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正明,,一九六三年生,江蘇南京人,。自幼研習金石書畫,,一九八二年起師從著名金石書畫家沙曼翁、吳養(yǎng)木,、李味青等諸公,,并得到林散之、張辛稼,、費新我指教,。
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省市展覽并多次獲獎,。另有作品發(fā)表于《美術(shù)報》,、《中國書畫報》、《書與畫》等雜志報刊,。二零零九年十一月在南京清涼山公園李劍晨藝術(shù)館,,舉辦成正明書畫篆刻作品展。
現(xiàn)為江蘇省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國畫院特聘書法家、南京印社社員,、江蘇省甲骨印社理事,、秦淮芥子園書畫院副院長。
當代草圣林散之題詞“水滴石穿”,。
沙曼翁恩師親授書藝,。
曼翁恩師題詞“正明藝事一瞥,丙子歲末盡,,成子正明出示近作,,可喜,。曼翁年八十一”,。
吳養(yǎng)木恩師親授畫藝,。
養(yǎng)木恩師題詞“筆墨淋漓”。
明師正途終成器
李珂龍
古之學者必有師,為藝者甚焉,。不固己,,不囿人,恪守藝德藝事卓然成家之明師,,得一,,其三生之幸也。而成君正明杖履其三:書法篆刻立雪于吳郡沙曼翁先生,,畫則聆教于姑蘇吳養(yǎng)木,、金陵李味青諸家。
曼翁先生,,固今之書畫篆刻巨擘也,,為篆為分為印,皆得古出新之百世師也,;養(yǎng)木先生素有當代南畫第一人美譽,,開宗立說,晚歲立新,,實為吳門畫派廣大教化之主,;花鳥寫意圣手李味青,實人以藝傳的典范,,生前寂然簡出,,身后藉大寫意獨造之功,立勢開派,。
當世為書為畫而功夫,、才情皆備者,如恒河沙數(shù),。而能抗心希古,、不媚時俗者幾希矣!
正明兄寖饋書畫三十余年,,承諸師正教,,守經(jīng)典,秉明途,,未敢一日或懈,。其書印,濫觴曼翁而旁及三代,,默守漢韻,,馳不失范,;其山水,,技法南宗而以參倪瓚、石濤,,得勢達情,、立意高遠,,蕭散超逸與渾厚華滋并化;其花鳥,,師外遠追青藤八大,,以書入畫,格調(diào)奇古,、骨力精勁,、風神超逸。
正明兄年屆知天命,,墨守硯田,、不事張揚。今選精擷英,、結(jié)集付梓,,非為自許,亦自勵自省之舉也,。其人其藝,,諒識者自鑒。
是以為序,。
壬辰年梨花時節(jié)李珂龍于金陵散翁軒
成正明的藝術(shù)三重門
周和生
丙申之春,,好友成正明來訪,贈我兩冊其新近出版的書畫篆刻作品集,。午后時光,,泡壺新茶,捧讀著正明兄的藝術(shù)精品,,不禁回想起當初與正明的相識往事,。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筆者在南京中華中學任教,,課余愛好書畫收藏,。一天,有位眉清目秀的少年來校尋我,,送來謝亦鳴先生賜贈筆者的隸書條幅一件,。這位遵師之命的送書少年即成正明,當時他還是一名中學生,,除了師從謝老學書,,并研習意筆花鳥,奔走于李味青先生門下,,看得出,,是一位勤奮的好學少年。
數(shù)年之后,筆者轉(zhuǎn)行供職于愛國報社,。某日,,編輯部來了位一身戎裝的軍人,定睛一望,,是正明,。數(shù)年未見,正名已從當年靦腆的少年學子,,成長為英俊的青年戰(zhàn)士,。正明的到來,不僅給我?guī)砹梭@喜,,而且還帶來了沙曼翁先生的手札,。原來,正明光榮入伍駐防于蘇州古城后,,雅好不變,,揮毫不輟,被戰(zhàn)友們稱為軍營中的書畫家,。
蘇州是一座具有光榮傳統(tǒng)的擁軍模范名城,,當?shù)貢嫶蠹医?jīng)常送藝到軍營。正明在部隊首長的引薦之下,,正明得以拜沙曼翁,、吳養(yǎng)木、張繼馨諸先生為師,。無論是在蘇服役期間,,還是復轉(zhuǎn)回寧之后,正明始終堅持登門學藝,,系統(tǒng)進行書畫印的學習與研究,。
清茶氤氳之間,欣賞正明多年的學習成果與研究結(jié)晶,,深感光陰如箭,。自與正明相識至今,可謂“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目前已退休數(shù)年的我,依舊是個初衷未改的書畫收藏愛好者,,而年逾半百的正明,,已然成為成就卓著的藝壇名家,則當刮目相看矣,?!段男牡颀垺吩疲骸安偾髸月?,觀千劍而后識器?!薄皶浴迸c“識”,,應該是我這個收藏者多年養(yǎng)成的習慣本能,。因此,,正明兄書畫印這些看似平面的造型藝術(shù),竟然在筆者的眼前,,矗立起立體的三重之門,。
第一重門:數(shù)箭齊發(fā),藝貫多門,。
這重門,,是眾多藝術(shù)家的追逐目標。在中國美術(shù)史上,,不乏數(shù)箭齊發(fā)的巨匠楷模,,譬如,近代的吳昌碩,、齊白石,、傅抱石等。曼翁先生亦如此,,因而他對中國畫創(chuàng)作的要求極高,,認為詩書畫印完美結(jié)合,才能形成中國畫綜合性的藝術(shù)特色,,四者缺一不可,。同時對弟子的培養(yǎng),也提出藝貫多門的嚴格要求,。這一點,,從正明的同門師兄,同時也是正明作品集的封面題字者,,言恭達先生詩書畫印的不凡成就上可以表明,,從正明的作品中也可略見端倪。他書法字體篆分俱擅,,治印刀法追宗秦漢,,繪畫體系中,細筆山水與寫意花鳥相得益彰,,藝貫多門的整體實力,,為同齡畫人之中的佼佼者。
第二重門:名師親授,,立雪程門,。
在紀念沙曼翁先生誕辰一百周年之際,,正明著有《心中深深的懷念》一文,深情回憶了當年立雪程門入室執(zhí)弟子之禮的難忘經(jīng)歷?,F(xiàn)在社會的學藝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深造于高等藝術(shù)院校,成為科班出身,;二是登門拜師學藝,,俗稱入室弟子。比較這兩種學藝途徑的利弊,,沙老的好友,,同樣以數(shù)箭齊發(fā)而馳譽藝壇,并長期在院校工作的陳大羽先生最有發(fā)言權(quán),。陳老認為,,西學東漸后的課堂教學,雖然使學生學到的知識面廣內(nèi)容多,,但缺點是比較粗放,,而傳統(tǒng)的師傅帶弟子的方法,則可使學生學的細學的深,。正明作為眾多名師的入室弟子,,在“細”與“深”的學習程度上,可謂不言而喻,,不勝枚舉,。在他的作品集中,附有多幅與老先生們的合作佳件,。譬如治印,,即有“老曼為正明寫印稿,由其奏刀”,、“合作成此”的沙老所刻邊款,。正明曾向我描述過合作細節(jié):曼翁先生率意執(zhí)筆,在與石章面積相同的宣紙上,,或纂或隸,,書寫印稿=,并趁濕將此墨跡,,扣熨于印石之上,,而后指導正明,或朱或白,,奏刀而成,。再如作畫,其一為,,:“一片明霞池若鏡,,小魚出水見圓紋,,壬午秋,正明寫鱗石,,養(yǎng)木補竹并題”,。又一為:“荷花荷葉互送香。正明畫荷,,馨子添蟲并題”,。
合作,就老先生帶學生而言,,不僅僅是手把手的教學,,并蘊含著糾偏引正的深意,。沙老寫印稿,,是要求正明治印“所作皆法宗秦漢印璽,非若時下人之狂妄不足觀”,。吳老補竹,,則希望正明作畫須放筆隨意,不能過于拘謹,。張老添蟲,,引導正明作畫要注意細節(jié),既要大膽落筆,,又要細心收拾,。三位老師共同的要求為,作品要善于題款,,注意位置經(jīng)營,,以及修辭煉句。對正明來說,,極為難得的合作如同部隊里的實戰(zhàn)演習,,容不得半點含糊,這是錘煉自身技藝,,掌握多項本領,,接受老師檢閱的沙場。
第三重門:水滴石穿,,源自吳門,。
正明與筆者的部分經(jīng)歷極為相似,即接觸書畫前輩較多,。老先生們對我倆雖然均有墨寶相贈,,但內(nèi)容有所區(qū)別。贈我的是一般的書畫作品,,現(xiàn)在成為我經(jīng)常把玩觀賞的藏品,。而贈正明的則為就其才藝特地所書的題詞,,既是肯定與贊許,亦為鼓勵與鞭策,。為他題詞的已故名家,,有林散之、費新我,、張辛稼,、宋文治、亞明,、盧星堂等先生,。其中林老的題詞“水滴石穿”,最為耐人尋味,。內(nèi)容在對正明過往成績形象肯定之余,,也寄寓著老人對正明堅持不懈、不斷努力,、持之以恒,、終成大器的美好希冀。
林老提即“水”,,筆者想到“源”,。也就是從正明的作品面貌,追索一下他的藝術(shù)風格與源泉,。筆者認為,,正明學生年代金陵訪師,這是藝術(shù)的啟蒙階段,。從軍之后,,拜師學藝得吳門名家真?zhèn)鳎瑪?shù)十年來,,創(chuàng)作意識把控在江南文化態(tài)勢范疇之內(nèi),,有意無意之間,承接了吳門畫派的氣脈,。在人才濟濟的金陵畫壇,,正明作品獨樹一幟,蕩漾著吳門春風,,獲得眾多藏家的關注,,使筆者欣喜之余,深表祝賀,。
熟悉筆者的書畫家界人士都知道,,我的許多藏品,均請書畫家,、鑒定家蕭平先生題寫詩塘,。此次欣賞正明畫冊,,意外發(fā)現(xiàn)蕭先生也為正明的一幅水墨山水佳作題寫過詩塘,茲將內(nèi)容筆錄如下,,為本文作一完美結(jié)束:
“太白有詩曰: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正明斯圖,,寫新景而頗能近此境也,。戊寅孟冬,戈父蕭平題,?!?
丙申谷雨于金陵拜山堂
(本文作者為資深媒體人、書畫收藏家,,著有《群賢畢集—周和生藏畫隨筆》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