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Panthera.leo)的亞種分化爭議一直很大,,也是愛好者們所關(guān)心的問題。以前我討論過很多次,,但由于手頭資料不足,,一直沒搞清楚,出現(xiàn)的錯誤也很多,;現(xiàn)在綜合所掌握的文獻資料,,簡單介紹下獅子亞種分化的幾個系統(tǒng),算是對這個話題畫一個句號,。
一,、形態(tài)學(xué)分類法資料圖片1 首先是十三分法,這個分類系統(tǒng)能夠在國內(nèi)網(wǎng)絡(luò)動物圈子如此盛行,,可見早期網(wǎng)絡(luò)科普者的影響力,。不過我試著找了下,,文獻中從未提到所謂的十三分法,。我所能找到的和十三分法相關(guān)的就是《The African lion (Panthera leo)》這個文檔。文檔中給出的13個亞種是:①巴巴里獅(P.l.leo),、②波斯獅=亞洲獅(P.l.persica),、③努比亞獅(P.l.nubica)、④阿比西尼亞獅=埃塞俄比亞獅(P.l.roosevelti),、⑤索馬里獅(P.l.somaliensis),、⑥(北)剛果獅(P.l.azandica)、⑦西肯尼亞獅(P.l.hollisteri),、⑧東非獅=馬賽獅(P.l.massaicus),、⑨克魯格獅=德蘭士瓦獅=南非獅(P.l.krugeri)、⑽開普獅(P.l.melanochaita),、⑾卡拉哈里獅(P.l.verneyi),、⑿加丹加獅=安哥拉獅=津巴布韋獅=南剛果獅(P.l.bleyenberghi)、⒀西非獅=塞爾加內(nèi)獅(P.l.senegalensis),。
簡單說一下十三分法,。首先這個分法暫時找不到文獻作支持,《The African lion (Panthera leo)》只是個科普性質(zhì)的文檔,;此外《The African lion (Panthera leo)》的意思也不是說獅子分為13個亞種,,只是找到了獅子的一些曾經(jīng)提出過的亞種列出來;所以猜想這個十三分法有可能來自于早期國內(nèi)資深愛好者對這個文檔的錯誤理解,。真要把這個分法作為一個分類系統(tǒng)的話,,也確實有點太慘不忍睹了,。
先說下西肯尼亞獅(P.l.hollisteri),這個文檔里將其叫做剛果獅純屬胡說八道,,這個亞種的正模產(chǎn)地在肯尼亞西部的索蒂克,,大約在維多利亞湖的西北方向;這個亞種本來是并在烏干達獅(P.l.nyanzae)中的,,Allen先生1924年將其獨立出來,,西肯尼亞獅的建種論文就是那篇著名的《剛果食肉類》,但這個亞種絕對不是什么剛果獅,。另外十三分法把西肯尼亞獅獨立出來,,卻把烏干達獅取消了;這更讓人搞不懂了,,烏干達獅的優(yōu)先級大于西肯尼亞獅,,絕無留著西肯尼亞獅合并掉烏干達獅的道理,就好比說兒子跟老子姓,,反過來說不行,。 這里還有說法稱烏干達獅并入馬賽獅,也是明顯瞎說,;烏干達獅和剛果獅,、西肯尼亞獅關(guān)系比較近,和馬賽獅比較遠,。而且留著西肯尼亞獅作為獨立亞種以后,,馬賽獅和烏干達獅的分布根本不接壤,怎么可能是一個亞種,,獅子又不會飛,。
再說下努比亞獅(P.l.nubica),努比亞獅在這個文檔里被叫做東非獅,、坦桑尼亞獅,,顯然是不對的;努比亞獅的正模產(chǎn)地在努比亞沙漠,,位于埃及南部,、蘇丹北部,和東非離得很遠,;努比亞獅確實在有的地方被叫做東非獅,,那是因為Hemmer先生1967年把東非、東北非所有的獅子亞種合并成了一個,,錯誤地把真正的東非獅——馬賽獅并入了努比亞獅,;十三分中東非獅是獨立亞種,和努比亞獅根本沒啥關(guān)系,;而且Hemmer先生把東非獅并入努比亞獅的分法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證明是錯誤的了,,無論是從形態(tài)學(xué)角度還是遺傳學(xué)角度都證明二者的距離比較遠,。還有叫努比亞獅為坦桑尼亞獅的更是瞎叫了。
就說這么多了,。
02
03 接下來是十二分法,,是Simither先生1971年提出來的,英文Wiki上也有提及,。這個分類系統(tǒng),,據(jù)我所知引用的主要有兩部文獻,都影響極廣,;一部是《蘇聯(lián)哺乳動物》,,另一部是《世界哺乳類分類》;后者更是最重要的分類學(xué)工具書,。 確立的12個亞種分別是:①巴巴里獅(P.l.leo),、②波斯獅(P.l.persica)、③(北)剛果獅(P.l.azandica),、④烏干達獅(P.l.nyanzae),、⑤西肯尼亞獅(P.l.hollisteri)、⑥東非獅(P.l.massaicus),、⑦克魯格獅(P.l.krugeri),、⑧開普獅(P.l.melanochaita)、⑨卡拉哈里獅(P.l.verneyi),、⑽加丹加獅(P.l.bleyenberghi),、⑾塞爾加內(nèi)獅(P.l.senegalensis),、⑿喀麥隆獅(P.l.kamptzi),。
和十三分法相比,這種分法取消了努比亞獅,、埃塞俄比亞獅和索馬里獅,。巴巴里獅在這個分類系統(tǒng)中地盤很大,跨過了撒哈拉沙漠,,合并了努比亞獅和索馬里獅,;而埃塞俄比亞獅并入了東非獅。當然今天來看這兩個合并都是錯誤的,。
十二分法確立了烏干達獅和喀麥隆獅,。烏干達獅作為獨立物種,解決了十三分中西肯尼亞獅的尷尬問題,,同時也改正了西肯尼亞獅跑剛果去的這種嚴重錯誤,;喀麥隆獅的單列表示在這種分法里,西非獅被分為兩支,。
然后就是最流行影響最廣的八分法了,,由Hemmer先生在1974年提出,。確立的8個亞種是:①巴巴里獅(P.l.leo)、②波斯獅(P.l.persica),、③努比亞獅(P.l.nubica),、④(北)剛果獅(P.l.azandica)、⑤克魯格獅(P.l.krugeri),、⑥開普獅(P.l.melanochaita),、⑦加丹加獅(P.l.bleyenberghi)、⑧西非獅(P.l.senegalensis),。這種分類系統(tǒng)中,,東非獅被并入努比亞獅,這是唯一一個比較大的錯誤,,不過并沒有影響該系統(tǒng)的廣泛流傳,。 引用一下《Wild cats》中的截圖:
04 《MAMMALIAN SPECIES》系列也為這種分類系統(tǒng)配上了一張分布圖。這張圖,,我貼過很多次,,回過頭來看看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圖中加丹加獅的分布區(qū)未包括加丹加高原,,北剛果獅反倒跑加丹加高原去了,;這兩個亞種的分布圖都沒涵蓋其模式產(chǎn)地,這是這種圖最明顯最嚴重的錯誤,。
05 Hemmer先生1967年曾把開普獅并入克魯格獅,,把剛果獅并入努比亞獅,進一步形成一個六分法,。需要提一下的是開普獅并入克魯格獅的說法是不規(guī)范的,,開普獅命名要更早,因而開普獅能合并掉克魯格獅,,而反過來不行,。
八分法不僅有Hemmer先生的那一個版本,回到2樓我們看到《The African lion (Panthera leo)》文檔中提到了生態(tài)管理上使用的亞種共有6個亞種,,連同已滅絕的2個亞種,,這是八分法的另一個版本:①巴巴里獅(P.l.leo)、②波斯獅(P.l.persica),、③努比亞獅(P.l.nubica),、④東非獅(P.l.massaicus)、⑤克魯格獅(P.l.krugeri),、⑥開普獅(P.l.melanochaita),、⑦加丹加獅(P.l.bleyenberghi)、⑧西非獅(P.l.senegalensis)。 這種分法和Hemmer的區(qū)別是取消了剛果獅,,單列了東非獅,。在引用上不及Hemmer的分法多,但是很合理,,實際使用也更廣泛,。 07 總結(jié)一下經(jīng)典的形態(tài)學(xué)分類法。最流行的分法是八分法,,有兩種說法,,實際上涉及到了9個亞種。這9個亞種也是我們平時討論中用的比較多的,,以后有時間做張圖,。
①巴巴里獅(P.l.leo):分布在北非馬格里布海岸,1922年滅絕,。 ②波斯獅(P.l.persica):曾廣泛分布在伊朗,、印度等地,現(xiàn)局限在印度吉爾公園,;包括印度獅(P.l.goojeratensis),。 ③努比亞獅(P.l.nubica):分布于蘇丹、埃塞俄比亞,、索馬里,,西至乍得湖;包括埃塞俄比亞獅(P.l.roosevelti)和索馬里獅(P.l.somaliensis),。 ④(北)剛果獅(P.l.azandica):分布于剛果東北部,、烏干達、肯尼亞西部,;包括烏干達獅(P.l.nyanzae)和西肯尼亞獅(P.l.hollisteri),。 ⑤東非獅(P.l.massaicus):分布于東非,包括肯尼亞東部,、坦桑尼亞,、莫桑比克北部。 ⑥克魯格獅(P.l.krugeri):分布于德蘭士瓦地區(qū),。 ⑦開普獅(P.l.melanochaita):分布于開普地區(qū),1865年滅絕,。 ⑧加丹加獅(P.l.bleyenberghi):分布在卡拉哈里沙漠和加丹加-隆達高原,;包括卡拉哈里獅(P.l.verneyi)。 ⑨西非獅(P.l.senegalensis):乍得湖以西至塞爾加內(nèi),;包括喀麥隆獅(P.l.kamptzi),。
二、遺傳學(xué)分類法 遺傳學(xué)上,現(xiàn)代獅被劃分為兩個支系:北非-西南非支系和南非洲支系,。
1,、北非-西南非支系 該支系又分為兩個亞支系:北非亞支系即巴巴里獅(⑾)。西-南非亞支系包括兩個族群,,分別是印度獅(⑨)和波斯獅(⑩),。在遺傳學(xué)上它們確實有差別,不過考慮到印度在歷史上曾從伊朗引入獅子,,因此就算它們不是一個亞種,,今天也能當成一個亞種來看了。波斯獅能確定的分布在環(huán)里海地區(qū),,而曾生活在南歐,、土耳其、以色列,、阿拉伯半島等地的現(xiàn)代獅應(yīng)該歸屬于哪一個亞種,,我們不得而知了。
2,、南非洲支系 可以分為4個亞支系: (1)西南非亞支系:非洲西南部包括開普地區(qū)的獅子均屬于一個族群(⑤),,沒有找到加丹加獅和開普獅的遺傳學(xué)區(qū)別。 (2)東非-東南非亞支系:遺傳學(xué)分析沒有發(fā)現(xiàn)馬賽獅和克魯格獅的區(qū)別,,均為地圖中的②,,也就是說我們平時講的東非獅和南非獅可能沒有基因差異;研究還發(fā)現(xiàn)塞盧斯的獅子(①)和東非-東南非其他地區(qū)有明顯差異,,可能是經(jīng)典分類中遺漏的一個新亞種,。 PS:我記得獅子吧吧友@san5lover (非洲的青山)提到過塞盧斯的獅子很特別,佩服佩服,。 (3)東北非-中非:分為三個族群,,分別代表埃塞俄比亞獅(⑥)、努比亞獅(⑦),、剛果獅(⑧),。 (4)西非:分為兩個族群,分別代表塞爾加內(nèi)獅(④)和喀麥隆獅(③),。
08
09
10 早在1987年,,Brien就通過遺傳學(xué)分析提議將獅子僅分為兩個亞種:非洲獅和亞洲獅;Dubach(2005)也支持這一結(jié)論,。甚至連IUCN的紅皮書中也引用了這一說法,。但是近幾年最新的遺傳學(xué)分析和形態(tài)學(xué)分析都證明這種分法是錯誤的,因為巴巴里獅和波斯獅的關(guān)系要比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獅子近一些,;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地的獅子遺傳學(xué)差異并不大,,可以合并為同一亞種,,這就是三分法:①巴巴里獅(P.l.leo)、②亞種獅(P.l.persica),、③南非洲獅(P.l.senegalen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