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吳門畫派代表人物 陸治明代的繪畫風(fēng)格,,在秉承前代的筆墨中有所變革,,參與的文人與作品數(shù)量均有驚人的成就。尤其是明中葉,,蘇州地區(qū)崛起的吳門畫派,,在中國文人畫發(fā)展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沈周,、文徵明以領(lǐng)導(dǎo)者的姿態(tài)帶動整個蘇州畫壇,,影響了許多畫家的繪畫風(fēng)格。 《花卉扇面》 明 陸治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如果說吳門畫派是明代畫壇最為璀璨的一支,,那么陸治在吳門畫派中便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陸治出身士儒,力人倜儻嗜義,,以孝友稱,。其作品的數(shù)量與品質(zhì)都是相當(dāng)可觀,他的畫作廣師古法,,兼收百家,,卻不為古法所囿,他主張摹古求新,、師法造化,,堅持在模山貌水中探尋自己的繪畫風(fēng)格和藝術(shù)特色。陸治畫風(fēng)獨樹一幟,,可視作吳門畫派在繪畫傳統(tǒng)中探尋轉(zhuǎn)變的代表人物,。 明 陸治 幽居樂事圖(局部1)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陸治,字叔平,,別號包山子,,明代弘治九年(1496)生于蘇州包山梅梁里。陸家世代耕讀,,陸治從小在書香環(huán)境中成長,,遷居蘇州郡城之后,又因父親與文徵明交誼深厚,于是從學(xué)于文徵明門下,。 明 陸治 幽居樂事圖(局部2)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早年陸治以品學(xué)兼優(yōu),,先后被鄉(xiāng)里推薦為「諸生」、「貢士」,。陸治也有意參加科考擔(dān)任公職,,然而屢次考試,都未能中選,,于是轉(zhuǎn)而選擇書畫,、園藝生涯,在藝術(shù)領(lǐng)域中展開另一片天地,。 明 陸治 幽居樂事圖(局部3)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明 陸治 幽居樂事圖(局部4)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陸治天資,、學(xué)力兼具,五十歲左右隱居支硎山之后,,讀書作畫,,用功更勤,對大自然的觀察和體驗也逐漸深刻,。 陸治 半窗濃綠出生處 從目前傳世《陸包山遺稿》來看,,陸治詩文多見紀(jì)游山水和詠贊植物花卉之作,淡泊寧靜的生活也反映在畫作裡,,透出清逸脫俗的氣質(zhì),。陸治晚年生活清苦,甘 于隱居生活,,直到萬歷四年(1576)去世,,沒有放下畫筆。 陸治 端陽即景圖 陸治 仿王蒙山水 陸治 花卉 陸治 彭澤高蹤圖 臺北故宮藏 陸治 竹林長夏圖 陸治 蔡羽 書畫合璧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陸治 榴花小景 明 陸治 三峰春色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花鳥 畫仙圃長春卷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陸治 城垣攬勝圖卷 手卷 癸亥(1563年)作(局部1) 明 陸治 城垣攬勝圖卷 手卷 癸亥(1563年)作(局部2) 明 陸治 城垣攬勝圖卷 手卷 癸亥(1563年)作(局部3) 明 陸治 城垣攬勝圖卷 手卷 癸亥(1563年)作(局部4) 明 陸治 城垣攬勝圖卷 手卷 癸亥(1563年)作(局部5) 明 陸治 仿趙孟堅水仙圖(局部1) 遼寧省博物館 明 陸治 仿趙孟堅水仙圖(局部2) 遼寧省博物館 明 陸治 仿趙孟堅水仙圖(局部3) 遼寧省博物館 明 陸治 畫仙圃長春 卷(局部1)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陸治 畫仙圃長春 卷(局部2)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陸治 畫仙圃長春 卷(局部3)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陸治 畫仙圃長春 卷(局部4)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陸治 千里江山圖卷(局部1) 1560年作 明 陸治 千里江山圖卷(局部2) 1560年作 明 陸治 千里江山圖卷(局部3) 1560年作 明 陸治 秋聲圖(局部1) 手卷 明 陸治 秋聲圖(局部2) 手卷 明 陸治 桃花源圖卷(局部1) 明 陸治 桃花源圖卷(局部2) 明 陸治 桃花源圖卷(局部3) 明 陸治 桃花源圖卷(局部4) 明 陸治 玉田圖(局部1) 納爾遜美術(shù)館藏 明 陸治 玉田圖(局部1) 納爾遜美術(shù)館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