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唐一 原創(chuàng) l 創(chuàng)業(yè)智庫 轉(zhuǎn)載授權聯(lián)系 如果你想成功,,但出身不夠顯赫,、學歷也不夠好、沒錢沒本事沒技能...怎么樣才能用最小的成本,,達到自己的目標,? 對此,羅振宇在《奇葩說》中做出了回答: “想在這個社會混出來,,你只要在一個領域達到百分之二十就可以了,但前提是你必須在另一個領域再達到百分之一百二十,。 但如果你實在找不到一個領域去跨界,,那就去學演講。這是讓你出一分力,,然后能夠大規(guī)模復制你的影響力的方法,。” 沒錯,,讓你離成功最近的一個法寶,,就是演講。 最好的例子,,就是馬云,。 馬云,一個身材,、相貌,、資源都不出眾的窮小子,從創(chuàng)辦翻譯社到后來創(chuàng)辦阿里巴巴,,就是靠著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實現(xiàn)了從無到有的奇跡。 一句話說服“18羅漢”領500元月工資陪他打拼,; 全美演講獲得了500萬美元融資,; 6分鐘說服孫正義,拿到了2000萬美元融資... 馬云的口才到底有多好,?我們又應該如何學到他的好口才,? 1 招員工全靠口才 一句話說服“十八羅漢” 4天忽悠蔡崇信入局 馬云曾經(jīng)帶著團隊當過“北漂”,那時他們給外經(jīng)貿(mào)部做項目,,看起來風光,,但畢竟是在體制內(nèi),馬云難以施展拳腳,。 1999年初,,馬云決定回杭州創(chuàng)立阿里巴巴,他一番演講后,最后說了句: “我要回杭州創(chuàng)辦一家自己的公司,,從零開始,。愿意回去的,只有500元工資,;愿意留在北京的,,可以介紹去收入很高的雅虎和新浪?!?/p> 馬云說,,給3天時間讓大家考慮,但不到5分鐘,,他的手下就一致決定: “我們回杭州去,,一起去!” 這就是后來被稱為“十八羅漢”的阿里巴巴開山元老們,。 更令人驚訝的,,應該是阿里副總裁蔡崇信的入局。 蔡崇信當時是一家投資機構的負責人,,去杭州和馬云談投資,,前后和馬云談了4天。 在這4天里,,他聽著馬云手舞足蹈介紹阿里巴巴的前景,,最后居然被打動了,也不投資了,,決定辭職加入阿里巴巴,! 要知道,當時蔡崇信的年收入是70萬美元,,加入阿里月工資只有600美元,! 即便這樣,蔡崇信也義無反顧加入了,。 你可以說,,“十八羅漢”、蔡崇信等人,,都是看到阿里的前景才選擇加入的,,但要知道,所謂的“前景”,,全都是馬云靠一張嘴吹出來的,,以后能成什么樣,誰都不知道,。 但這也能把一堆人忽悠在一起,,而且形成很強的向心力,,馬云的演講能力可見一斑。 2 6分鐘說服孫正義 投資2000萬美元 阿里巴巴創(chuàng)業(yè)之后,,國內(nèi)大部分人不知道什么叫做互聯(lián)網(wǎng),,所以馬云融不到錢,還被罵是騙子,。 為了融資,,馬云就跑到美國,到各大學校,、電子商務會議,、論壇宣講他的模式。 馬云會說英語,,演講又充滿煽動性,,商業(yè)思想也非同一般,靠著非凡的演講天賦,,居然吸引到了聽眾們的注意,。 就這樣,,馬云拿到了第一筆融資,,以高盛為首的投資集團給了他500萬美元。 更傳奇的,,是“6分鐘搞掂孫正義”,。 1999年底,馬云和日本軟銀董事長會面,,原定1小時的講述,,馬云剛講了6分鐘,孫正義就說:馬云,,我一定要投資阿里巴巴,!而且用我自己的錢! 6分鐘能做什么,?不少人在這短短6分鐘里,,能把自我介紹、公司概況說清楚就不錯了,。 但馬云就是馬云,,就這6分鐘,也能被他抓住機會,,最后說服孫正義投錢,,而且是高達2000萬美金。 3 120秒的演講 最偉大的一次演講 如果以上事跡還不夠,,那給大家看馬云的一個演講,,只有120秒,,卻被評為“馬云有史以來最牛的一次演講”! 視頻中,,初出茅廬的馬云卻毫不怯場,,落落大方,有理有據(jù),,連臺下的大佬們都拍案叫絕,。 短短120秒的限時演講,事前毫無準備,,在那么多人的注視下,,換作普通人,能把話說清楚已經(jīng)不錯了,。 但馬云就是馬云,,他的演講不僅邏輯清晰,而且極具感染力,,所以就是一個字,,牛! 4 要像馬云一樣演講 你只需要懂這四點 看到這里,,你大概能發(fā)現(xiàn),,馬云的演講能力,給他帶來了多少好處,。 靠著慷慨激昂的陳詞,,留住了身旁的精英,還把拿70萬美元年薪的蔡崇信也挖了過來,; 靠著三寸不爛之舌,,拿得500萬美元融資,6分鐘搞掂孫正義,。 成名之后,,他更是到處演講,留下了不少金句,,更是讓自己的公眾形象更上一層,。 可以說,沒人沒錢沒資本,,馬云就靠一張嘴,,生生地創(chuàng)造出奇跡。 所以,,想成為下一個馬云,,你必須學會像馬云一樣說話。 具體怎么做呢,? 看了不少關于馬云的采訪,,對于他的演講能力,,我總結了幾點秘訣。 1,、臉皮要厚 有一次演講中,,馬云回應了別人說他愛唱戲的事情,他說:“我也不怕丟人,,什么歌都敢唱,! ” 這話是真的,馬云從來不怕丟臉,,以前推銷中國黃頁,,被保安趕、被狗追都是常事,,但馬云還是樂呵呵繼續(xù)去拜訪,。 后來成名了,主演電影,、上臺唱歌,,馬云從來沒有“當眾出丑”這種概念,總是說上就上,,絕不含糊,。 這種特長,放在演講上,,就是不折不扣的優(yōu)勢,。 很多人害怕演講,,并不是因為不會說話,,私底下遇見熟人,口才好得不得了,。 但一上臺,,面對底下幾十上百人,心就慌了,,害怕自己說錯話,,誰知越怕出錯越容易出錯,最后一緊張,,想說什么都忘記了,。 但馬云就不怕,無論什么時候演講都很輕松,,哪怕用英語演講也是如此,。 其實他英語口語很一般,語法小錯誤也挺多的,,但就是勝在敢講,,所以把老外都唬得一愣一愣的,。 所以,演講第一步,,不要怕丟臉,,說錯了不要緊,臺下的人未必能看出,,自己心里清楚,,趕緊兜過去就算了。千萬別一時慌張失去分寸,,最后反而越來越糟,。 不過,不怕丟臉這種技能,,也不是說有就能有的,,必須在實際生活中摸爬滾打,被拒絕多了,,才能有這樣的效果,。 2、觀點重復,、重復,、再重復! 有一個演講大師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 謊言重復了一千次,,就成了真理,。 事實上,謊言再怎么重復,,都不能成為真理,,但用在演講中,這就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技巧,。 在一個短時間的演講中,,你不斷重復自己的觀點,就能夠?qū)⑵渖钌钣∪胗^眾的腦海中,,把一個普通的演講變成一個成功的演講,。 馬云就經(jīng)常用這種辦法,在他某個演講中,,談到招聘時,,他說最好的人總是那些你自己訓練的人。 然后,,在下一句話中,,他只用稍微不同的措辭,來重復同樣的觀點,。 這種辦法,, 并不是為了湊時間,,而是為了讓觀眾有時間消化他說的信息,然后才繼續(xù)講下去,。 3,、手,不要閑著,,舞起來,! 看馬云的演講,即便你關掉聲音,,也能看得津津有味,,因為你永遠不會看到馬云在臺上一動不動地背稿子。 他最喜歡做的,,就是在臺上走來走去,,用不同的姿勢、表情強調(diào)他的觀點,。 馬云的手,,從來沒有安分過... 用一篇文章的說法就是: “當他列出他不明白的事情時,他用手指一條條列出,;強調(diào)他不了解營銷時,,他會作出攤手的姿勢;在強調(diào)一個特別重要的經(jīng)驗時,,他會握拳捏住大拇指和食指,,用力在空中上下?lián)]動,等等諸如此類,?!?/p> 在視覺上,能夠利用好自己的肢體語言,,能讓你的話更有說服力,。 所以,,千萬不要站在講臺上不動,,或者任由自己的身子陷在椅子里,善用你的手,,它永遠是你最厲害的武器,。 4、善用類比 區(qū)塊鏈是什么,?很多人不懂,,有人就拿麻將來類比: 麻將是中國傳統(tǒng)的區(qū)塊鏈項目,四個礦工一組,,先碰撞出13個數(shù)字正確哈希值的礦工可以獲得記賬權并得到獎勵,。 暫且不論這個類比是否正確,,這樣一類比,是不是就清晰多了,? 如果你想說明一件事,,很多時候這種事情都很復雜,很難說清楚,,只有用類比的辦法,,才能讓觀眾明白。 馬云在一次演講中,,說自己雇用了一個資格,、能力過高的人,將其比作將波音發(fā)動機放入拖拉機,。 這樣一來,,觀眾立刻明白了,噴氣機飛機的發(fā)動機不適合拖拉機,,雇用一個能力高但不適合公司的人,,反而會誤事。 沒準演講結束后,,大家都忘記馬云說什么了,,這個噴氣機發(fā)動機的類比還能留在大家心中。 看完這些,,你或許能明白,,為什么馬云的演講,總能得到那么多人的關注,。 并不只是因為他是馬云,,更因為他的演講,確實是包含著不少讓人有所感悟的地方,。 我們作為普通老百姓,,也要從他的演講中學到一點東西,即便不用像他一樣上臺演講,,然而日常工作,,你總要在會議中表達自己的觀點,總要在小組討論,。 記住,,即便不是馬云,也要學會像馬云一樣說話,,這樣的技術對生活也是極為有用的,。 正如作家梁實秋說過的那樣: “會說話的人,人生都不會過得太差?!?/strong>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