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鱟粿(棉城版+汕頭版) 鱟粿(潮音hao7 guê8)(普通音hòu guǒ) 經(jīng)過多次研究跟試驗,綜合口感做出以下兩種: 1.潮陽棉城版:顏色偏黑,,粘性好,,有嚼勁。 (紅薯粉+粘米粉+馬鈴薯淀粉),,此方是參考趙記鱟粿,。 2.汕頭版:色白,,口感細(xì)膩,。 (玉米淀粉+粘米粉+馬鈴薯淀粉) 用料 紅薯淀粉80克 粘米粉100克(兩份不同版本的量) 馬鈴薯淀粉50克(兩份不同版本的量) 玉米淀粉10克 蝦少許 香菇少許 肉餡少許 鵪鶉蛋4個 潮汕鱟粿(棉城版+汕頭版)的做法 .潮陽棉城版:(紅薯粉+粘米粉+馬鈴薯淀粉),,此方是參考趙記鱟粿,。 2.汕頭版:色白,口感細(xì)膩,。 (玉米淀粉+粘米粉+馬鈴薯淀粉) 分別把兩份材料用溫水兌至粘稠,水不用太多,。靜放15分鐘 準(zhǔn)備好食材 這兩個我是某寶買的,也可以用家里的碗,。刷上一層油 分別放入一層漿(記得要用勺子攪拌漿)加入肉 繼續(xù)加入其他材料 再加滿漿水 大火燒開,放上去蒸,。 我的這個模具比較厚,漿比較多,,所以蒸了一個小時 出鍋倒扣,等涼了取出 不同的粉蒸出來馬上體現(xiàn)出來了,。右邊是“棉城版”,左邊是汕頭版 “棉城版” 汕頭版 用油焗一下,,用小火 焗好了用剪刀從中間剪開 淋上生抽,,或者辣椒,,或者麻醬,海鮮醬,,根據(jù)個人愛好添加 開吃了 鼠殼粿一一一潮汕特有的飲食文化的精髓,,相傳鼠殼粿的由來:官兵在追趕賊寇至潮汕地區(qū),,賤寇順?biāo)与x追趕,而官兵在潮汕卻相繼病倒,,漢文皇后得知,,了解情況后命人采摘鼠殼草做成粿讓官兵食用,不料病全好了,。這種食用鼠殼粿逐漸成為老百姓相傳的飲食習(xí)慣,。 《本草綱目》記栽:鼠殼粿具有消食,健脾,,養(yǎng)胃作用,。 用料
步驟 1 采摘新鮮的鼠殼草 步驟 2 鼠殼草洗凈大約熬1小時 步驟 3 撈起放入冷水中泡浸(有時間可泡24小時或過冷水后撈出) 步驟 4 瀝干水分備用 步驟 5 捶爛 步驟 6 用食用油炒至變色后加入白糖150克 步驟 7 鼠殼草步驟完成 步驟 8 綠豆(選用無皮)泡12個小時后蒸熟 步驟 9 綠豆碾壓成豆沙(可用木鏟壓爛即可) 步驟 10 綠豆沙壓好后加入800克白糖,,炒至白糖熔化,,關(guān)小火繼續(xù)拌勻,為了使豆沙口感更好,,可以加入少許面粉再拌勻即可,。 步驟 11 取3分之一的糯米粉加開水(與做湯圓方法一樣)做成小圓餅 步驟 12 煮湯圓一樣煮熟 步驟 13 撈出加入剩下的糯米粉中 步驟 14 再加入已經(jīng)完成好的鼠殼草,快速拌勻至團(tuán),。 步驟 15 成團(tuán)啦 步驟 16 取25克粉團(tuán)壓成圓形(餃子皮一樣) 步驟 17 取適量豆沙包成初形 步驟 18 用模型印壓成形 步驟 19 蒸10分鐘,,熟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