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肺癌后線免疫治療試驗 Keynote-158試驗:K藥二線治療小細胞肺癌,,(摘要號8506,,口頭報道) 標準治療不耐受或者進展的小細胞肺癌患者,注射K藥,,200mg,,Q3W,注射時間≧2年或者直至不耐受,。結果顯示:整體ORR為18.7%,,PD-L1陽性的患者,ORR為35.7%,,PD-L1陰性患者ORR為6%,。中位持續(xù)時間尚未達到(2.1-13.2+月),中位PFS為2個月,,PD-L1陽性的患者PFS為2.1個月,PD-L1陰性的患者PFS為1.9個月,。中位OS為9.1個月,,其中PD-L1陽性的患者,OS為14.6個月,,而PD-L1陰性的患者PFS為7.7個月,。結論:在小細胞肺癌的免疫治療中,K藥顯示出非常好的抗腫瘤活性特別是PD-L1陽性的SCLC患者,。 JAVELIN實體瘤研究:avelumab治療鉑類經(jīng)治的晚期NSCLC患者,,長達2.5年的隨訪率(摘要號9099) 經(jīng)含鉑化療失敗的晚期NSCLC患者,進行avelumab 10mg/kg q2w的治療,。共184例患者納入,,31.5%的患者接受兩線化療。有效率為14.1%,,中位療效持續(xù)時間為17.5個月,,6個月和1年的PFS率分別為24.2%及16.5%。1年和2年的OS率分別為42.5%及25%,。PDL1+的ORR為16.4%,,PDL1陰性為10%。2年的OS率為30%,。 IB期研究:評估Alectinib聯(lián)合atezolizumab用于ALK陽性晚期NSCLC的安全性和臨床療效(ABS:9009) 這一IB期研究入組了ALK陽性初治的晚期NSCLC,,無論患者的PD-L1表達水平,允許無癥狀的腦轉(zhuǎn)移患者入組,?;颊呓邮躠lectinib 600 mg,口服,,BID,,連用7天(安全性評估),后序貫使用alectinib 600 mg,,口服,,BID聯(lián)合atezo 1200 mg,靜脈使用,,q3w (擴展期) 直至疾病進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研究共入組了21例患者,接受過≥1次alectinib或atezo治療的患者納入安全性評估,。3度不良事件(AEs)發(fā)生率為62% ,,嚴重AE的發(fā)生率為33%。未出現(xiàn)4–5度AEs,。4例 (19%) 患者因AE中止atezo治療,,2例 (10%) 患者因AE中止alectinib治療。14例 (67%)患者出現(xiàn)了alectinib劑量中斷或調(diào)整。未觀察到劑量限制性毒性,。在中位隨訪13個月(1–22)后,,ORR為81%;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21.7 個月,,中為療效持續(xù)時間為20.3個月,。結論:alectinib聯(lián)合atezo方法的安全性可接受,未出現(xiàn)新的AE,。 ATLANTIC研究:PDL1單抗durvulumab三線及之后治療晚期NSCLC,。(摘要號9058) 444例既往化療或靶向治療失敗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durvalumab 10 mg/kg q2w的用藥治療,共分為三組,,1組為EGFR/ALK+,,下分PDL1<25%跟≥25%。2組為EGFR/ALK陰性,,本次未報到,。3組為EGFR/ALK-PDL1≥90%。療效見下: 2 肺癌一線免疫治療試驗 IB期研究:評估Alectinib聯(lián)合atezolizumab用于ALK陽性晚期NSCLC的安全性和臨床療效(ABS:9009) 這一IB期研究入組了ALK陽性初治的晚期NSCLC,,無論患者的PD-L1表達水平,,允許無癥狀的腦轉(zhuǎn)移患者入組?;颊呓邮躠lectinib 600 mg,口服,,BID,,連用7天(安全性評估),后序貫使用alectinib 600 mg,,口服,,BID聯(lián)合atezo 1200 mg,靜脈使用,,q3w (擴展期) 直至疾病進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研究共入組了21例患者,接受過≥1次alectinib或atezo治療的患者納入安全性評估,。3度不良事件(AEs)發(fā)生率為62% ,,嚴重AE的發(fā)生率為33%。未出現(xiàn)4–5度AEs,。4例 (19%) 患者因AE中止atezo治療,,2例 (10%) 患者因AE中止alectinib治療。14例 (67%)患者出現(xiàn)了alectinib劑量中斷或調(diào)整,。未觀察到劑量限制性毒性,。在中位隨訪13個月(1–22)后,ORR為81%;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21.7 個月,,中為療效持續(xù)時間為20.3個月,。結論:alectinib聯(lián)合atezo方法的安全性可接受,未出現(xiàn)新的AE,。 III期IMpower研究:評估atezolizumab聯(lián)合培美曲賽卡鉑或白蛋白紫杉醇或白蛋白紫杉醇聯(lián)合卡鉑一線治療晚期肺鱗癌患者,。(口頭報道 LBA9000) 試驗結果當天公布,期待肺鱗癌的首個數(shù)據(jù),! 回顧性研究:一線接受K藥治療的患者亞組分析,。(摘要號9037) 112名PDL1≥50%一線接受K藥治療的NSCLC患者被納入,39.3%的患者具有50-74%PDL1的表達,,60.7%的患者具有PDL1 75-100%,。整體ORR)為33.9%、PFS是 4.2 月,,中位OS是20.3 月,。與50-74% PDL1表達相比,75-100% PDL1表達的患者群具有更高的ORR (13.6% vs 47.1%,,P , 0.01),,更高的PFS (2.月vs 5.月P =0.02)。 3 肺癌免疫治療其他臨床試驗 回顧性研究:出現(xiàn)免疫相關毒副反應預示PD1單抗nivolumab免疫療效越好(摘要號9084) 回顧分析了127例接受過nivo治療的NSCLC患者,,結果發(fā)現(xiàn),,具有免疫相關不良反應irAE的患者,療效更高,,與沒有IirAE的患者相比,,ORR分別為68.8%:4.8%;DCR分別為79.6%:20.3%,。PFS也更高,,8.6:2.1個月。中位OS也顯著延長,,分別為17.4個月:3.7個月,。且,2級以上irAE的患者比1級irAE患者的OS更長,,分別為未達到:11.9個月,。多因素分析也證明了irAE的出現(xiàn)與總生存時間密切相關。 小型研究:NGS血檢可以預測PD1免疫治療療效,。(摘要號9078) 采用NGS血檢動態(tài)監(jiān)測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基因,,包括治療前、治療1個月,、第一次CT檢查,、進展時,。結果顯示:33例接受NGS檢測的患者,有25例檢測出ctDNA的改變,?;€時最常見的基因改變?yōu)門P53 (54.4%); KRAS (33.3%); STK11 (24.2%)及NFE2L2 (9%)。而8例未檢測出基因突變的患者中6例出現(xiàn)了疾病進展,。在23例動態(tài)監(jiān)測ctDNA的患者中,,血漿中療效(基線與個月時的ctDNA的變化)與臨床療效密切相關(18/23)。11例患者療效評價為ORR和SD,。7例患者為PD,。而且研究還表明,基線具有KRAS及TP53異常的患者具有更好的臨床來哦小,,而具有STK11與KRAS或TP53共突變的患者11例中有8例出現(xiàn)疾病進展,。 回顧性研究:超進展與免疫治療(摘要號9075) 研究分析了220例患者接受免疫治療后出現(xiàn)超進展的患者的臨床特征,結果發(fā)現(xiàn),,17%的患者出現(xiàn)超進展,,但分析這些患者的臨床特征,未發(fā)現(xiàn)其與性別年兩TMB吸煙狀態(tài)放化療PDL1表達之前有關系,。 I期研究:立體定向放療與PD1聯(lián)合治療轉(zhuǎn)移性性NSCLC或黑色素瘤(摘要號:9099) 納入患者主要分為兩類:一類為既往接受過PD1治療但進展了,,可以入組,在入組前進行放療,。另一類是未接受PD1治療,,入組后線進行K藥 200mg q3w治療,進展后進行SBRT治療,,后再進行K藥維持,。結果顯示:24例患者入組,由于放療的加入,,患者產(chǎn)生了19.8周的持續(xù)療效。 共34例患者接受了V+P的治療,,ORR為13%,DCR為66%,。 LC-SCRUM-Japan研究:接受免疫治療的NSCLC患者的PDL1表達與TMB情況,。 621例接受基因檢測的NSCLC患者,420例有PDL1檢測結果,,380例接受NGS檢測,,50例接受全外顯子WES檢測。結果顯示:WES檢測的TMB水平為72(2-515),,而NGS檢測的TMB的水平為7.6/Mb(0-30.8),。PDL1表達與WES的TMB間無相關性,,但與NGS的TM件有微弱的相關性(R2= 0.31)。6例出現(xiàn)療效的患者中,,經(jīng)WES檢測的TMB水平各異,,2例具有高TMB級PDL1表達,2例具有低TMB和高PDL1表達,,1例具有高TMB和低PDL1表達,。結論:高TMB與NSCLC的高免疫療效密切相關,與PDL1高表達獨立,。 Ib期研究:durvulumab+tremelimumab治療PD1藥物難治復發(fā)的晚期NSCLC患者的療效,。(摘要號9041) 分為兩大類,對既往免疫治療沒有療效,,稱為難治組(refractory),;對既往免疫治療有療效但進展。具體療效見下: 結論:腦轉(zhuǎn)移對療效無差異,。 小型研究:具有不常見驅(qū)動基因突變的NSCLC患者PDL1表達、TMB及MSI比率情況,。 從ASCO的摘要占比來看,,靶向與免疫平分江山,肺癌免疫在后線,、一線與聯(lián)合上處處顯露鋒芒,,正在顛覆我們的傳統(tǒng)肺癌治療格局。有需要接受免疫治療的肺癌患者可以參加我們的臨床試驗招募,。掃碼入群參加篩選,。 其他癌種患者如治療遇到困境,可通過找藥寶典的問診問藥按鈕提交病情,,我們會為您提供綜合國內(nèi)外治療方案的個性化治療建議,,如有合適試驗參加也會積極推薦。 癌癥可怕,,但我們與您一同攜手抗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