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培志結(jié)合煙標與宣傳畫介紹魯產(chǎn)卷煙的發(fā)展史,。王守國攝 從1970年收藏煙標開始,近50年癡情不移,,如今,,史培志已收藏魯產(chǎn)煙標4000余種,并歷經(jīng)十余年時間,,嘔心瀝血編寫了《山東煙標史》,。 剛過花甲之年的史培志住在一棟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舊樓房內(nèi)?!斑@些年掙的錢大多用于收藏煙標了,。”日前,,面對記者的來訪,,史培志說,相對物質(zhì)生活的享受,,他更在意精神層面的滿足,,“這些煙標看起來很普通,卻是我的一生所愛,,就像精神支柱一樣,,讓我的生活充實而快樂?!?/p> 在并不寬敞的房間內(nèi),,史培志單獨開辟了一方區(qū)域用于存放藏品。在這方區(qū)域里,形形色色的煙標被塑封起來存放在十多本相冊中,,冊子上對煙標進行了詳細分類,標注著“泰山”“大雞”“改革發(fā)展”“社會建設(shè)”等字樣,。 “煙標也是記錄時代的媒介,,凝結(jié)著一個時代的審美趣味和人的精神風貌。每一枚煙標都是一部歷史,?!笔放嘀窘榻B道。 集齊“大雞”和“泰山” “我的收藏歷程大體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一是少年時期撿煙盒,,那時沒有收藏的概念,,撿煙盒就是為了玩游戲;二是青年時期要煙盒,,這個時期有了朦朧的收藏概念,,但主要還是出于對煙盒圖案色彩的喜好;三是中年以后買煙標,,這時候有了收藏的概念,,并到了癡迷的地步?!笔放嘀菊f,。 作為土生土長的山東人,史培志收藏的重點是魯產(chǎn)煙標,,特別是“大雞”和“泰山”煙標,。 “年輕時在濟南鐵路局當列車員,跑濟南到哈爾濱這條線,。那時候東北人喜歡抽‘大雞’煙,,經(jīng)常有人托我從濟南帶幾條去,所以我對‘大雞’煙標情有獨鐘,?!笔放嘀菊f,幾十年的收藏生涯,,給他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兩次購買“雞牌”(“大雞”前身)煙標的經(jīng)歷,。 第一次是在2000年一次煙標交流會上,他在與一位來自安徽蚌埠的標友聊天時,,得知他收藏的“大雞”品種特別多,,當即約定抽空到這位標友家中看一看。 在參加完交流會后的第一個周末,,史培志就帶著家里大部分積蓄前往蚌埠,。當看到標友收藏的十幾種“文革”前出品的“雞牌”煙標時,他心中暗喜,忙詢問標友是否可以選購一些,。但標友卻不情愿:“想要就得一起要,,單選不行?!甭牭竭@話,,史培志的心涼了半截,因為他所帶的全部資金剛剛夠支付標友開出的最低價,。但視煙標如命的史培志不甘放棄,,經(jīng)過不斷地討價還價,最終僅留下了一點回家的路費,,其余全部用于購買煙標,。 第二次是在2002年,當時山東青州的一位標友淘到一枚利華煙草公司出品的“雞牌”煙標,。這位標友知道史培志專門收藏“大雞”系列煙標,,就給他打電話問要不要。一聽這個廠名,,史培志立即想起來“大雞”牌的源頭——上世紀40年代初八路軍115師開辦煙廠的創(chuàng)牌版,,極其難得。當天,,他就專程趕往青州,。經(jīng)過討價還價,這枚“雞牌”煙標以千余元的高價成交,。 除了“大雞”,,“將軍”系列煙標也是史培志鐘愛的。采訪中,,史培志拿出了他最心愛也是最珍貴的一枚藏品——1928年山東煙公司出品的“泰山”煙標,。據(jù)史培志介紹,這種煙標目前全國只有兩枚,。 “你看,,這煙盒上寫的是‘山東煙公司出品’,沒有‘草’字,。據(jù)我所知,,這個名稱只存在了大約兩年的時間,是‘泰山’創(chuàng)牌的公司,,之后就變成山東煙草股份有限公司了,,所以這枚煙標可謂相當罕見?!笔放嘀菊f,,他為了收集這枚煙標頗費了一些周折,。 原來,2008年史培志通過網(wǎng)絡了解到山東中煙要做大做強“泰山”品牌,。一直關(guān)注山東煙草發(fā)展的他就想收藏全部的“泰山”煙標,,而收藏創(chuàng)牌版“泰山”煙標成了他最大的心愿。此后,,他通過各種渠道搜尋創(chuàng)牌版的“泰山”煙標,。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1年的一次展會上,,史培志得知北京一位標友手中有這種煙標?!八?jīng)在日本留過學,,這枚煙標就是他從一個日本老兵手里買到的?!笔放嘀菊f,,當時他立即趕往北京,軟磨硬泡,,終于從標友手中購得了這枚煙標,。 “雖然花費很多,但現(xiàn)在‘大雞’‘泰山’系列煙標,,我基本集齊了,。”史培志臉上露出自豪的表情,,“前兩年‘大雞’煙復牌的時候,,山東中煙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濟南卷煙廠還專門請我去做了一次煙標展?!?/p> 研究時光“記錄者” 在收藏煙標的過程中,,史培志發(fā)現(xiàn)煙標文化博大精深。 “煙標中蘊含的內(nèi)容往往能反映中國的社會變遷,,如濟南卷煙廠出品的‘工農(nóng)兵’,、青島卷煙廠出品的‘前進’等,都是一個時代的印記,。收藏煙標后我發(fā)現(xiàn)其中的政治價值,、歷史價值更為重要,每一枚小小的煙標都是一個時光的‘記錄者’,?!笔放嘀菊f,他覺得光收藏不行,,還要沉下心來研究煙標中的文化價值,。 2000年是史培志煙標收藏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 當年,史培志到文化市場淘煙標時,,無意間看到了一本《山東省志·煙草志》,。“這書就賣15塊錢,,我記得很清楚,。”史培志說,,在這本書中,,他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確定”的東西,比如,,書里寫著“山東煙草公司1928年生產(chǎn)的香煙牌號有9個”,,可他收藏的煙標顯示,當時的公司名稱應該叫山東煙公司,,沒有“草”字,,而且僅他見過的1928年山東煙公司生產(chǎn)的卷煙牌號就有21個,遠遠不止9個,。 于是他開始對煙標作進一步研究,,并決心編寫一本有關(guān)山東煙標發(fā)展史的書,記錄山東各家煙廠的演變史,,力求能夠完整地展現(xiàn)齊魯煙標文化,。 為了編寫好這本書,史培志到圖書館查閱了大量資料,,還自費去了曾經(jīng)建過煙廠的山東各地市,,通過尋訪、向有關(guān)專家學者請教查證,,全力搜集相關(guān)資料,。2012年,歷經(jīng)12年時間,,史培志的《山東煙標史》終于編寫完成,。這本書完整記錄了近代以來山東省內(nèi)290家煙廠的發(fā)展歷史,詳細講述了“大雞”“泰山”等魯產(chǎn)卷煙品牌的成長歷程,,為山東煙草文化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史培志認為,從文化角度來說,,煙標收藏并非僅限于一種個人愛好,,而是可以上升到對煙標價值的挖掘?!盁煒怂哂械默F(xiàn)實意義,,反映了民族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我希望將收藏的煙標傳承下去,如果下一代不喜歡,,我會擇機捐贈給相關(guān)部門,,也算是為那些品牌的成長與發(fā)展盡一份力?!被谶@樣的認識,,史培志除了潛心編寫《山東煙標史》一書外,還自費舉辦過5次煙標專題展,,向更多的人傳遞煙標中蘊含的豐富內(nèi)涵,。 史培志說,這些年一直有業(yè)內(nèi)人士想花高價收走他的煙標,,不過都被他婉拒了:“舍不得?。∥沂詹剡@些東西不是為了賺錢,,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愛,因為它背后的文化歷史讓我沉迷,。于我而言,,煙標就像一位老朋友,訴說著時代的變革和世間的冷暖,?!?/p> |
|