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人的生活已離不開手機,、電腦,,有頸椎問題的人也越來越多,。“低頭玩手機相當于脖子上掛了兩個大西瓜,!”這話真不是危言聳聽,。 脖子酸痛就是頸椎病嗎?上班族,、老年人應當如何預防,?為此,小翼專程采訪了廣東省中醫(yī)院骨科的吳樹旭醫(yī)生,。 吳樹旭 主治醫(yī)師 廣東省中醫(yī)院芳村分院,、 固生堂天河北分院 骨科 廣東省中醫(yī)院,跟師李家駒老師(精武門李佩弦之子)學習中醫(yī)推拿,;跟師“峨眉流派”郭程湘老師學習 “暢氣通絡手法”,,跟師全國名中醫(yī)韋以宗教授學習中醫(yī)整脊治療。中華中醫(yī)藥學會整脊分會第三屆青年委員,。 擅長領域: 頸椎病,、腰椎退性疾病、腰椎滑脫癥,、青少年特發(fā)性脊柱側彎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出診時間: 固生堂廣州天河北分院(周五下午) 廣東省中醫(yī)院芳村分院二樓骨科門診(不定時) “很多人以為頸痛和手麻就是頸椎病,其實不一定,?!?/p> 吳樹旭指出,真正的頸椎病是指以頸椎的退行性病變?yōu)榛A的疾病,,表現(xiàn)為頸椎的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頸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并壓迫到了頸椎脊髓,、神經(jīng)根或椎動脈,從而出現(xiàn)一系列癥狀,,這樣才考慮為頸椎病,。 采訪視頻看這里 ↓↓↓ 1 頸椎病,沒你想的那么簡單,! 他表示,,頸椎病的臨床表現(xiàn)非常復雜,有多種亞型,,其主要癥狀和臨床表現(xiàn)因人而異,。臨床上常見的幾種有: 分型 病因 人群 癥狀 查體 影像學 頸 型 長期伏案導致頸部肌肉勞損 發(fā)病率高達70~80%,常見于年輕人 勞累一天后,突然間感覺頸背部和頸肩交接的部位疼痛 具有頭,、肩,、頸,、臂的疼痛及相應的壓痛點; ①無椎間隙狹窄等明顯退行改變,;②頸椎生理曲線消失,,椎體間不穩(wěn)定及輕度骨質增生 神 經(jīng) 根 型 頸椎間盤退化、間隙變窄,、骨質增生 常見于中老年人 一側手麻木無力,、三角肌區(qū)域疼痛麻木 臂叢牽拉試驗、椎間孔擠壓試驗陽性 頸部某些位置有較大突出,,壓迫了一側頸骨神經(jīng)根 脊 髓 型 頸椎病中最嚴重的一種,,上位頸髓損傷導致脊髓的壓迫 發(fā)病率10~15%,中老年人多見 上肢麻木,、疼痛,,胸部有束帶感、大小便失禁,、走路有踩棉花樣的漂浮感,、走路沒多遠就要休息一下 ---------- 椎體后緣骨質增生、椎管狹窄,,存在脊髓壓迫 椎 動 脈 型 椎動脈受外來壓迫或刺激導致供血阻斷,,大腦缺血缺氧 約占2%,年輕人多見 頭暈,、 猝倒(向一側扭頭時突然倒地) 旋頸試驗陽性,;排除神經(jīng)性,、眼源性,、耳源性眩暈(如耳石癥)、高血壓導致的頭暈 前屈后伸位上椎節(jié)不穩(wěn)定,。 術前需借助椎動脈造影,、DSA、MRA等進一步診斷 交 感 型 頸部交感神經(jīng)受壓 占5% 復雜多樣,,累及多個器官系統(tǒng),。如胸悶、勞累時心跳加??;部分存在情緒改變(抑郁、神經(jīng)緊張,、易怒),;經(jīng)常打嗝,胃腹脹滿不適,;耳鳴,、視物模糊 心電圖,、心臟彩超、平板運動試驗等各項心臟檢查和胃鏡結果均正常,;做頸椎治療后有所改善 X線片頸椎有失穩(wěn)或退變,;椎動脈造影陰性。 食 管 壓 迫 型 頸椎椎體前鳥嘴樣增生壓迫到食管 不多見 吞東西時有異物感 ----------- 經(jīng)食管鋇劑檢查證實食管后方有突出椎節(jié)
關于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猝倒”癥狀,,吳樹旭是這樣解釋的:“就是走著走著就突然倒地了,,發(fā)作前并沒有明顯的頭暈頭痛、惡心胸悶,、低血糖,、低血壓等癥狀。發(fā)病時患者完全清醒,,但就是無法支撐,。” 案例1 老王在前面走,,朋友在后面喊他:“老王,,等等我!”于是老王猛地一回頭,。但就是這個突然轉頭的動作,,壓迫到了一側的椎動脈。而老王另一側的椎動脈的供血本身較差,,受壓一側由于供血阻斷無法代償,,大腦缺血缺氧,人就突然倒下去了,。 “事實上,,一個患者可能同時患上兩到三種頸椎病,即混合型頸椎病,。最常見是椎動脈型混合交感型,,病人同時出現(xiàn)頭暈、惡心,、胸悶,、心悸,胃腸反應等各種癥狀,,一發(fā)作起來就不想吃東西,。還有神經(jīng)根型合并頸型頸椎病,頸部疼痛明顯的同時也有手麻癥狀,。” 此外,,吳樹旭補充道,部分交感型頸椎病還可能引起血壓波動異常,,多見于輕度高血壓,,此類人群服用降壓藥效果差,,頸椎病發(fā)作時血壓升高明顯;同樣道理,,由于頸椎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降低,、血流障礙,還有可能出現(xiàn)低血壓,,雖不多見,,但仍應引起重視,仔細鑒別,。 2 頸椎病發(fā)生的四大原因 頸椎的退行性變:過了30歲,,椎間盤的伸縮功能就開始退化了,這是人體的自然老化現(xiàn)象,,任何人都無法避免,。 不良姿勢造成頸椎慢性勞損,加速退變,。
發(fā)育性頸椎椎管狹窄(多為先天):有的人天生椎管細小,這類人更易患脊髓型頸椎病,。 案例2 小李平時頸椎無任何不適,,但有一次坐車時司機來了個急剎車,小李突然就癱掉了,,整個上半身動彈不得,。 醫(yī)生檢查才知,,他是先天性的椎管狹窄,平時不會有什么癥狀,,一旦出現(xiàn)輕微事故時,,就容易發(fā)生脊髓損傷壓迫。 頸椎先天性畸形:占 5%,,如融合椎等,。 3 保護頸椎姿勢大PK 吳樹旭告訴記者,對于年輕人高發(fā)的頸型頸椎病,,患者最重要的是保持頸椎正常生理的活動度,,尤其要注意平時用電腦和玩手機的姿勢。 為了讓大家有更直觀的感受,,他親自示范了幾種錯誤的姿勢: 1 電腦屏幕位置偏低,,需要低頭去看,導致頸后肌群緊張,; Tips 升高屏幕高度,, 不用低頭就可以平視。 2 電腦一直放在左邊,,長期歪斜著頭部看,,導致單側肌肉緊張; Tips 把電腦移到右邊一段時間,, 再移到左邊一段時間,, 換個姿勢。 3 電腦位置沒問題,,但長時間久坐,,腰背部肌肉松懈,容易彎腰駝背導致頸部前伸,或變成了往后癱坐,; Tips 每次坐1小時就起來活動一下,, 緩解疲勞。 4 夏天在空調房用電腦,,空調對著頸肩部直吹,,導致受寒、血流不暢,。 Tips 準備一件披肩或薄外套保暖 5 電腦鍵盤和鼠標放在較高的桌面上,,雙手無法自然放置,甚至聳肩,; Tips 使用帶有鍵盤滑軌架的電腦桌,, 鼠標和鍵盤都放在上面, 讓手肘呈90°自然彎曲。 6 地鐵上空間狹小,,很多人喜歡縮手低頭玩手機,; Tips 端正坐姿 把手機抬高半舉, 和眼睛平行(可用支架) 7 睡前躺在床上玩手機,,枕頭墊得老高,。由于平躺時頭一直處于前驅位,而頸椎肌肉處于放松狀態(tài),,沒有對頸椎進行保護,,導致深層組織更易勞損。 Tips 玩手機時間同樣不宜過長,, 不要躺著玩手機,! 8 上交叉綜合征:很多人習慣于頸椎往前、圓肩,、含胸,、駝背,導致背側肌群太弱,,胸大肌過于緊張,。 Tips 多做拉伸,打開肩關節(jié) 放松頸部斜方肌和胸大肌,。 走路時盡量不要背單肩,, 最好是雙肩包, 包內(nèi)不宜放太多沉重物品,。 平臥時頸部不能懸空,,要放在枕頭上。枕頭壓扁時的形狀應貼合頸部自然的生理曲度,,以自己覺得舒服為準,;側臥時,枕頭的高度約等于單側耳朵到肩關節(jié)的寬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好,。
“市面上也有根據(jù)生理曲度打造的頸枕,但這些都是工廠按一個模子制作出來的,,沒有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的頸椎曲度都不一樣,如果能單獨定制枕頭是最好的,。對于生理曲度已經(jīng)變直的患者,,也不要想著選一個弧度大的枕頭就能一下把曲度睡回來,沒那么快,。應當先從小弧度開始,配合鍛煉循序漸進地調整,?!?/p>
記者了解到,,現(xiàn)在有的孩子小小年紀就得頸椎病,原因真的是報道里所說的那樣“經(jīng)常在車上睡覺”嗎,?吳樹旭不這么認為,。 “其實車上睡覺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算多,。家長們應該警惕的是孩子每天在學校午休,,趴在課桌上睡覺的動作,長此以往對孩子的頸椎甚至整個脊柱的傷害都非常大,!” 4 頸椎保健大法學起來 工作空余時間多做頸肩拉伸 1 斜方肌拉伸 2 胸大肌拉伸1 3 胸大肌拉伸2 4 弓步大鵬展翅 5 斜位松肩 6 靠墻站脊 多練鄧老的八段錦 吳樹旭表示,,八段錦簡單、行之有效,,頸部和腰部都可以練到,。但訓練次數(shù)和時間都有講究,需要堅持,。 八段錦教學視頻戳這里 ↓↓↓
5 不同類型的頸椎病需辯證施治
止痛貼應根據(jù)病因和體質進行選擇:
藥膏貼敷的時間不宜過長,,貼完后注意用溫水擦濕浸透再撕掉,,皮膚上殘留的黑色膠體也要清理干凈。還有一些止痛貼含有止痛的西藥成分,,需注意有沒有過敏的情況,。
至于很多人喜歡的推拿按摩,吳樹旭表示:“推拿有嚴格的適應癥,,不是所有頸椎病都適合,。若按摩師手法不當,會加重脊髓損傷,,導致一過性嘔吐,、暈厥,有的患者甚至被按出了癱瘓,。建議頸肩痛的朋友去正規(guī)的醫(yī)療機構,,專業(yè)的醫(yī)生在按摩前都要先拍X光片,大致判斷是否有移行錐或融合椎,、椎孔發(fā)育不良,、腫瘤結核病變、發(fā)育性椎孔狹窄等,,如果有則不能按摩,。” 小翼 肩膀疼和頸椎病有關系嗎,? 肩膀疼只是一個癥狀,,部分頸型頸椎病、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可能出現(xiàn)肩膀疼,,但要首先排除凍結肩(曾用名為“肩周炎”,,現(xiàn)已被廢棄)、肩袖損傷,、撞擊綜合征等疾病,。 吳樹旭 小翼 經(jīng)常落枕是頸椎病的表現(xiàn)嗎,? 落枕多是由于長時間工作頸椎勞累,睡覺姿勢不良,;還有一些人是醉酒后臥在客廳,,頸部受涼當風,,引起的頸部肌肉緊張,。 吳樹旭 一次落枕沒什么問題,但如果是經(jīng)常落枕的患者,,他們的頸椎曲度往往已經(jīng)消失,,考慮為頸型頸椎病。落枕急性期的治療包括制動,、臥床休息,,頸部保暖,吃止痛藥,、理療,、熱敷,針灸等,。 吳樹旭 小翼 既然頸椎退行性病變是自然老化現(xiàn)象,,有沒有辦法通過訓練肌肉緩解退變呢? 人類無法阻止退變,,但有些人退化時可以沒有任何癥狀,。 吳樹旭 中醫(yī)上說“筋柔骨正”,筋和肌肉是保護骨骼的結構,,如果有意識地訓練頸椎周圍的肌肉,,讓肌肉有力量、柔韌性好,,韌帶彈性好,、游刃有余,可以保證骨骼的日常工作,,就不會出現(xiàn)一些頸椎退行性病變的癥狀,。 吳樹旭 鍛煉肌肉的方式有很多,如跑步,、游泳等等,,注意運動前的熱身和運動后的拉伸、放松,。還有傳統(tǒng)的太極拳,、八段錦,這些運動講究“形意結合”,,對氣機的調節(jié)更好,。 吳樹旭 |
|
來自: lxhcaac > 《養(yǎng)生醫(y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