弧線就是熱烈的生命之舞,。
這三位活躍于上世紀初的舞蹈家,被公認為現(xiàn)代舞的奠基人,,視野之開闊,,一點不亞于同時期的畫家和詩人。如果有人夸獎她們的舞蹈“優(yōu)美”,,或許是一種侮辱,,她們會說,我只關心是否充分表達了生命經(jīng)驗,,與“優(yōu)美”何干,?
看英國攝影師克里斯·納什(Chris Nash)拍下的舞蹈圖片,便想起韓芙麗的話,。畫面固然漂亮,,但那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畫面呈現(xiàn)了生命的絢爛姿勢,。在生活中,,我們雙腳抓緊大地,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然而舞者不同,,她們騰空而起,跳躍或者飛翔,;她們用一只腳尖撐地,飛快地旋轉,;她們將身體傾斜到不可思議的程度,,又能迅速彈回,,進入另一種傾斜。舞蹈將人體一次次投入失衡的險境,,又一次次巧妙地找回自己的重心,,在這一過程中,身體變得柔軟,,靈敏,,時而如落葉飄零,隨波逐流,,時而慷慨悲歌,,霜天曉角,或黃鐘大呂,。如果說我們的日常生命完全受重力支配,,垂直下降,現(xiàn)在舞蹈解放了它,,火焰一般自由升起,。舞蹈是我們沉重肉身的詩歌。
大約只有現(xiàn)代舞才能給攝影師如此的靈感吧,?芭蕾舞或楊麗萍的孔雀舞,,怎么拍都像一張劇照。只有當聚光燈下的舞者為存在所困,,攝影師的照片才可能卷入生之漩渦,。有人指責現(xiàn)代舞的表演不是失魂落魄,就是歇斯底里,,為什么不表達積極進取的精神,?這問題真是可笑。他如果喜歡積極樂觀的東西,,應該去看報紙社論,、聯(lián)歡晚會和勵志書,跑來欣賞藝術干什么,? 1977年,,克里斯·納什初次看到現(xiàn)代舞,立刻為之著迷,。舞蹈攝影記錄有一定長度的舞臺動作的瞬間,,轉化成扣人心弦的平面影像,這要求攝影師準確領會編舞的意圖,,舞者的身體動作,,還要研究舞臺光影,拍攝角度,捕捉最精彩的剎那,。納什對拍攝對象有深刻的了解,,不但自己學過舞蹈,妻子也是一個舞蹈家,。他在家里工作,,使用電腦和掃描設備,毫無顧忌地對圖像進行修改與加工,。他的創(chuàng)作對英國當代舞蹈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被譽為“舞蹈攝影界的革命”,并榮獲英國“舞蹈傘獎”,。前幾年,,他到廣州和上海舉辦過展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