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概念 1.K線頂分型和底分型 頂分型:中間K線高點是相鄰三K線中高點最高的,,低點是相鄰三K線中低點最高的,。見圖一之1 頂:頂分型的最高點。 底分型:中間K線高點是相鄰三K線中高點最低的,,低點是相鄰三K線中低點最低的。見圖一之2 底:頂分型的最低點,。 圖一 K型分型示意圖 2 K線的包含關系及其處理 包含關系:一K線的高低點全在另一K線的范圍里,。見圖一之6 K線向上:假設,第i+1根K線滿足第i+1根與第i+2根K線的包含關系,,而第i根與第i+1根K線不滿足包含關系,,那么如果gi+1≥gi,那么稱第i,、i+1,、i+2根K線是向上的。 向上時包含關系處理:兩K線的最高點當高點,,兩K線低點中的較高者當成低點,,把兩K線合并成一新的K線;用[di,gi]記號第i根K線的最低和最高構成的區(qū)間,當向上時,,順次n個包含關系的K線組,,等價于[maxdi,maxgi]的區(qū)間對應的K線。 向下時包含關系處理:兩K線的最低點當低點,,兩K線高點中的較低者當成高點,,把兩K線合并成一新的K線;用[di,gi]記號第i根K線的最低和最高構成的區(qū)間,,當向下時,,順次n個包含關系的K線組,等價于[mindi,mingi]的區(qū)間對應的K線,。 多根K線依次構成包含關系的處理:當有i,i+1,i+2........,i+n根K線依次構成包含關系,,先用i,i+1根K線進行包含關系的處理形成新的K線,然后用該根新K線與第i+2根K線進行包含關系的處理重新生成一條新K線,,此步驟依次進行,,直到第i+n根K線處理完畢。 圖二 K線包含關系的處理 二 筆 筆:筆是相鄰的頂和底之間的走勢,,在同一筆中,,頂分型中最高那K線的區(qū)間至少要有一部分高于底分型中最低那K線的區(qū)間,不能夠頂都在底的范圍內或頂比底還低,。 筆的定義分為嚴格筆定義和非嚴格筆定義,,其中非嚴格筆定義一般稱為新筆定義。 嚴格筆定義:頂和底之間經過包含處理后至少存在一根獨立K線,,見圖一之5,; 非嚴格筆定義(新筆定義):筆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頂和底之間經過包含處理后至少存在一根K線; 2.頂分型中最高K線和底分型的最低K線之間(不包括這兩K線),,不考慮包含關系,,至少有3根(包括3根)以上K線。 向上筆:先底后頂 向下筆:先頂后底 圖三 向上筆和向下筆示意 筆必須是一頂一底,,依次相鄰的兩個頂(中間無底)或者兩個底(中間無頂)之間的走勢無法構成一筆,。 依次相鄰的兩個頂(中間無底)的處理:原則是誰高取誰。若前頂高于后頂,;取前頂,,若前頂不高于(低于或等于)后頂,取后頂,。 依次相鄰的兩個底(中間無頂)的處理:原則是誰低取誰,。若前底高于后底,取后底,;若前底不高于(低于或等于)后底,,取前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