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成人av_抖音国产毛片_a片网站免费观看_A片无码播放手机在线观看,色五月在线观看,亚洲精品m在线观看,女人自慰的免费网址,悠悠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级日本片免费的,亚洲精品久,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分享

小乘,、大乘,、金剛乘和大道

 老實修行360 2018-07-02

小乘、大乘,、金剛乘和大道


The Lesser, The Greater, The Diamond and The Way (continued)


  比丘阿摩羅講於1991年7月


王青楠博士 中譯 Chinese translation by Qingnan Wang, Ph.D.


  歷史上對於大乘,,南傳佛法的功德有著不同的觀點。如果你多讀文獻,,就會發(fā)現(xiàn)雖然佛教修持的方式多采多姿,,可彼此間的緣卻極為密切。


我剛到泰國國際森林寺時,,不僅沒讀過佛書,,也沒要當(dāng)和尚的意思。我是個自由自在追求心靈生活的流浪者,碰巧到了蘇美度法師幾年前所建立的森林寺院,;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個讓我免費吃住幾宿的地方,,根本沒想到十二、三年之後我會做現(xiàn)在所做的事,。當(dāng)我請一位和尚介紹一點佛教,,讓我感受一點他們的生活時,,有一位很快就遞給我一本禪師的開示,,接著說:「不用去讀上座部的文獻了,非??菰?。讀這本書罷,其內(nèi)容和我們做的差不多,,讀了就會知道一些我們的修行情形了,。」我心想,,這些人並不太執(zhí)著自己的傳統(tǒng),。那本書是〈禪心:初學(xué)者之心〉。


所以從一開始我們就可以看出,,雖然某一國家可能強調(diào)某一種佛教,,可人不一定受其約束。在那兒幾個月之後我才聽到「上座部」和「大乘」的名辭,,更不用說兩者觀念上的差異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兩者的差異不大,,可當(dāng)你做了許多思考,,你寫歷史,寫書,,涉獵許多宗教生活的政治層面時,,兩者的差異就出現(xiàn)了。


我聽蘇美度法師回憶過好幾次,,在他出家第一年,,他用虛雲(yún)老和尚禪七開示的方法修行,做為修禪的基本方法,。


他到Wat Pah Pong之後,,阿姜查問他用過甚麼方法修禪。最初他想,,「他一定會叫我放棄原有的,,而按他的方式修行。」可當(dāng)蘇美度法師講述了自己的修行,,並且說效果相當(dāng)好之後,,阿姜查說:「很好,繼續(xù)修下去,?!?/font>


因此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修行目的強烈的共同性,雖然在歷史上的傳統(tǒng)或許有所不同,,但二者之間卻是非常一致的,。我們開始看到不同的佛教傳統(tǒng)都在講些甚麼,雖然被劃分成小乘,、大乘,、金剛乘的不同修行方式,但基本上都只是關(guān)於心態(tài)的不同標籤,。如果有智慧地使用傳統(tǒng),,它們就會談到我們內(nèi)心的一切方面,從最自私世俗的到最高尚的,,它們談到我們生活的一切層次,。只是當(dāng)被誤解時,當(dāng)人們以固定觀念看待問題時,,衝突就發(fā)生了,。


比如南傳佛教,常被認為代表小乘,,要讓自己「趕緊離開,,我受夠了;我要盡快完成,?!箍梢钥闯鲞@代表一個確定的心靈修行階段。比如我們從一種世間的態(tài)度出發(fā),,根本對心靈的發(fā)展沒有興趣,,只想要快樂,只要能得到就好,;我們持著世俗的見解,,根本沒有真正的精神追求。當(dāng)我們開始認識到苦時,,精神生活的第一種覺醒就開始了,,我們認識到要解救幫助自己。


所以小乘是指心靈道路的最初階段,,人看到要為自己的生命有所追求,。這時關(guān)心自己是很自然的,你不會一開始就準備幫助別人,熱心於他人的福利,,因為你自己還在沉溺著,,你必須要從某個堅固的岸邊開始??芍粸樽约盒扌?,為自己平和快樂,顯然價值有限,。


如果我們局限於這一層次,,終會有某種無聊之感,。


我最近有一個有趣的經(jīng)驗,。通常我的個性是友善、慷慨,、外向,,對大乘佛法相當(dāng)喜好,可是去年底,,我不知不覺地感到有種虛無主義的氣息,;心中的意願是「我受夠了,我想出離了,?!刮液苌儆羞@種情況發(fā)生,而現(xiàn)在這種情況又變得很強烈,。我對許多觀念都變得毫無興趣,,比如長壽、面對世間生活,、空虛的生命,、瑣碎單調(diào)的寺院生活,這些都開始變得非常令人厭惡,。我好像身陷一望無際的大鹽灘之中,尋不著出路,,這是種強烈的,,折磨人的負面情緒。我對任何人都感到不友好,,對寺院生活毫無熱忱,,一切一切都是冗長乏味的。


我們每兩個星期都會念誦寺廟的規(guī)矩,,要45分鐘,。這樣可以定期重振僧團的勢氣,,重新發(fā)願,,獻身於現(xiàn)在的生活方式,遵守戒律,。我坐在那念,心卻想:「真蠢,!太浪費時間了,。」同時我還在記憶我要念誦的文辭,。這是冬季共修的開始,,我本應(yīng)幫著做開示,我心想:「這真是……很困難的,?!刮冶緫?yīng)鼓勵這些年輕和尚及尼眾,,而我心中卻有這樣負面的境界,。我觀察到這點,,可心中卻似乎有很多理由認同這種境界。我想:「或許這些年我都錯了,,或許我是個頭腦空空,過於樂觀的傻瓜,,或許做個嫉世憤俗的人反倒是正確的道路?!?/font>


之後某一天,我做了一個清清楚楚的夢,,是彩色的。在夢中,,我吃自己的手指頭,,一個接一個,;我的拇指扯下來了,接著是其他的指頭,,再將它們吃掉,。那情形非常生動,我甚至還嘗到一種無刺激的味道,。我吃光了左手,,再吃右手,;我吃了前三個手指,只剩下食指和拇指,。我內(nèi)部有個聲音,,「醒來,!」我就醒了過來,,對夢境記憶得非常非常清楚,,我立即意識到自己做了些甚麼,。出於散漫心,,我吃掉的器官正是我最好的朋友與助手,。這種負面,自我摧毀的態(tài)度遮蔽燒燬了所有的好品質(zhì),;我曾具備的心靈品質(zhì)正在被摧毀,。我的整體受到震撼,,意識到所走的路做錯了,,接著還自然地發(fā)生了一些事,。我並沒有真去想大乘佛法或菩薩願,可我卻開始告訴自己,,「不管這一生自己有沒有得到一刻的快樂,也不管自己是否要受生一百億次,,只要我能為另外一位眾生做一種善行,,那麼所有那些時間就沒有浪費?!惯@種念頭開始從心中自發(fā)地冒出來,我突然感到難以置信的快樂,、輕鬆,。這從邏輯上想是奇怪的:一百億次生命,無效力的活動,,全是痛苦、煩悶,,結(jié)果卻是快樂,這是突破了自我關(guān)懷的牢獄後產(chǎn)生的,。


如果有等死的心態(tài),只在等待一切事終了,;那你只是在替自己考慮,,你對其他人是麻木不仁的。即使你不願意,,你也是在周圍建立起了一堵牆,。


  


  我可以看到,,這大體就是大乘傳統(tǒng)教化的起因,,激發(fā)起無私的心,,雖然任務(wù)艱巨,但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承擔(dān)下來,,我們就自然對別人流露出利他的情懷和緣份。我們承認和所有其他眾生的生命是相互聯(lián)繫的,,出於尊重之心,我們對能夠幫助他人感到快樂,。


有趣的是,同時有人給了我一本書,,書上說,,同樣的理念不限於佛教。作者舉出印度教,、猶太教的例子,其中講了 Sri Ramakrishna 的故事,。在 Sri Ramakrishna 和 Swami Vivekananda 出生之前, Ramakrishna 就到最高的梵天跟蹤 Vivekananda (他的主要弟子),。 Vivekananda 正入定,,對世間毫無興趣?!附咏墙^對的巔峰」,多麼偉大的一句話,! Vivekananda 坐在那兒,完全沉浸在禪悅之中,,然後 amakrishna 變成一個小孩,,從高天道來的金色的小孩,,開始在這位聖者面唱歌,、玩耍。


不久,,聖者終於注意到了這小孩,他睜眼看面前這個極為可愛的小孩在跳躍玩耍,。最後,他眼睛全睜開了,看著小孩,;小孩說:「我要下凡,你陪我一起去,。」 Vivekananda 就跟他去了,。


另一例子是講猶太教法師 Leib,。他告訴弟子們,,「在此生之前我不願投胎,,不願來到這裡;人世間充滿了愚蠢瘋狂的人,。我受夠了,,不能再管了,。一天一個農(nóng)民模樣的人走過來,,肩上扛著鏟子,對我說,,『你整天躺著享受永恆的快樂,,難道沒有更好的事可做了嗎?我忙個不停,,只為給別人帶來一點點快樂,;你在做甚麼?閒著沒事,?!弧顾芰烁袆樱庀路病,?钢P子那人就是 Hassidim 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 Baal Shem Tov,。據(jù)說他在宇宙高級世界遨遊,選擇能下凡來救我們的人,。因此,,在不同傳統(tǒng)中,,我們看到同樣的原理,,真有趣!


為自身著想會使我們感到孤獨,,即使當(dāng)我們的粗煩惱減少,、驅(qū)除之後,,也是如此,,當(dāng)我們的焦慮,、貪心,、瞋心,、妒嫉不強烈,,內(nèi)心平靜時也不例外,。你們可能注意到,,禪修已經(jīng)有一個星期了,你們坐在那兒,,心念集中寧靜,但是還沒有經(jīng)驗到整體的善與禪悅,。心裡在想:「這沒甚麼,難道佛將他的教化建立在這個基礎(chǔ)上的嗎,?這是種空白的精神狀態(tài),,沒有甚麼事情發(fā)生?!辜葲]有甚麼念頭,、感覺,也沒有甚麼大的熱情,,好像處在一個小灰屋裡,。這境界一點不煩人,,似乎是種挺平和的經(jīng)驗,可以用來做一種世界性宗教的基礎(chǔ),。你想,,「這是個突破,!我已經(jīng)奮鬥了五,、六年了,,有時有欲望,有時又恐懼,,現(xiàn)在總算到了自由的空間,。我們到了露天,可卻是一片沙漠,。這不對啊,!」接著你認識到這還不是佛所說的聖道生活的目的,,因為即使你沒有什麼東西明顯地使你煩惱,當(dāng)下卻有「你」,,或「我」存在,,有「我。的感覺存在,,有「人」在感知,,有個「人」,,有種「個體」的感覺存在,,雖然不強烈,,不突顯,,可它恆常存在著?!肝乙姟?,是種像牆,,像監(jiān)獄一樣圍繞著我們的心理結(jié)構(gòu),因為我們對監(jiān)獄中的生活過於執(zhí)著,,所以注意不到自己被包圍著的實際情形。只有當(dāng)一切都冷靜下來以後,,人才有機會覺察到自己處境的局限性,是又貧乏又乏味的,。


大乘佛教外向,,強調(diào)利他、布施,、慈悲,為一切眾生修行,。即使如此,,如果修行止於「我要將生命獻給一切眾生」的境界,那儘管已修至很高的程度,,最終仍然有個「我」和「你」,,有這個「在幫助一切眾生的人」。即使得到了許多快樂,,你還是會有這個障礙,一種孤立的感覺,,這是種隔離態(tài),所以修禪很重要,,不要沉醉於利他的想法和感受。如果你注意到佛的許多開示都是圍繞著「無私」,、「空」,,而進行的,,比如關(guān)於「無我」等等,如果沒有我,,那又是誰在向全世界釋放出那慈悲之光呢?如果沒有我,,是誰在慈悲,?這個人是誰?這裡可以看到有一個理解,、存在的層次,它超越了人我見解的束縛,。無論我們的信願多麼高尚、精緻,、純潔,除非我們超越了個人的感覺,、分別,,就總會有種不完美感覺,,不由地就有種孤獨的感受。我們?nèi)绻l(fā)了大心,,就會認識到,它是求無上智慧的實相所必須的因素,,這稱為金剛乘,。金剛意為金剛石、雷電,、不可壞,,極其有力,鐵一樣的真理,。這就是對「無我」的瞭解,。將注意力指向「我」的感受,,用修行來觀照我們對於自身個體所做的假設(shè),,我們一定要將心從外境上移開,,觀照我們對於「觀照者」所做的假設(shè),。當(dāng)心寧靜下來後,探詢以下這類的問題是有益的:「誰是這一切的中心,?」「在修禪的是誰?」「瞭知這些狀況的人是誰,?」「瞭知者是誰,?」「知道念頭感覺的是甚麼?」對於自我個體存在的假設(shè),,如果我們進行觀察挑戰(zhàn),這座獄牆就會突然間倒塌了,,六、七年前我有一次這種經(jīng)驗,。那時,我在一次長久的禪七中,,問「我是誰?」或「我是甚麼,?」用此產(chǎn)生疑情,,拿對自我的感覺來觀察,就好像走出了灰色的監(jiān)獄,,步入了陽光燦爛,,鮮花遍地的原野,我感到極度的清新和解放,,像在沙漠中遇到了綠洲似的,。


佛說一切快樂中最快樂的,莫過於從自我的直覺中解脫出來,。也許有人會覺得可笑,無意義,,因為「我」似乎是全宇宙間最真實的東西--「如果有甚麼東西是真實的,那就是『我』了,。」可這都是因為我們從未好好探究過「我」,、「我的」之類的感覺而已,,這都是因為我們從未好好研究並看清楚,,所有幻覺才一直保留了下來。一旦你仔細觀察,,那幻覺就會破滅,,你就不會再被它所欺騙,。


用疑情來挑戰(zhàn)我們所做的假設(shè)和自己在內(nèi)心建立的牆壁,。對這些假設(shè)的挑戰(zhàn)會將幻覺瓦解,,「我見」會本能地立刻開始產(chǎn)生一些東西,做一些事以分散我們的注意力,,使我們停止下來,。「我見」,,就如同任何怕死的生命一樣,,一旦我們挑戰(zhàn)其至高無上的中心的地位時,就會產(chǎn)生一種慌亂的反應(yīng),;你會發(fā)現(xiàn),,內(nèi)心會拋出各種有趣,有迫力的想法,,使你趕緊去做別的事,。所以人們需要很大的決心才能說「不」,,並將心拉回來問,,「這是誰?」「是甚麼在覺察到這種慌亂,?」「是甚麼在覺察到這種感受,?」


  


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中,你讀到「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或「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做如是觀,?!够颉敢磺形ㄐ脑臁怪惖脑挕M瑯?,在聖城每天念誦的《心經(jīng)》中也講「無色,、受、想,、行,、識,無無明,,無生老死,,無苦集滅道,。」這就是讓我們走出全部有為界,,對全部有為界加以觀察,。不要在本性是不安全,被束縛於時間,、我,、生死的全部有為界中求解脫,,求確定,,求安全,。只要我們還在有為的感官世界中求快樂,,就注定會失望,,不可能成功?!干?、「死」、「人」,、「我」、「苦」之類,,都是相對真理,在究竟真理中並沒有「苦」,,從來也無「人」生,亦無「人」死,。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如」,、「妙」或「普遍的心」等術(shù)語來形容,。


有趣的是,這些內(nèi)容不僅在大乘,、金剛乘的經(jīng)典中可以找到,,在上座部聖典中,儘管它或許不是強調(diào)的重點,,佛也同樣有詳盡的開示,。有的教師甚至於說不應(yīng)教授「無我」,這很危險,。有一次在蘇美度法師開示之後,在座一位著名佛學(xué)教師感到非常困擾,、不安,因為蘇美度法師為在家人開示了「無我」,,他認為這是極不負責(zé)的,。(他自己也是在家人!)據(jù)說一位泰國高僧也持同樣看法,,他認為對所有人都開示「無我」,,太強烈了,可我無法贊同這種看法(笑聲……),。這是極具度解脫力的開示,。在上座部的教化中,你會從字裡行間看到這一點,,它不斷將你推至絕對真理,。


例如,有些婆羅門問Anuradha比丘「證果者死後的性質(zhì)是甚麼,?」「如來這位證果者,,死後情形如何?」「他們還存在與否?」比丘回答說:「佛不這樣講,?!箤Ψ絾枺骸改撬麄儾淮嬖冢俊?/font>


「佛不這樣講,?!?/font>


「那他們既存在又不存在?」


「佛也不這樣講,?!?/font>


「那他們既不存在又不是不存在?」


「佛也不這樣講,。」


婆羅門說:「你一定是剛來的傻瓜,,要麼是不懂佛的開示,,要麼就是不能夠給我們一個中肯的答覆?!?/font>


Anuradha去見佛,,報告了他們的對話,並且問佛,,「我回答的正確嗎,?」佛說:「你的回答正確?!?/font>


「你是否看到如來是五蘊呢,?」


「沒看過,世尊,?!?/font>


「你是否看到如來具有五蘊呢?」


「沒有,,世尊,。」


「你是否看到如來不具有五蘊呢,?」


「不,,世尊,這種講法也不對,?!?/font>


「你是否看到如來在五蘊內(nèi)呢?」


「不,,世尊,。」


「那麼你是否看到如來在五蘊之外,,與之分離呢,?」


「不,,世尊,這種講法也不對,?!?/font>


佛說:「的確!就是這樣,,我現(xiàn)在和過去所教的都是『苦』和『苦的止息』,。」


佛告訴我們不要用概念去給證悟下定義,,因為任何概念上的定義都有欠缺,,只是相對真實而已。佛講得很清楚,,上座部和北傳宗派所教的一樣,,究竟的見解都是沒有固定位置的見解,是真實的證悟,,是安住於覺悟立場而非安住於概念或理想的立場,,這是我們的歸依處。歸依佛是要覺悟,。這樣我們看到,,與我們的身體、感受,、個性,、年齡、國籍,、問題,、才幹有關(guān)的一切,都只是生生滅滅的有為界的屬性,。而我們可以覺悟到所有的這些,,修行的全部關(guān)鍵就是要持續(xù)安住於覺悟之上。


  如如想要尋求做人,,到某處,、某時的確 定性,生活就會使我們沮喪痛苦,。只有當(dāng)我們放下「我見」,、「人見」,要去這兒,、去那兒的觀念時,,才能清楚地安住於覺悟之上。


心總習(xí)於將事物概念化。你說,,「好,,我會留意?!鼓阋曋疄橐环N理想,,並將心中塞滿了念頭,接著我們就將這個想法當(dāng)成一個目標,,而不只是在覺知而已,,我們想要知道甚麼是覺知。


這就同阿姜查有時說的一樣——你騎著馬找馬,。我們好奇,,「誰是那覺知覺知者?」「覺知,、覺知,,又是誰在覺知著?」人會覺得有種在無限地退縮的印象,,就如同從懸崖上向後落下似的,其實並非如此,。因為我們放下我見後,,所餘下的只有清楚的覺知;心安住於明亮,,無私,、覺知、永恆的境界,。這時「這就是覺知」的念頭升起了,,我們就不再安住於純粹的覺知,而去執(zhí)著於有個東西叫「覺知」的想法,;我們固定在這種想法上,,邁步走進了有為界。我們一有任何執(zhí)著,,就離開了純粹的覺知境界,;純粹覺知境界,就好像面對著牆壁,,我們一旦執(zhí)取任何念頭,,就離開了牆壁,進入了一種執(zhí)著於某些有為法的境界,。


如果我們內(nèi)心放鬆就安住於覺知之上,,在這種純粹的狀況中就具有解脫,自由就存在於其中。這時內(nèi)心覺悟到一體性,、如性,,在基督教中稱為至福。這種喜樂的境界是個完整的,,隔離完全消除了的境界,,在這種現(xiàn)責(zé)當(dāng)中沒有自我。它並不是說我們和絕對真理在一起,,而是說只是「這個」,,內(nèi)心處於純粹覺悟的境界,法覺悟到其自身的屬性,。


在五十,、六十年代佛法來美之初,有種理解非常流行,;人都說,,「人人都是佛」、「我們都是佛」,、「人人都是完美的」,,可這種情形並未使人們具備佛謙虛、溫和,、節(jié)制的行為,,有時人們視之為一個判決的執(zhí)照。他們所做的任何事都是完美的,;頭腦清醒是完美,,醉酒也是完美的;你發(fā)心想做的任何事都是空的,,都是如如的,。如果有人將最高原理視為一種固定立場或個體而加以執(zhí)著,你就會發(fā)現(xiàn)僅有信念是不夠的,,這樣會使Beat那一代最聰慧的佛學(xué)人士死於醉酒,。


「人人都是佛」和「一切都是完美的」的觀念,會給人帶來極大的自由感,,可這與直接的證悟並不完全一樣,。心安佐於這種證悟時,其中流露出的的是純淨(jìng)的言語和行動,,是柔和,、無害、簡樸,。佛證悟後,,他完全沒有,,也超越了一切苦惱;他不追求肉體快樂,、吸毒,。他對生命是極為小心謙虛的,使用物品也極為節(jié)省,。他可以隨心所欲得到任何東西,,可他卻寧可赤腳捨棄一切財產(chǎn),過寧靜不傷害其他眾生的生活,。


有些佛教傳統(tǒng)經(jīng)過數(shù)世紀之後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這個問題,,人們執(zhí)著於法的道理,視之為一個個體——「我是大乘佛教徒」,、「我是上座部佛教徒」,,或「我是金剛乘佛教徒」,好像是帶上了表示某種資格的徽章,,而沒有看到這些術(shù)語僅是在表示某種態(tài)度觀念,。例如英格蘭佛教協(xié)會每年的夏季學(xué)校中,都有一個團體性的傍晚聚會,,脫離大眾而舉行,;表面上是因為他們已經(jīng)「無相」,所以他們就可以傍晚離開大眾去討論佛法,。這還沒關(guān)係,,他們有行動的自由。上座部的佛教徒就圍坐著談天,、喝茶,可你能從中看出一種心態(tài)——「我們屬於最上乘,,不用去管那繁瑣的戒條,,我們要尊敬一切眾生最究竟的佛性?!箍梢钥吹剿麄兊念娡途?,有許多都用偏了,用分別心來對待一些簡單的特性,。他們喜歡去喝一兩杯,,不受約束地幌上一段時間,他們當(dāng)然有行動的自由,,可稱這種行為叫佛法卻是可悲的,。


  這樣的結(jié)果是,試圖從自由的生活中證悟空性,,這意味著我們必須面對追隨欲望而產(chǎn)生的消沉,,並從中證到空性,。人有選擇這種挑戰(zhàn)的自由,可我們無法只享受快樂而不觸及事情的另一面:兩者是關(guān)聯(lián)在一起的,。好像當(dāng)一個輪子向上旋時,,我們抓住了它;可向上旋時我們還不放手,。我並不是說我已放下,,其實我也做過很多這種事。我意識到,,在頂端時我們根本就沒有放下的心,!我們想這樣做,可做起來卻不是這樣,。


在這次共修開始時,,人人都受了三皈五戒,這一象徵性的行動可以讓我們重振對佛,,對成為佛教徒的信願,。人並不是像受洗一樣,因為參加了儀式而成為佛教徒,,其中有很大的程度取決於重振我們內(nèi)在的信願,。我們外在地可能依附於某一形式、傳統(tǒng),、模式,,但如果不能將其內(nèi)在化,以使自己成為佛,,瞭知者為目的,,那任何外在形式的信仰都不會有長期效果的。


我們常常弄不清的一點的是,,「如果無我,,從終極智慧的立場上看,我們?yōu)槭颤N要去管廣布慈悲心之類的事呢,?既然無人在這兒,,在那兒,我們?yōu)楹我蛉钪孓捪虼缺??既然在這兒,,在那兒都沒有人,我們?yōu)楹我窒砉Φ??為何不省下力氣做些別的事呢,?」弄清這點——「我們生命的不同層面如何相互作用」——是很重要的,即使我們可以在某些時候從純淨(jìng)智慧,,不分時空的無我覺照中看待生活,,可世間其他的人未必會從這個角度來看,。佛教的修行提供了一種將所有一切層次結(jié)合起來的方法。佛使用假名,、人稱代詞,,有人問佛,「既然無我,,你為何以稱呼一個人的方式稱呼自己,?為何同別人講話,叫別人的名字,?」佛說,,「雖然從根本上是無我的,但我用通常的言詞與人在他能懂的層次上交流,?!顾晕覀兿胍閬汛缺模錾乒Φ?,分享福報時,,要努力去做,全心全意去遍佈慈悲心,,實在地去做,。


我們建立寺院,努力為眾人提供學(xué)習(xí)的機會和環(huán)境,,我們教授,、提供指導(dǎo)和支持,可在將這些事做成後,,我們要將任何執(zhí)著化解掉,。我們將這些善的道理和力量投注到人的生活當(dāng)中,可卻不視它們?yōu)榫烤箤嵱械?。我們看到它們只是形,、色、意識模式而已,。我講話的聲音你們都能聽到,,這裡有耳識,。有句話說佛陀是為了喚醒睡夢者的超級夢境編導(dǎo)師,,他的開示、言語,、行動,,都是個夢幻的系統(tǒng)。但佛善於創(chuàng)造夢境以使睡夢者覺醒,,使我們從夢中回到現(xiàn)實生活,,眞實世界中來,。


比如,我許多年來都對信仰法門麻木不仁,;「無我,,這就是佛教的全部?」每天早晚我們進行傳統(tǒng)的念誦時,,我就隨眾,,想跟上那個調(diào)子,可我卻又認為毫無意義,,後來我開始認識到我遺漏了整個過程的精神,。如果我們有正確的理解,就可以將這些能量釋放成言語,、仁慈,,及對世界有益、有助的東西,,而不是佔有它使它保持原樣,。這是種偉大的藝術(shù),也是最偉大的祝福,,你可以理解為什麼佛要像那樣來進行教化,。如果不是因為佛陀……。這都使我們這些追逐形象,、模式,、傳統(tǒng)生活方式的人,受到刺激鼓舞而向覺醒,、衝破束縛我們的幻境,,以體嘗到解脫的眞正快樂。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