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 查理·卓別林(Charles Chaplin) 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一個 戴禮帽、穿大頭鞋、留小胡子的怪人 然而鮮有人知道 除了喜劇大師這一層身份外 卓別林還會拉 小提琴,! ▲電影《舞臺生涯》中,, 卓別林展現(xiàn)了他的小提琴水平。 鋼琴伴奏則由與卓別林同為 “世界三大喜劇演員”的巴斯特·吉頓飾演 更少有人知道的是 卓別林還是一個 配樂大師,! 憑借上文我們介紹的電影《舞臺生涯》 卓別林獲得了第45屆奧斯卡最佳配樂獎 今天恰逢卓別林誕辰139年 就請大家跟隨小編一起回顧 卓別林與音樂的不解之緣 ▼▼▼ 卓別林的提琴 走南闖北的貼身寶貝 卓別林9歲登臺表演,。他先是投身于舞蹈,然后傾心于戲劇,,最后電影成了他的至愛,。然而音樂從始至終“一直與他同在”。 ▲在卓別林隨劇團跑碼頭的歲月里 他總是隨身帶著大提琴和小提琴 卓別林是罕見的左手拿弓,,右手托琴的小提琴演奏者,。為了適應他的左撇子,他的小提琴是特制的把高低音琴弦倒過來安裝,,腮拖也換到了另一邊,。 開始拍無聲電影后,他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樣經常外出巡演了,,于是他有更多的時間練琴,,有相當一段時間,他每天都花4到6個小時練琴,! 卓別林的小提琴演奏水平大家在文首的視頻可見一斑,,至于大提琴演奏水平,他曾在自傳中自嘲:“對于大提琴嘛.....我能擺出個自己看起來好像很專業(yè)的樣子,,但也就那樣了,。” ▲拉大提琴的卓別林 可能并不是出色的大提琴演奏者,,但古典音樂確實給予卓別林無限靈感,。他把古典音樂與電影結合,成就了無數經久不衰的幽默片段,。 例如在電影《大獨裁者》中,,卓別林用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號》來配合他為顧客剃須的片段。他的每一個動作都完美“踩點”著的音樂的節(jié)奏,,隨著旋律時快時慢,,讓人忍俊不禁。 卓別林的配樂 有音樂,,讓幽默翻倍 卓別林曾說:“在我的影片中,,音樂和主旋律是動作的基礎,和戲劇表演本身一樣重要,?!?span>本著對影片配樂的高要求,,卓別林幾乎包攬了他的所有影片的配樂工作,除了選取各種古典音樂作品,,他還親自為影片作曲,。
比如這首無比經典的《微笑Smile》是卓別林在1936年為其電影《摩登時代》所創(chuàng)作的一段無歌詞配樂,1954年男中音納京高(NatKing Cole)演唱了第一個帶歌詞的版本,。之后,,這首歌被許多人翻唱過,其中包括邁克爾·杰克遜,。
▼納京高演唱的《微笑》 ▼邁克爾·杰克遜演唱的《微笑》 曾提名第1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喜劇類的電影《淘金記》也是卓別林自己配樂的作品,。在發(fā)行時他還到柏林與交響樂團一起為電影錄制了主題曲。 ▼卓別林與交響樂團彩排 ▼《大淘金》電影配樂1《Dance of the Rolls》 ▼《大淘金》電影配樂2《Chance Meeting and Finale》
在影片《城市之光》中,,音樂也為電影增色不少,。當政要人物慷慨陳詞時,音樂配合著他們的語速急促激進,,當卓別林試圖從雕像上脫身時,,這段音樂片配合著緊張的氣氛也十分契合,,讓人為他捏一把汗,。而當他的身影翻過圍墻,那兩個豎琴的撥弦配合他最后的兩個跨欄動作堪稱點睛之筆,。 而這些配樂,,都是由卓別林哼唱,他的作曲家朋友亞瑟·約翰遜(Arthur Johnston)記譜而成,。 卓別林的晚年 與音樂相濡以沫 晚年的卓別林,,移居到瑞士生活。他仍然對音樂充滿熱忱,,并經常與音樂家們交流,。他還為自己1918年到1923年所制作的所有電影錄制了配樂。現(xiàn)在卓別林家族檔案館還珍藏著許多卓別林當年創(chuàng)作時錄制的小樣,。 ▼晚年的卓別林指揮樂團 據卓別林的女兒回憶,,在晚飯之后,全家人常常會關燈然后點起蠟燭,,安靜地一起欣賞古典音樂,。1977年,卓別林在瑞士家中辭世,,享年88歲,。他對音樂的熱愛,伴隨著他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正如卓別林回憶童年時所說的那樣 音樂融入了他的靈魂 銀幕上他用身體和演技 辛辣諷刺了世人的丑態(tài) 而用音樂表達溫情與寬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